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俗稱腦卒中,是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可分為兩種類型: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主要是由腦囊區的血管硬化和破裂以及出血引起的。缺血性中風則是大腦供血不足或堵塞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供應大腦的顱外或顱內血管出現動脈硬化斑塊或潰瘍,導致管腔明顯狹窄或閉塞。後者比前者更常見,其中頸動脈狹窄最常見,約佔顱外和顱內閉塞性病變的80%。
頸動脈是人體通往頭部和麵部的主要動脈。隨著身體的老化和血管的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在動脈中形成,造成頸動脈狹窄。這些斑塊越來越大,會出現鈣化、出血、壞死和移位,其結果會導致頸動脈閉塞和腦血管栓塞。統計顯示,在中風患者中,約2/3的腦梗塞與頸動脈狹窄有關。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有不少患者經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頸動脈嚴重狹窄,處於腦卒中的高發期,但由於對治療頸動脈狹窄和腦卒中的利弊缺乏正確認識,未能及時處理,結果發生同側腦卒中和偏癱。
頸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引起的缺血性中風,多見於5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通常被稱為小中風,因為其症狀與出血性中風引起的嚴重昏迷和體徵明顯不同。有兩種類型的缺血性中風發作。一種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病突然,持續時間短,可以沒有意識障礙或有短暫的意識喪失。病人可以報告某些神經功能突然受到影響,如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或說話困難或短時間內眼前發黑。它通常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並常常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沒有後遺症。然而,這些症狀往往會反覆出現,多則一天數次,少則一週一次,數月至數年不等。局部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往往根據某些血管神經支配的區域而有所不同。例如,頸總動脈的缺血發作最常見的是對側肢體的輕度癱瘓,並可能伴有同側肢體癱瘓與感覺異常。另一方面,一過性單眼失明是眼動脈缺血的特徵,臨床上也稱為一過性黑眼圈。左側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的缺血可能與失語症有關。頸動脈閉塞性疾病還可引起持續性腦缺血,常在睡眠中開始,發展稍慢,症狀在幾小時至1-2天內達到高峰,神經功能障礙一般不恢復正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目前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控制高危因素和預防中風。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吸菸和高齡是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應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脂血症和高血糖,以有效阻止頸動脈狹窄的發展。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可以防止微血栓的形成,從而防止腦卒中的發生。抗凝治療可以應用於在應用抗血小板藥物期間仍有症狀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但是,目前只用於狹窄程度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