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可以解釋為舊事、舊業、先例、典故等涵義。
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故事則側重於事情過程的描述,通過對過去的事件的記憶,描述某個範圍社會的文化形態,從而闡發道理或者價值觀,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佈具有很大作用。
針灸故事,是通過對過去有關針灸醫事的記憶,描述不同歷史階段,針灸在人類社會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書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講述我國曆代醫家以及民間醫生奇特的針灸醫事活動。
本書的寫作,主要關係到以下幾個方面。
1、故事的取材:
(1)史料
涉及針灸內容的故事,早在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就已有所記載,《左傳-卷八成公十年》中秦醫醫緩為晉景公診病的一段對於疾病的論述,講到病魔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其中的“攻”、“達”指的就是灸刺。
而有關針灸治療的故事,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醫事的記載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最早的針灸故事的文獻記載。但是,由於歷史久遠,所記述的醫事活動,可能會出現情節的邏輯性可信,而時間、地點、被治療的人物會出現訛錯的現象。如扁鵲故事中秦越人為虢太子治病的事例,若參考春秋戰國的編年史,秦越人進行醫事活動的時間段 ,以及相關文獻,如司馬貞的《史記-索引》,劉向的《說苑》等,就能將其梳理清楚。
史料中,尤其是二十四史中中醫名家的針灸醫事大多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是,個別篇章中的故事情節,如《南史-張融傳》中徐秋夫為病死的魂靈針除病痛的事,就只能將它看作是傳說了。
另外,還有一些針灸活動的記述,載錄於某個時期的某些地方誌上,如於法開羊肉湯外加金針為孕產婦催產的事情記錄於《紹興府志》,孫卓三提壺揭蓋治尿症的經驗出於《江西通志》等。
(2)病案
來源於病案的針灸故事,最早出自淳于意的診籍,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淳于意寫下的診籍,創立了我國病案記錄的先河。
由於病案記錄了真實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事件的真實性確鑿可靠,尤其是歷代中醫名家留下的專著中的本人行醫的經驗,就顯得更加珍貴。如張從正的《儒門事親》,竇材的《扁鵲心書》,羅天益的《衛生寶鑑》,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等。也有些內容取材於病例記錄集大成的輯籍中,如江《名醫類案》,魏之L的《續名醫類案》等。
(3)序言與跋文
有些素材來源於醫書的序言與跋文,如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序言、莊綽的《灸膏肓腧穴法》跋文,吳塘的《醫醫病書》序言等。前兩篇關於灸療的內容,是作者自己表白的寫作動機及所經歷的醫療往事。而後者則是取自胡V為吳塘《醫醫病書》所作的序言,文中道出了他跟隨大師的一段經歷。
(4)雜記
也有部分內容,取材於一些文人的雜記當中,如沈括的《夢溪筆談》、蘇軾的《東坡雜記》等書。
(5)古小說
主要是宋元以前的小說集錦,如中國南朝劉宋時期產生的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唐代傳奇小說集《集異記》,宋代著名的志怪小說集《夷堅志》。還有宋人編寫的一部大書《太平廣記》,為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p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記錄南宋末年朝廷內外許多不見經傳的野史《齊東野語》等。取材於這類文獻的有關內容,故事性強,事件的真實性還需要加以鑑別,但其中的道理還是值得玩味的。
(6)傳說
除古代小說集錦外,還有少量流傳於民間,難以找到出處的傳說,也是本書故事的來源。
2、寫作的基本要求:
(1)忠實於原始資料,避免與史實衝突
本書故事的取材,有史有據,雖有所演繹,但也是在原始材料基礎上的延伸,故事力求做到與針灸歷史人物的史料相一致,故而在每一章的後面附上故事選取的主要參考文獻。
(2)儘可能地發揮醫理
原始資料中,有些段落的醫理講得比較清楚,有的講得比較模糊,還有言語極其簡單,沒有談及醫理的,本書盡其可能,在史料中尋求內涵的醫理,或者從其相關的文獻,給予補充。如張潔古除臊臭的這一章,原始案例只有治法,但是,從他的治療方法就很明顯地看出,他的這種取穴方法,是遵循著五輸穴的五行生剋關係而作出的選擇。
(3)儘可能全面地概括出針灸各家流派的有關內容
考慮到歷代醫家所形成的針灸各家流派,為了能夠概括出不同醫家各具特長的針灸醫療特點,本書儘可能全面地蒐集那些風格獨特的中醫名家的針灸軼事,尤其是中醫院校教材《各家針灸學說》與《針灸流派概論》所涉及的針灸歷史人物。
(4)內容真實性的區別與判斷
取自經史、病案、雜記之類的故事內容,其真實性比較可靠,尤其是那些時間、地點、人物名稱都很清楚的材料,所寫的內容就更加可靠。但是,史料中也可能存在些許傳說性質的內容,如《南史-張融傳》中秋夫療鬼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傳說。一些取材於古小說的內容,如《夷堅志》、《太平廣記》、《齊東野語》等,多具有野史的性質,但是,所述內容,對於針灸從業者,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本書對於不太符合客觀現實的內容,在所在篇章的末尾都有文字上的表白。
(5)對人物性格的把握
故事的人物性格,主要根據史料中的有關人物記述,如《金史-張從正傳》:“為人放誕,無威儀,讀書,作詩,嗜酒……”;《元史-李杲傳》:“幼年異於群兒,及長,忠信篤敬,慎交遊,與人相接無戲言……”等。
本書通過對針灸人物過往事件的描述,旨在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倡導先賢們大醫精誠、高風亮節的大家風範,學習他們團結互助、肝膽相照的兄弟情誼,以及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本書廣攬各路醫家,所涉針灸治驗各具特色,但願本書對針灸臨床工作者以及有志於此的針灸愛好者,能有所借鑑,有所啟迪。其不足之處,希望得到醫界同人的幫助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