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類
1、支撐相障礙
下肢支撐相的活動屬於閉鏈運動,足、踝、膝、髖、骨盆、軀幹、上肢、頸、頭均參與步行姿勢。閉鏈系統的任何改變都將引起整個運動鏈的改變,遠端承重軸(踝關節)對整體姿態的影響最大。
(1)支撐面異常
足內翻、足外翻、單純踝內翻和踝內翻伴足內翻、單純踝外翻和踝外翻伴足外翻、足趾屈曲、拇趾背伸。
(2)肢體不穩
由於肌力障礙或關節畸形導致支撐相踝過分背屈、膝關節屈曲或過伸、膝內翻或外翻、髖關節內收或屈曲,致使肢體不穩。
(3)軀幹不穩
一般為髖、膝、踝關節異常導致的代償性改變。
2、擺動相障礙
擺動相屬於開鏈運動,各關節可以有相對孤立的姿勢改變,但是往往引起對側支撐相下肢姿態發生代償性改變;近端軸(髖關節)的影響最大。
(1)肢體廓清障礙
垂足、膝僵硬、髖關節屈曲受限、髖關節內收受限。
(2)肢體行進障礙
膝僵硬、髖關節屈曲受限或對側髖關節後伸受限、髖關節內收。
(二)常見異常步態
異常步態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組合存在,構成複雜的臨床現象。
1、足內翻
是最常見的病理步態,多見於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患者,常合併足下垂和足趾卷屈。步行時足觸地部位主要是足前外側緣,特別是第五骨基底部,常有承重部位疼痛,導致踝關節不穩,進而影響全身平衡。支撐相早期和中期由於踝背屈障礙,導致脛骨前向移動受限,從而促使支撐相末期膝關節過伸,以代償脛骨前移不足。由於膝關節過伸,足蹬離力降低,使關節做功顯著下降。此外髖關節也可發生代償性屈曲。患肢擺動相地面廓清能力降低。步態障礙患者糾正足內翻往往是改善步態的第一要素。與足內翻畸形相關的肌肉包括:脛前肌、脛後肌、趾長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拇長伸肌和腓骨長肌。其中脛前肌、脛後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過分活躍較常見,拇長伸肌過度活動也有關聯。
2、足外翻
骨骼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或年輕患者多見(例如腦癱),表現為步行時足向外側傾斜,支撐相足內側觸地,可有足趾屈曲畸形。可以導致舟骨部位胼胝生成和足內側(第一骨)疼痛,明顯影響支撐相負重。步行時身體重心主要落在踝前內側。踝背屈往往受限,同樣影響脛骨前向移動,增加外翻。嚴重畸形者可導致兩腿長度不等,跟距關節疼痛和踝關節不穩。早期支撐相可有膝關節過伸,足蹬離缺乏力量,擺動相踝關節屈導致肢體廓清障礙 (膝關節和髖關節可產生代償性屈曲)。動態肌電圖可見:腓骨長肌、腓骨短肌、趾長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過度活躍或痙攣,脛前肌、脛後肌活動降低或肌力下降。
3、足下垂
足下垂指擺動相踝關節背屈不足,常與足內翻或外翻同時存在,可導致廓清障礙。代償機制包括:擺動相增加同側屈y、屈膝,下肢劃圈行進,軀幹向對側傾斜。常見的病因是脛前肌無活動或活動時相異常。單純的足下垂主要見於脊髓損傷、兒麻和外周神經損傷。
4、足趾捲曲
支撐相足趾保持屈曲。常見於神經損傷、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障礙、長期制動和攣縮。常伴有足下垂和內翻。患者主訴穿鞋時足趾尖和趾關節背面疼痛,伴有胼胝生成。患者常縮短患肢步長和支撐時間,導致足推進相力量減少。相關的肌肉包括:趾長屈肌、拇長伸肌和屈肌。踝關節背屈時使該畸形加重。動態肌電圖常可見趾長屈肌、拇長屈肌活動時間明顯延長,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異常活躍,趾長伸肌活動減弱。
5、拇趾背伸
多見於中樞神經損傷患者。患者步行時(支撐相和擺動相)拇趾均背屈,常伴有足下垂和足內翻。患者主訴支撐相拇趾和足底第一趾關節處疼痛,在支撐相早期和中期負重困難,因此常縮短受累側支撐相,使擺動相時間超過支撐相,從而影響支撐相末期或擺動前期的足蹬離力。動態肌電圖可顯示腓腸肌群過度活躍;擺動相拇長伸肌加強活動,以代償足下垂,相應地趾長屈肌活動減弱;脛前肌和脛後肌則有可能減弱,但也可以活躍。動態肌電圖檢查對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向有關鍵的作用。該異常多見於雙腿。
6、膝塌陷
