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5 00:06

   摘要:玻璃體手術是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顯微手術,它的出現被認為是眼科治療史上的一大革命。隨著手術器械的發展與經驗的積累,手術適應證不斷擴大,手術範圍除角、鞏膜外,幾乎遍及整個眼球,使過去許多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眼疾得以治癒。在發達國家眼科手術中,玻璃體手術的地位已僅次於白內障手術,成為第二位主要的眼科手術。本文綜述了玻璃體手術的發展史,並重點介紹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微創玻璃體手術。
  關鍵詞:玻璃體手術;微創;綜述
  玻璃體手術最早涉入距今已有100多年。在此之前,眼科醫生一直將玻璃體視為禁區。當時面對一個玻璃體出血或者炎症而失明的病人眼科醫生束手無策,迫使眼科醫生對這一禁區的關注。玻璃體真的不能進入嗎?在Machemer(1971)經典玻璃體切除手術誕生前後,玻璃體腔的手術又是怎樣走過和發展的歷程?
  玻璃體置換術
  第一個大膽應用玻璃體抽吸的治療方法為一個長期玻璃體混濁病人進行玻璃體手術,使病人重建光明,這一創舉推翻了玻璃體是禁區的論點,宣告了玻璃體手術萌芽階段的開始,以後Deutschmann(1906)、Komoto(1910)、Elschning(1911)、 Hagner (1927)、Cutler(1946)在Ford的基礎上將玻璃體抽吸術推進了一步:他們分別用小牛血清和兔玻璃體(Deutschmann)、鹽水(Komoto)、空氣(Elschning)、腦脊液(Hagner)、人玻璃體(Cutler)、屍體眼玻璃體在抽吸病人玻璃體以後同時用上述物質補充,從而形成了玻璃體置換術,這是玻璃體手術最早的雛形,為今後玻璃體手術的發展、翻新起了鋪墊作用。
  年代後期,眼內手術器械改進與提高開始邁進玻璃體手術輝煌的一步:Mamoli(1946)、Dellaporta(1954)用經玻璃體電凝器治療黃斑裂孔,Scheperns(1951)設計了戴在頭上的雙目間接檢眼鏡,提供了玻璃體手術直視下進行的可能。Freeman和Schepens(1968)設計的經睫狀平坦部進行玻璃體條索切除的剪刀,隨後又設計了旋轉控制玻璃體剪。Mklaelsom(1960)曾提利用裂隙燈照明進行玻璃體切除。Smith(1967)介紹了應用手術顯微鏡和接觸鏡進行玻璃體手術。這其中良好的眼內照明是進行開放性玻璃體切除的先決條件。縱觀玻璃體手術發展史,眼內照明的解決是玻璃體手術在後期得以迅速發展的一個關鍵點。
  傳統玻璃體切除手術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期,David Kasner 對一例玻璃體澱粉樣變性病人實施了玻璃體切除手術,驚喜的發現病人耐受了大部分玻璃體的缺失[1],於是提出了開放性玻璃體切除術(open sky vitrectomy)的概念,治癒了一些以前認為不可能治癒的複雜病例,但是角膜切開、晶體摘除,眼壓為零等等都給開放性玻璃體手術蒙上了陰影,限制其應用和發展。
  從70年代開始,玻璃體手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個時期貢獻最大的當屬Machemer,他第一個採用閉合式經睫狀體平坦部玻璃體切除手術(pars plana vitrectomy)[2],與開放式手術形成鮮明的對比,組織損傷和手術併發症明顯減少,且自始至終都在穩定的眼壓下進行。Machemer 起初使用的是17G (直徑1. 5mm )的玻璃體切割多功能儀器。為了適應這一新術式的需要,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的玻璃體注吸切除器(vitreous infusion suction cutter, VISC)、導管纖維燈源最具有特色。1972 年O’M alley, Heintz[3]設計了較細小的20G(直徑0.9mm)玻璃體切割頭,  這種損傷較小的三通道20G 導管系統(three-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TPPPV)一直沿用至今。隨著技術和儀器的進步和發展,閉合式經睫狀體平坦部玻璃體切除手術已經成玻璃體手術的經典手術。
  閉合式玻璃體切除手術在成熟地走過了30年以後,視網膜外科醫生頗感這一手術方法存在的問題:操作複雜、手術難度高、手術創傷和效果不確定性大,以及患者手術後的恢復時間長。專家認識到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要改變傳統玻璃體切除手術的一些方法,即如同白內障摘除手術,新樣式帶來最小的手術創傷。因此一個新術式構想開始挑戰視網膜外科醫生:玻璃體切除手術是否能夠像白內障手術一樣不用縫合,簡單而快速地完成整個手術?
