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兒最多見,佔兒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發年齡為5~12歲。早期處理不當易發生缺血性攣縮,晚期可出現肘內翻等畸形。
病因及病理
根據暴力來源及方向可分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類。
1、伸直型
最多見,佔90%以上。跌倒時肘關節處於半屈曲位或伸直位,手掌著地,暴力沿前臂傳導至肱骨下端,將肱骨髁推向後方,而重力將肱骨幹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後上方,骨折遠端向後上移位,近端向前下移位,嚴重時可損傷正中神經和肱動脈。按骨折的側方移位情況,又可分為尺偏型和橈偏型。其中尺偏性骨折肘內翻發生率可高達74%。
2、屈曲型
較少見,約佔5%。肘關節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後下方向前上方撞擊尺骨鷹嘴,髁上骨折後遠端向前移位,骨折線由後下斜向前上方。
3、粉碎型
多見於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屬肱骨髁間骨折,按骨折線形狀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按移位情況又分尺偏型和橈偏型。
1、尺偏型
骨折暴力來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時肱骨髁被推向後內方。內側骨皮質受擠壓,產生一定塌陷。前外側骨膜破裂,內側骨膜完整。骨折遠端向尺側移位。因此復位後遠端容易向尺側再移位。即使達到解剖復位,因而內側皮質擠壓缺損而會向內偏斜。尺偏型骨折後肘內翻發生率最高。
2、橈偏型
與尺偏型相反。骨折斷端橈側骨皮質因壓擠而塌陷。外側骨膜保持連續。尺側骨膜斷裂,骨折遠端向橈側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復位也不會產生嚴重肘外翻,但解剖復位或矯正過度時,亦可形成肘內翻畸形。
臨床表現
臨床診斷比較容易,患者多系兒童。外傷後腫脹、疼痛、功能障礙並有畸形。在診斷肱骨髁上骨折同時要注意手部溫度、脈搏、運動及感覺,以明確有無血管,神經損傷。
診斷
明顯外傷史,患肢疼痛,活動受限。X 線片可確定診斷及骨折類上臂短縮、前臂正常上臂正常、前臂短縮型。肱骨髁上骨折需與肘關節脫位鑑別。
併發症及後遺症
1、血管神經損傷:肱骨髁上骨折嚴重併發症是血管傷。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較少見,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痙攣或受到機械性壓迫,造成肢體遠端血供障礙。臨床上應注意檢查患肢橈動脈搏動。一旦發生可造成肢體壞死。
2、缺血性肌攣縮:當肱動脈痙攣或受壓,肢體遠端血運嚴重障礙。肌肉因缺血而水腫。一般說缺血持續6~8小時以上,肌肉可發生壞死。變性壞死肌肉纖維化而攣縮,尤其多發生前臂掌側肌群,輕者僅手指不能伸直,嚴重者手指及腕關節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覺麻痺,爪狀手畸形等稱之缺血性肌攣縮,又稱伏克曼(Volkmann)氏攣縮。
缺血性肌攣縮最早症狀是劇痛,當早期被動伸直手指時更為明顯。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指發紺、發涼、麻木,一旦發現找出主要原因,有針對性採用手術探查或解除外固定進一步觀察。有些病例橈動脈搏動消失,但手指尚可活動,疼痛不嚴重,仍可手法復位或牽引復位,因骨折錯位復到矯正,解除對血管壓迫,橈動脈搏動即可恢復。
缺血性肌攣縮形成後,治療困難。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
3、肘內翻畸形治療: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後遺肘內翻,而橈偏型很少後遺肘內翻。在處理肱骨髁上骨折時,應特別注意防止肘內翻發生。一旦發生通過手術截骨矯正。
治療
1、青枝骨折或無移位或輕度移位骨折
骨折端無移位,若前傾角消失,不需復位;前傾角增大,在臂叢麻醉或全麻下,輕柔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叢或全麻下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復位的要點為:先縱向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再側方擠壓糾正側方移位,最後糾正前後移位。橈側側方移位不必完全糾正,尺側側方移位應矯枉過正,以避免發生肘內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復位後固定於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復位後固定於小於900屈曲位,以骨折穩定又不影響手部循環為度。若屈曲位影響循環,稍伸直後骨折又不穩定,可在電視Х線機透視下經皮克氏針交叉固定,外加石膏託適當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牽引治療,消腫後再石膏固定。
3、牽引治療
適用於骨折超過24~48h,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復位,或復位後骨折不穩定。
4、開放復位
適用於手法復位失敗者;開放性骨折;骨折合併血管損傷者;骨不連;骨折畸形連接或肘內、外翻畸形嚴重者,可行截骨術矯正。
5、骨折合併神經損傷
先復位固定骨折,觀察1~3個月,若無恢復則行神經探查鬆解或修復術。
6、缺血性攣縮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對出現5“P”徵者,首先復位骨折、解除壓迫因素。仍無改善者,即應早期探查、修復血管,必要時行筋膜間室切開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