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經常有老人說自己頭暈、不舒服。而頸動脈狹窄多見於中老年人,常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其發病率很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的約佔9%。頸動脈狹窄的一個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即在頸動脈壁上形成的斑塊。當這些斑塊擴大或破裂時,會引起頸動脈狹窄或栓塞,使遠端灌注壓力下降,導致低灌注腦梗塞。這使得頸動脈狹窄病變與腦缺血性中風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頸動脈狹窄本身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往往不容易發現。部分患者可因腦缺血而出現症狀,如耳鳴、眩暈、眼前發黑、視力模糊、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嗜睡、多夢等。早期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生麻木、感覺喪失或感覺異常、上肢或下肢無力、面肌麻痺、單眼突然變黑等。如果發生在大腦半球的語言中樞一側,可引起語言障礙,這種症狀只出現幾分鐘,也可以是幾小時,但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這就是常說的 "小中風 這就是常說的 "小中風",或短暫性缺血(TIA)。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典型的腦梗塞症狀,可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半身不遂、感覺障礙、腦神經損傷,甚至昏迷和死亡。
然而,許多頸動脈狹窄的病人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的臨床症狀和體徵。有時僅在體檢時發現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在頸根部或頸動脈線處聽到血管雜音。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特別是嚴重的狹窄或斑塊潰爛,被認為是一種 "高危病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多種危險因素,如年齡(>60歲)、性別(男性)、長期吸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頸動脈狹窄的篩查。高危人群包括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患者、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尤其是需要冠狀動脈搭橋或介入治療的患者)以及體檢時發現頸動脈血管雜音的患者。
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是基於病人的臨床症狀、體格檢查和影像學。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主要影像學方法包括:頸動脈超聲、經顱彩色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和數字減影血管成像(DSA)。其中,DSA是檢查的 "黃金標準"。如果你有這些臨床發現或風險因素,我們建議你到當地醫院進行適當的檢查。
動脈狹窄的治療目前以藥物治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為主。藥物治療只對輕度狹窄有效。對於嚴重的狹窄(70%以上的血管被堵塞),只有手術治療,標準的手術是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隨著介入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現在已經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具有創傷小、血流阻斷時間短等優點。
頸動脈狹窄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多吃雞蛋、大豆等高蛋白食物,注意清淡飲食,適量運動。發現有明顯的頸動脈狹窄時,積極到醫院進行治療,防止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