  微創玻璃體手術
  Fujii設計了一種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系統,併為該系統專門設計了更為纖細及小巧的顯微手術器械,稱為25G(直徑0. 5 mm ) 經結膜免縫合的玻璃體切除手術系統(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 system,TVS)[4]。該系統突破以往的20G玻璃體切除手術,用一個25G帶套管的刀直接穿刺球結膜和鞏膜進入玻璃體腔,快速建立起手術所需的3個通道,並在通道上安放臨時用的套管。因為套管針和手術器械的直徑都很小,穿過球結膜和鞏膜只需通過一個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後結膜和鞏膜的傷口能夠自行封閉,所以達到了免縫合的目的,使得手術創傷減小。現在25G經結膜免縫合玻璃體系統技術不斷髮展,跟隨其後23G、27G的微創玻璃體手術系統也開始在臨床上應用。2007年Hubschman 等提出25G、23G系統聯合手術的概念[5],即用2個25G通道用於灌注和光源,1個23G通道用於玻璃體切割頭和其他手術器械,效果很好。Rizzo等[6]改良了切口穿刺的方式,設計出了一種與鞏膜纖維平行的傾斜穿刺方式(oblique-parallel insertion ,OPAI),將垂直穿刺的方式改成了成角度切口,徹底減小了微創玻璃體手術鞏膜切口閉合不良的併發症。除了切口大小及方向的改進,切口數目也隨著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少,使得手術創傷達到最小化。

        Colucciello等運用兩通道的經睫狀體平坦部的玻璃體切割術代替傳統的三通道手術,成功的清除了12例糖尿病病人由於視網膜新生血管造成的玻璃體積血,手術安全、快速、併發症少,術後視力恢復好。2009年Gualtieri等[8]成功應用25G系統進行了目前為止創傷最小的單通道經睫狀體平坦部的玻璃體切割術(one-port pars plana vitrectomy,OPPPV),用於治療玻璃體、黃斑及玻璃體黃斑交界疾病。手術效果好,術後視網膜脫離、眼內炎發生率低,手術舒適度高、時間短,在門診即可完成。此外,手術器械不斷完善改進,如採用視野更大的廣角鏡,使用氙燈光源和吊頂燈來改善照明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手操作。三種規格的微創玻璃體手術系統將成為玻璃體切除手術的發展未來。
  結論與展望
  玻璃體手術,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隨著一個又一個手術障礙被突破,早期的許多困難已經不復存在,但玻璃體手術仍然保持著獨特的吸引力,程序化的手術過程中永遠蘊含著強大的挑戰與魅力。在高端技術與精湛醫術的完美結合下,曾經的不治之症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玻璃體手術還在飛速發展,手術區域向黃斑區的擴展、新型器械的開發,都是學者追求的新目標。

玻璃體手術的歷史變遷相關文章
人類的祖先誕生的那一刻,胰島素也誕生,歷經的漫長進化,默默無聞地工作著。直到公元1921年,人類才認識這位身邊的親密朋友。胰島素是甚麼?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蛋白激素,由A、B兩個多肽鏈組成,A鏈21個氨基酸,B鏈30個氨基酸,共計51個氨基酸,籠統地講與蛋清、豬肉、牛肉等一樣都是氨基酸連接而成的蛋白質。胰島素是目前所知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幫助機體代謝葡萄糖。人體有點兒像一部發動機,需要燃燒
發布於 2022-10-02 10:50
0評論
玻璃體切除術,醫生常簡稱為玻切,是一大類眼底(視網膜)手術的統稱,也是眼底病主要的手術方式。常用於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黃斑前膜、黃斑裂孔等)、眼外傷、眼內炎等的治療。玻切手術是怎樣做的?玻切手術是採用微創的方法,首先在距離角膜緣(俗稱黑眼球)約3-4毫米的鞏膜(俗稱白眼球)上做三個直徑小於1mm的切口(目前切口可達0.5毫米甚至更小),進入手術器械在玻璃體腔
發布於 2022-10-18 02:04
0評論
1、術後2天內請戴上擋風眼鏡或太陽眼鏡,睡覺時請戴眼罩保護術眼以免外力導致角膜瓣移位。 2、術後1周內不進夜總會及舞廳,不進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眼部不適),1周後飲食無特殊要求。 3、術後2周內洗頭洗臉時不宜將水濺入眼內,不宜揉眼。 4、術後1月內勿游泳,不在眼部使用化妝品並避免異物進入眼內。睡覺時最好戴上眼罩,為了減輕眼部不適,術後1月內外出時可戴上擋風眼鏡或太陽眼鏡。 5、術後三月內請避免
發布於 2024-11-03 20:53
0評論
