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血液絕大部分來自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罪魁禍首,粥樣斑塊的表面是一層纖維帽,中間是膽固醇結晶和壞死物質。粥樣斑塊形成後不斷增大,最後纖維帽破裂,斑塊向一座活火山,不斷有碎屑向外噴出。破裂的纖維帽表面極易形成血栓並且在血流衝擊下非常容易脫落。
那麼頸動脈狹窄和小中風又有甚麼關係呢?
很早以前人們一直認為中風是由大腦內部的血管出了問題而引起的。50多年前,醫學界開始認識到頸動脈狹窄和中風之間密切的聯繫。當頸動脈出現狹窄時,相當一部分病人即伴隨有小中風的症狀。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是狹窄造成大腦血液供應不足才導致小中風,自然而然,狹窄程度就成了是否需要治療的主要指標。近10多年來的研究顯示:狹窄側大腦的血供可以通過對側大腦代償,單純狹窄並不造成小中風;粥樣斑塊處脫落的碎屑和表面的血栓隨血流方向衝向腦內動脈,並堵塞在管徑與它們大小相仿的血管處,導致腦梗塞,引起小中風。對於這些容易掉下血栓或碎屑的斑塊,醫學界稱之為不穩定斑塊,反之,表面光滑、無碎屑和血栓脫落的斑塊則稱之為穩定斑塊。因眼動脈是頸動脈的一個分支,這些垃圾掉到眼動脈後就表現為單側的眼前發黑;如垃圾造成語言中樞血管堵塞後,病人就出現口齒不清;如垃圾掉到運動中樞後即導致對側肢體乏力;掉到感覺中樞後就造成對側肢體麻木。斑塊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形成血栓;斑塊越不穩定,越容易有碎屑掉出,就越容易造成腦梗,中風症狀就越明顯,後果就越嚴重。當有足夠大的碎屑或血栓從頸動脈狹窄處脫落時,就可能導致半身不遂等嚴重中風。
頸動脈狹窄主要由“3高1煙1低”引起的,“3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1煙”即是指吸菸,“1低”就是缺乏鍛鍊。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3高”的發病率近年來有增無減,互為因果,互相促進,吸菸和缺乏鍛鍊更是增加了“3高”的危害性,有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就非常容易得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後果嚴重,如出現小中風症狀應及時到醫院血管外科或者神經內科就診。頸動脈狹窄程度和是否穩定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包括彩超、CTA(CT血管造影)、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和DSA(血管造影)等。通過影像學檢查判定斑塊穩定程度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現在確實可行的方法一是通過彩超回聲瞭解斑塊質地是否均勻;二是通過DSA觀察斑塊表面是否有充盈缺損和龕影(即表面坑坑窪窪)。總的來說,彩超簡便易行,門診常採用彩超進行篩查,DSA檢查結果最為準確,但因為有一定的創傷,一般手術前才應用。對於老年或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患者,體檢時應該常規查查頸動脈,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一般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是頸動脈內膜剝脫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兩種。前者採用開刀的方法切開頸動脈,剝離頸動脈內的斑塊;後者採用介入的方法,利用球囊擴張狹窄,支架貼覆斑塊,共同達到恢復血流,去除病灶的目的。是否手術需要根據之前有無小中風的症狀、斑塊是否穩定、狹窄程度和病人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專業的血管外科專家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藥物治療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和他汀類藥物。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是阿司匹林和玻立維,應用的目的是防止斑塊表面血栓形成。他汀類藥物主要起到穩定斑塊和降低血脂的作用,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無論有無血脂異常都應服用他汀類藥物。目前常用的藥物包括立普妥、舒降之和普拉固等。藥物治療既是非手術治療的基礎,也是手術後維持長期治療效果的重要內容。
一般治療是藥物和手術治療的基礎。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血壓、控制尿酸,立即戒菸和減少飲酒等。飲食也是預防和控制頸動脈狹窄的重要方面。飲食調整包括兩方面:1、是要清談飲食,防止過多的油鹽糖攝入;2、是要限制熱量攝入量,達到降低體重,控制基礎代謝率的目的。適當的鍛鍊有助於控制3高和降低體重,其作用同樣不能忽視。
注意事項:
降低頸動脈狹窄危害性的關鍵是早日到專業的血管外科就診,早診斷、早治療,以減少中風的發生率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