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為主)無力時,脛骨在支撐相中期和後期前向行進過分,導致踝關節不穩或膝塌陷步態。患者出現膝關節過早屈曲,同時伴有對側步長縮短,同側足推進延遲,如果患者採用增加股四頭肌收縮的方式避免膝關節過早屈曲,並穩定膝關節,將導致同側膝關節在支撐相末期屈曲延遲,最終導致伸膝肌過用綜合症。患者在不能維持膝關節穩定時,必須使用上肢支持膝關節,以進行代償。有關的肌肉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股四頭肌。股四頭肌肌電活動可延長和過度活躍。
7、膝僵直
支撐相晚期和擺動初期的關節屈曲角度<40度(正常為60度),同時髖關節屈曲程度及時相均延遲。擺動相膝關節屈曲是由髖關節屈曲帶動,髖關節屈曲減少將減少膝關節屈曲度,從而減少其擺動相力矩,結果導致拖足。患者往往在擺動相採用劃圈步態、儘量抬髖或對側下肢踮足(過早提踵)來代償。動態肌電圖通常顯示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內肌和股外肌過分活躍,髂腰肌活動降低,有時臀大肌和N繩肌活動增加。如果同時存在足內翻,將加重膝僵直。膝僵直常見於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患者,及踝關節屈或y關節屈曲畸形患者。固定膝關節矯形器和假肢也導致同樣的步態。< p="">
8、膝過伸
膝過伸很常見,但一般是代償性改變,多見於支撐相早期。常見的誘因包括:一側膝關節無力導致對側代償膝過伸;屈肌痙攣或攣縮導致膝過伸;膝塌陷步態時採用膝過伸代償;支撐相伸膝肌痙攣;軀幹前屈時重力線落在膝關節中心前方,促使膝關節後伸以保持平衡。
9、膝屈曲
較少見,一般為骨關節畸形或病變造成。患者在支撐相和擺動相都保持屈膝姿勢。患者在支撐相時必須使用代償機制以穩定膝關節。由於患者在擺動相末期不能伸膝,致使步長縮短。N繩肌、股四頭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的動態肌電圖常顯示N繩肌內側頭比外側頭活躍,腓腸肌通常過分活躍,特別是在擺動相。動力學研究常可見伸膝受限伴髖關節屈曲增加。
10、髖過屈
主要表現為支撐相髖關節屈曲,特別在支撐相中後期。如果畸形為單側,對側下肢呈現功能性過長,步長縮短,同時採用抬髖行進或軀幹傾斜以代償擺動相的廓清功能。動態肌電圖常見髂腰肌、股直肌、髖內收肌過度活躍,而伸髖肌和棘旁肌減弱。伸髖肌無力可導致軀幹不穩,y關節後伸困難;伸膝肌無力及踝關節屈畸形可導致伸y肌過用綜合症,導致伸y肌無力;髖關節過屈時膝關節常發生繼發性屈曲畸形,加重步態障礙。髖關節屈曲及其繼發性畸形不僅影響步態,嚴重時還影響護理、大小便、甚至坐輪椅。因此治療可以用於不能步行的患者,以改善其生活和護理質量。
11、髖內收過分
髖關節內收過分表現為剪刀步態,最常見於腦癱和腦外傷患者。患者在擺動相髖關節內收,與對側下肢交叉,步寬或足支撐面縮小,致使平衡困難,同時影響擺動相地面廓清和肢體前向運動。此外還干擾生活活動,如穿衣、衛生、入廁和性生活。相關的肌肉包括:髖內收肌群,髖外展肌群、髂腰肌、恥骨肌、縫匠肌、內側N繩肌和臀大肌。內收肌痙攣或過度活動即內收和外展肌群不平衡是主要的原因。
12、髖屈曲不足
屈髖肌無力或伸髖肌痙攣/攣縮可造成y關節屈曲不足,使肢體在擺動相不能有效地抬高,引起廓清障礙。患者可通過y關節外旋,採用內收肌收縮來代償。對側鞋抬高可以適當代償。
13、單純肌無力步態
單純外周神經損傷可導致特殊肌無力步態,包括:
(1)臀大肌步態
臀大肌是主要的伸髖及脊柱穩定肌。在足觸地時控制重力中心向前。肌力下降時其作用改由韌帶支持及棘旁肌代償,導致在支撐相早期臀部突然後退,中期腰部前凸,以保持重力線在髖關節之後。N繩肌可以部分代償臀大肌,但是在外周神經損傷時,N繩肌與臀大肌的神經支配往往同時損害。
(2)臀中肌步態
患者在支撐相早期和中期骨盆向患側下移超過5度,髖關節向患側凸,患者肩和腰出現代償性側彎,以增加骨盆穩定度。患側下肢功能性相對過長,所以在擺動相膝關節和踝關節屈曲增加,以保證地面廓清。
(3)屈髖肌無力步態
屈髖肌是擺動相主要的加速肌,其肌力降低造成擺動相肢體行進缺乏動力,只有通過軀幹在支撐相末期向後,擺動相早期突然向前擺動來進行代償,患側步長明顯縮短。
(4)股四頭肌無力步態
股四頭肌是控制膝關節穩定的主要肌肉。在支撐相早期,股四頭肌無力使膝關節必須處於過伸位,用臀大肌保持股骨近端位置,用比目魚肌保持股骨遠端位置,從而保持膝關節穩定。膝關節過伸導致軀幹前屈,產生額外的膝關節後向力矩。長期處於此狀態將極大地增加膝關節韌帶和關節囊負荷,導致損傷和疼痛。
(5)踝背屈肌無力步態
在足觸地後,由於踝關節不能控制屈,所以支撐相早期縮短,迅速進入支撐相中期。嚴重時患者在擺動相出現足下垂,導致下肢功能性過長,往往以過分屈髖屈膝代償(上臺階步態),同時支撐相早期由全腳掌或前腳掌先接觸地面。
(6)腓腸肌/比目魚肌無力步態
表現為踝關節背屈控制障礙,支撐相末期延長和下肢推進力降低,導致非受累側骨盆前向運動延遲,步長縮短,同時患側膝關節屈曲力矩增加,導致膝關節屈曲和膝塌陷步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