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但一般都會被血液中的緩衝物質所中和,而不致於使人體內部環境呈酸性而產生酸中毒,所以,正常人體內環境基本是中性、略偏弱鹼性的,血液PH值(PH值,俗稱酸鹼度,從1到14,分為14級,一般7為中性,1―6,9為酸性,7,1―14為鹼性)總是在7.35_7.45之間。也就是說,血液酸鹼度在7.4左右,體內極為複雜的各種生化作用都可以發揮到極至,所有的廢物能快速且徹底排出,不會累積在體內。
但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五臟日虛,分解大於合成,體內極為複雜的各種生化作用不可能像年輕時期那些都發揮到極至,所有的廢物快速徹底排出的能力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的廢物、垃圾就會一點一滴的鬱積在體內,特別到了所謂更年期的年齡,內分泌(激素)的改變,體內的各種生化指標都會波動異常,各種“疾病”也就會出現,本人以為,在更年期的年齡或高齡老人,血的生化指標一時出現波動或異常,只要沒有症狀,不要隨便吃藥,不要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不要以為“指標一時出現波動或異常就一定是病了,幾種指標波動或異常就是幾種病”,其實老年人內分泌的改變,機體的老化所引起的血的生化指標波動或異常,這不一定是病,如果是病,也是老化病多,也只有一個病,內分泌引起的,不必擔心和害怕,只要用心觀察和食物調養,這些血的生化指標有可能會逐漸趨勢穩定或正常,食物如何來調養,那就是要注意飲食的酸鹼平衡。
如果攝取過多的酸性食物,超出自身的緩衝能力,會導致身體偏向酸性,血液酸鹼度會低於7.4,向酸性傾斜失調,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體內器官的衰竭而產生各種疾病,所以老年人平時應儘量減少和控制酸性食物的一次性攝取量,適當增加一些鹼性食物。
所謂食物的酸鹼性,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在體內代謝後的最終元素來衡量它的酸鹼性,不是單指食物本身的性質,如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最終元素是鉀、鈉、鈣、鎂等---屬於鹼性,如牛乳、大豆、豆腐、菠菜、萵筍、蕃茄、蘿蔔、土豆、藕、洋蔥、海帶、無花果、西瓜、香蕉、梨、蘋果、黑芝麻等;(番茄、橘子儘管口味很酸,卻是強鹼性食物,因為它們在體內代謝後的最終元素是鉀元素等)。如在體內代謝後最終產生氮、碳、硫等元素的---屬於酸性;像牛肉、豬肉、火腿、香腸、蛤璃,鮑魚、章魚、蝦、蚵仔、扇魚、乳酪、砂糖、餅乾、花生米、椰子汁、巧克力、奶油、蔥白、油炸物等。
當我們每餐進食時,食物都帶有一定的酸鹼度,會影響人體內的酸鹼波動。但有些疾病也會造成血液酸鹼一時的紊亂。比如,人腹瀉時,一般排出物呈鹼性,體內鹼會減少而酸會相對增多,使人的血液呈酸性,這時應該補充鹼性食物,如豆腐、海帶、萵筍、蘿蔔、土豆、藕、洋蔥、蘋果、蕃茄、葡萄、葡萄乾、無花果、櫻桃、養樂多等來中和酸鹼失調;大量嘔吐後,胃酸損失過多,一般體內鹼會相對增多而使血液呈鹼性,而這時應該適當補充酸性食物,比如豬肉、雞肉、鴨、牛肉、蛋類、蝦、白菜、茄子、花生米、椰子汁等以達到酸鹼平衡。一般大米、麵粉、肉類、魚類、蛋類等食物幾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 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製品及海帶、海藻等一般都是鹼性食物。
有關研究發現,多吃鹼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鹼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質減少,並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積,因而有軟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稱鹼性食物為"血液和血管的清潔劑"。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酸、鹼食物的合理搭配,特別進食肉類等酸性食物過多時,應該注意搭配一些新鮮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來中和這些酸性物質,以免造成人體酸鹼平衡失調而引起缺鈣等一系列疾病的產生。
怎麼了解自己體內偏酸還是偏鹼,最簡單的方法是化驗尿常規,(因尿是丟棄的東西,不要隨便化驗血)小便會顯示酸鹼度,當尿液有時偏酸或偏鹼,說明飲食的酸鹼性影響人體內的酸鹼正常的波動,正常的;如果每次化驗小便都顯示偏酸性,說明自身緩衝酸性的能力下降,向酸性傾斜,這時應儘量減少和控制酸性食物的攝入量,適當增加一些鹼性食物,防止酸中毒;如小便每次化驗都顯示偏鹼性,說明自身緩衝鹼性的能力下降,向鹼性傾斜,應減少和控制鹼性食物的攝入量,適當增加酸性食物,預防鹼中毒。但臨床一般偏酸性的比較多見,常見的飲食也是酸性的多,因此,老年人要健康長壽,一定要重視瞭解食物的酸鹼性,不能盲目長久食用偏酸或偏鹼食物,體內酸多了久了,要酸中毒,而鹼多了久了,也同樣要鹼中毒,所以,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用心合理搭配酸、鹼食物的攝入量,力求體內的酸鹼度保持相對、動態的平衡,經常處於中性,略偏弱鹼性,使您的新陳代謝正常運行,防止疾病的產生或疾病的波動,實現健康天壽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