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孕婦憂心忡忡地去問婦科醫生:“醫生,我患了痔瘡,但不敢用藥,怕對寶寶有影響,我該這麼辦?”得到的答案卻是沒有好的辦法,只有忍痛,等生完孩子症狀自然會緩解。.其實,肛腸科醫生卻能在不影響胎兒的情況下給予正確的治療方法,因此如果懷孕得了痔瘡,還是需要去肛腸科就診。
面對這樣的問題,首先讓我們來了解甚麼是痔瘡,為甚麼孕婦容易得痔瘡呢?其實痔瘡是一種常見病,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慢性疾病。
常見的症狀有:
1、大便出血:這種出血以無痛性、間歇性便後出血,血色鮮紅為特點,這也是內痔和混合痔早期的常見症狀。出血一般發生在便前或者便後,有單純的便血,也會與大便混合而下。出血時呈噴射狀、點滴狀、擦拭帶血等。
2、大便疼痛:大便時肛周疼痛,一般表現為輕微疼痛、刺痛、灼痛、脹痛等。
3、墜脹不適:肛門墜脹不適主要是內痔的症狀,輕者有脹滿下墜感,重者重墜痛苦。
4、腫物脫出:肛門內部出現腫物脫出,這主要是中晚期內痔的症狀。輕者只有在排便時才會脫出肛外,便後可自行回納,重者在咳嗽、壓腹、用力下蹲時即可脫出,嚴重者甚至用手無法託回腫物。
孕婦為甚麼易患痔瘡呢?
原來,女性在懷孕期間,通常在懷孕的第三階段,由於增大的子宮持久壓迫直腸,致使局部靜脈血液迴流不暢,淤積在肛門直腸,引起痔瘡。同時,孕婦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肛墊充血肥大,痔靜脈曲張淤血,引發痔瘡。加上孕婦活動較少,易致大便秘結,因排便用力或排便時間過久,導致肛門周圍靜脈充血腫脹,形成痔瘡。
既然孕婦這麼容易得痔瘡,那得了痔瘡的準媽媽們應該怎麼辦呢?
其實,孕婦患痔瘡並不可怕,因為產後隨著激素水平的逐漸趨於正常,痔瘡也有症狀緩解的傾向。所以如果痔瘡並不影響正常生活,大可不必過度擔憂,只要注意保證大便通暢和軟化即可。倘若自覺影響生活,可以選用如複方角菜酸酯的栓劑或乳膏止血止痛,改善局部不適。面對市面上各種痔瘡栓劑或乳膏,準媽媽們要慎重選擇,不能使用馬應龍這類痔瘡藥膏,這類痔瘡膏由麝香、牛黃、珍珠等藥物組成。其中,麝香有活血散結、止疼和催生下胎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麝香還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孕婦使用後容易發生流產或早產。因此,孕婦選用痔瘡膏時,最好不要選用含麝香成分的。複方角菜酸酯的栓劑或乳膏對胎兒是安全的,各位準媽媽們可以放心使用。伴有便秘的孕婦要尤其注意保證大便通暢,注意飲食搭配,多吃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如果大便還是較硬,自身又在哺乳期,可以服用對哺乳沒有副作用的膳食纖維或者乳果糖等,使大便軟化。
治療的問題解決了,那未患痔瘡的準媽媽們又該注意些甚麼以未病先防呢?
1、要注意飲食。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黃瓜、西瓜、獼猴桃、香蕉等。多食槐花、蜂蜜、胡桃肉、酸奶、黑木耳等對痔瘡有預防作用的食品,多食玉米、地瓜、小米等粗糧。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胡椒、姜、蒜等,少食蘋果、葡萄、山藥、巧克力,不飲濃茶咖啡,避免飲酒。
2、要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每天定時排便,儘量縮短如廁時間,排便不宜過度用力,時間不宜過長,切忌大便時讀書、看報。排便後,最好用溫水坐浴,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保持肛門清潔。便秘孕婦應遵醫囑服作用溫和的通便藥物,切莫亂用瀉下藥物,以免造成流產。
3、要注意休息。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蹲坐,坐下時將腿伸出,採取舒適姿勢。防止疲勞,保證充分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4、可堅持做“提肛運動”。
做提肛運動時思想集中,併攏大腿,吸氣時收縮肛門括約肌,呼氣時放鬆肛門。如此反覆收縮和放鬆,每次重複30-50遍,每日做1-2次。可增強骨盆底部肌肉力量,利於排便,預防痔瘡。
總之,孕婦懷胎十月異常辛苦,準媽媽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不適,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