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2 14:40

  老年朋友都害怕中風,很多人都說,寧可死也不願癱。中風大部分的病因都是腦梗死,所謂腦梗死,就是供應腦的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梗死。人體供應腦的血管包括一對頸動脈和一對椎動脈,其中兩根頸動脈為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供血。

  所以,當發生頸動脈狹窄時,腦供血就會明顯減少,一旦頸動脈狹窄部位斑塊碎片脫落,就會順血流堵塞腦血管,導致中風。據統計,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中,將近一半與頸動脈狹窄有關。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人們所熟知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因,表現在頸動脈就會發生頸動脈狹窄。長期的高血壓可引起血管損傷,容易形成斑塊造成狹窄。高血脂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也容易發生血管狹窄,導致動脈硬化性閉塞。

  糖尿病可以增加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的發病率,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動脈硬化往往比其它患者要嚴重。除此之外,吸菸是公認的人類健康殺手,吸菸也可以造成動脈收縮,促使動脈狹窄,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三高”加上吸菸,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四大殺手。此外,肥胖、高齡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等同樣也是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小中風”:突然發生頭昏目眩,一側眼晴暫時性發黑,胳膊、腿發麻無力,言語不清,一側肢體無力,持物不穩,口角歪斜等,常於24小時內恢復。這些表現是由於頸動脈粥樣硬化小斑塊脫落,導致顱內小動脈栓塞所造成的,也是重要的“預警”信號,如果繼續發生較大斑塊脫落,造成相對粗大的顱內動脈栓塞,可導致急性腦梗塞,引起永久性的偏癱、偏身感覺、偏盲及語言功能的障礙等。

  從治療來說,首要措施是防治引發頸動脈狹窄的疾病,即對“三高”的合理治療: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注意飲食要清淡,避免高鹽高脂飲食,吸菸的人要戒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睡眠質量;加強運動,定期體檢。但是如果頸動脈已經出現狹窄,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引起動脈狹窄的斑塊。

  頸動脈狹窄治療目前大致分為三類: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微創介入治療。藥物治療以抗血小板治療為主,結合降壓、降脂以及降糖藥物的治療,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狹窄閉塞的發展。一旦狹窄程度超過70%,或出現“小中風”甚至發生過腦梗死,就有必要採取手術或微創介入治療。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經典方法,對治療重度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具有重要價值。隨著技術進步,微創介入手術頸動脈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在頸動脈狹窄治療上的應用日益增多,該技術的優勢在於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大為縮短,特別是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可以優先考慮該治療措施。

積極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相關文章
頸動脈為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供血。頸動脈狹窄除了可造成腦供血減少外,常因狹窄部動脈硬化斑塊破碎、局部血栓形成栓子脫落而發生腦梗死。60%的腦梗死是由顱外血管疾病引起的,。治療頸動脈狹窄是預防腦中風的重要手段。頸動脈狹窄治療的發展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即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過去的50年中,這種手術為腦梗死的預防作出了很大貢獻。近十年來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發展,頸動脈腔內成形、頸動脈支架置入技術
發布於 2023-01-10 03:01
0評論
甚麼是腦中風:腦中風,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風兩大類,通俗地說,就是腦出血和腦梗死。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較多見,約佔全部腦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等原因,使腦動脈管腔狹窄,血流減少或完全阻塞,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而發生的一系列症狀。中風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及複發率高的特點,目前已與心血管病、惡性腫瘤成為三大致死
發布於 2023-03-14 09:26
0評論
疏通頸動脈,預防腦中風 頸動脈狹窄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國每年約有50多萬人發生缺血性腦卒中,1/4的患者在發病後1年內死亡,倖存者中半數生活不能自理。統計學資料表明,腦缺血腦卒中的患者,約2/3的腦梗塞與頸部動脈狹窄有關。但大多數病人並不瞭解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的利害關係,甚至很多醫生也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使病人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發生了同側腦卒中,造成偏瘓,增加了家庭及社會的
發布於 2023-03-07 05:11
0評論
數九寒冬,腦卒中的高發期來臨。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由於腦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出血造成嚴重的腦功能障礙,輕者肢體偏癱,感覺異常;重者意識障礙、生命垂危。臨床上最常見的腦卒中是缺血性卒中,也稱腦梗塞,約佔所有腦卒中病例的80%以上。據統計,我國每年缺血性腦卒中新發病例約150萬-200萬人,其中近40%的病人遺留重度殘疾,80%病例又會在2-5年內復發。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發布於 2023-02-09 03:37
0評論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可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兩種。出血性腦卒中主要為大腦內囊區的血管硬化、破裂出血所致。而缺血性腦卒中則是腦部血供不足或阻斷的臨床表現,主要由於顱外或顱內的腦部供應血管出現粥樣硬化性斑塊或潰瘍使其管腔明顯狹窄或閉塞緣故。後者較前者更多見,其中又以頸動脈狹窄最為常見,約佔顱外、顱內閉塞性病變的80%。頸動脈是人體通向頭面部的主要動脈,隨著機體的衰老和血
發布於 2022-10-10 21:03
0評論
2009年9月,一位家住浦東的男性70歲患者楊某來到神經外科萬傑清副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自述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多年,近一年來反覆左側肢體無力等小中風發作,頭部CT顯示有多個散在的腦梗死灶。頸動脈超聲顯示右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明顯重度狹窄。萬主任隨即將患者收治入院,為其進行DSA腦血管造影檢查,確診右側頸動脈已堵塞90%以上,且斑塊表面有潰瘍形成。小中風的原因正是由於斑塊表面潰破不斷有小栓子脫落造成
發布於 2023-01-10 02:51
0評論
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常常有老人說頭暈,不適等。而頸動脈狹窄多見於中、老年人,常伴存著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其發病率較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者約佔9%。頸動脈狹窄的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即頸動脈壁形成斑塊,當這些斑塊增大或破裂時,就會造成頸動脈狹窄或栓塞,使遠端灌注壓下降,導致低灌注性腦梗死。這使得頸動脈狹窄性病變和腦缺血性卒中的關係非常密切。頸動脈狹窄症本身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
發布於 2022-10-10 19:33
0評論
腦梗塞是以腦組織缺血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性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複發率高等“四高”特點。嚴重危害著患者的健康,並影響其生活質量,同時也給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經濟和社會負擔。誘發腦梗塞的原因主要是顱內和/或顱內動脈粥樣硬化使動脈管腔變窄甚至閉塞,導致局部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其中顱外段頸動脈狹窄往往被患者甚至部分醫生所忽略。據文獻統計有25%的腦中風是
發布於 2023-02-15 04:37
0評論
甚麼是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是大腦的血液供應主要來源,臨床醫師經過長期的深入研究後發現:“中風”的主要原因是腦供血動脈的狹窄和閉塞。據統計,60%以上的腦缺血病人是由頸動脈狹窄引起。頸動脈狹窄如何治療?何時需要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有三種:藥物治療、頸動脈開刀手術和頸動脈血管腔內治療術(支架成型術)。1、藥物治療。基本方法是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如常規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強效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
發布於 2022-10-04 13:40
0評論
甚麼是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頸動脈狹窄有甚麼危害?腦缺血性卒中是引起患者致殘的常見危險,而頸動脈狹窄性病變和腦缺血性卒中的關係非常密切。一般的原因包括:1、嚴重狹窄造成的腦灌注減少;2、頸動脈粥樣斑塊脫落或斑塊破裂形成的微血栓脫落造成腦梗塞。尤其以後一個原因更多見
發布於 2022-11-30 01: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