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寶寶聰明頑皮,有時會故意做些小動作自我取樂,逗家長開心,因此,有些小動作如眨眼、擠眉弄眼,搐鼻,口角動,轉頭等常被家長忽視,認為是孩子有意在玩耍而未予足夠的重視。殊不知,這些動作已是抽動症的信號和臨床表現了。那麼,我們就來聊聊小兒抽動症。
甚麼是小兒抽動症呢?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複、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抽動或(和)發聲抽動為特點的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
抽動症的病因
1、與遺傳因素有關:該病多呈家庭聚集性,常幾代人中均有患此病者。
2、感染因素:與鏈球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關,病毒性腦炎、肝炎和上唿吸道感染常可誘發或加重此病。
3、體質因素: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大腦運動分析器興奮性高,容易發生抽動性反應,尤其是具有特殊素質的敏感、神經質小兒,對人對事要求水準高,爭強好勝,有固執傾向的小兒。
4、軀體因素:開始常常是身體局部不舒適,如眼癢、眼乾澀,鼻癢而出現眨眼、抽鼻等,而當局部不適去除後,抽動症狀仍繼續存在,或開始是模仿他人動作,繼而形成條件反射而抽動症狀持續存在。
5、精神因素:家庭不和諧、氣氛緊張,或家長教育方式不正確,對寶寶學習等方面要求過分苛求,動輒斥責、父母神經質,致使寶寶精神壓力過大,情緒焦慮。或精神上受意外刺激如驚嚇、恐懼,精神過度緊張如喜玩遊戲、看驚險影視等,均可引起和誘發抽動症。
6、微量元素:鉛中毒、鋅或鐵缺乏也可能與抽動障礙有關。
抽動症有哪些主要表現呢?
抽動症常見的表現有:眨眼、皺眉、咧嘴、張嘴、點頭、仰頭、搖頭、扭頸、伸舌、聳肩、甩手、跺腳或腹肌抽動等,喉中或鼻中頻頻發出不自主的、無意義的、單調的聲音,如哼、哈、啊,聲調高低不等。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強迫性動作,嚴重時出現暴躁或孤立少語,學習困難,思維或其他行為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抽動症初期部分寶寶常以單一症狀為主,這類寶寶的單發症狀最容易被忽視和漏診。如眨眼常被誤認為是眼睛疲勞、過敏性結膜炎;搐鼻、擠眉弄眼常被誤認為是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眼鼻癢等原因所致;清嗓子常被誤認為是咽炎或咳嗽;說髒話(亦稱穢語)常被誤認為是模仿或不良習慣;舔手、摸臉、弄舌、吐氣吐口水等動作常被誤認為是小動作、不良習慣等等。
抽動症的特點
1、多變性:抽動症的表現具有多變性,常常由一、兩個部位抽動發展為多個部位抽動,抽動動作時常變化,通常以眼部、面部或頭部運動抽動為首發症狀,而後向頸、肩、肢體或軀幹發展,常由簡單發展到複雜。
2、不能自控:抽動症狀不受意識支配,無法自我控制。強行有意識控制也只能是短時間的。
3、睡眠時消失:白天清醒時症狀出現,入睡後消失。
4、感染,情緒緊張、激動或疲勞時加重,進食不健康零食常加重。
抽動症的應對
寶寶患了抽動症,家長切莫驚慌。首先抽動症是可以完全治好的。其次,抽動症不影響兒童的智力,對身體和生長髮育也沒甚麼影響。但值得家長注意的是,抽動症會嚴重傷害寶寶的自尊心,使年長的兒童產生自卑心理,在公眾場合精神緊張有意剋制抽動,致使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做事,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抽動動作幅度大者或異常發聲響亮者則會影響周圍的人。
寶寶患了抽動症,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寶寶抽動症狀較輕微,能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好轉,不需要治療。當然,個別的寶寶當一些誘因去除後,抽動動作就沒有了。但這類幸運的寶寶畢竟少之又少,而大多數則是動作逐漸加重增多。所以,一旦發現寶寶有抽動症,要及時就醫。中醫藥治療抽動症,有很好的療效,一般治療需要3個月到半年。
抽動症的調護
1、精神心理治療:瞭解了抽動症不是寶寶故意所為,且寶寶不能自己控制,家長首先要關心和理解寶寶,不責備,不過分關注。並幫助寶寶消除心理困擾,減少焦慮、自卑情緒。創造輕鬆愉快的環境,儘量讓寶寶思想放鬆,避免過度興奮激動和緊張疲勞,減輕學習壓力和負擔,不使情緒過於激動,不看恐怖影視劇,不玩電子遊戲。增強患兒的自信心,這將有利於疾病恢復。在臨床上,越是年長、要強、心思重、情感豐富的寶寶病情恢復的越慢。
2、可適當參加一定的體育和文娛活動,放鬆身心。
3、食物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等)咖啡因的飲料可加重抽動症狀,應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零食、熟食、半成品等。
4、調節飲食起居,避免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