1978年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是steptoe博士和Edowrds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被稱為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蹟,Edowrds教授也因此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IVF通常情況下是將精卵放在同一個培養基中,讓它們自然結合,即所謂的常規受精”。但有時由於各種原因,會出現受精失敗。 1992年比利時的Palermo醫師在人類成功應用了卵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這項技術可以解決常規
發布於 2023-03-30 10:27
0評論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實。向日葵屬於菊科向日葵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葵花,我國古籍上又叫西番蓮、丈菊、迎陽花等,在歐洲叫太陽花,還有些國家叫太陽草、轉日蓮、朝陽花等。向日葵原產北美西南部,本是野生種,後經栽培觀賞,迅速遍及世界各地,十六世紀初傳入歐洲。 我國栽培向日葵至少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近二十年來,葵花籽生產發展很快,世界葵花籽產量已成為僅次於大豆的重要油料。目前我國栽培也較廣。關於葵花籽的
發布於 2023-07-17 21:46
0評論
絲綿最早是用來製作冬衣,古代漢人夏季服葛麻紗羅、馬王堆印花敷彩黃紗綿袍冬季以絲綿充絮。如果是冬天,袍內應絮綿。顏師古注:“漬繭擘之,精者為綿,粗者為絮。 今則謂新者為綿,故者為絮。”簡單地說,就是以下腳繭和繭表面的亂絲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絮狀物,好一點的稱為綿,次一等的稱為絮。西漢絲織業已很發達。織物生產中,一般以上等蠶繭用於紡織,以次等蠶繭製作絲綿。戰國兩漢出土文物有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小菱
發布於 2023-12-01 03:03
0評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嫌“先王之宮廷小”,就在咸陽修造阿房宮。據說,宮中有一座門,是用磁石做的。磁石有吸鐵的特性,如果有人穿著盔甲或身上暗藏兵器入室,那就會被磁石門吸住,這樣,秦始皇住在裡面,就不怕有人去暗殺他了。傳說漢武帝時候,還有人用磁石做成棋子獻給漢武帝。這種棋子一放到棋盤上,不用動它,就會相互吸引,如同仇人相見立即相鬥一樣,所以人稱“鬥棋”。 《山海經》上說,“磁石吸鐵,如
發布於 2023-09-13 20:01
0評論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已經開始使用咖啡因。早期的人們發現咀嚼特定植物的種子、樹皮或樹葉有減輕疲勞和提神的功效。直到很多年以後,人們才發現使用熱水泡這些植物能夠增加咖啡因的效用。許多文化都有關於遠古時期的人們發現這些植物的神話。 咖啡因根據一個古老的蒙古神話,大約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皇帝神農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當有的樹葉飄進沸水中會產生一種芳香且提神的飲品。一本古老的關於茶的著作陸羽《茶經》
發布於 2023-12-26 12:05
0評論
始產於唐朝,明代益盛。在清明前採製的叫“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還有“早採一天是寶,晚採一天是草”的說法。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槍”者為極品。先時此茶按產期先後及芽葉嫩老,分為八級,即“蓮心、雀舌、極品、明前、雨前、頭春、二春、長大”。 今分為十一級,即特級與一至十級。一斤特級龍井,約有茶芽達八
發布於 2023-12-24 07:48
0評論
概述 大家都知道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身體器官,如果患者看不到東西,患者的世界就會一片黑暗,因此眼睛有心靈窗戶的稱號。在生活中眼睛經常發生疾病,最常見的眼部疾病有近視、近視眼、弱視、斜視等。不管哪種疾病都會影響患者的眼部健康,然而嚴重的眼部疾病還會造成很多併發症,嚴重時會造成患者失明。那麼患上玻璃體視網膜病治療是否需要手術? 步驟/方法: 1、 玻璃體視網膜病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發布於 2023-03-03 17:5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