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8 07:41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兒最多見,佔兒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發年齡為5~12歲。早期處理不當易發生缺血性攣縮,晚期可出現肘內翻等畸形。

  病因及病理

  根據暴力來源及方向可分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類。

  1、伸直型

  最多見,佔90%以上。跌倒時肘關節處於半屈曲位或伸直位,手掌著地,暴力沿前臂傳導至肱骨下端,將肱骨髁推向後方,而重力將肱骨幹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後上方,骨折遠端向後上移位,近端向前下移位,嚴重時可損傷正中神經和肱動脈。按骨折的側方移位情況,又可分為尺偏型和橈偏型。其中尺偏性骨折肘內翻發生率可高達74%。

  2、屈曲型

  較少見,約佔5%。肘關節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後下方向前上方撞擊尺骨鷹嘴,髁上骨折後遠端向前移位,骨折線由後下斜向前上方。

  3、粉碎型

  多見於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屬肱骨髁間骨折,按骨折線形狀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按移位情況又分尺偏型和橈偏型。

  1、尺偏型

  骨折暴力來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時肱骨髁被推向後內方。內側骨皮質受擠壓,產生一定塌陷。前外側骨膜破裂,內側骨膜完整。骨折遠端向尺側移位。因此復位後遠端容易向尺側再移位。即使達到解剖復位,因而內側皮質擠壓缺損而會向內偏斜。尺偏型骨折後肘內翻發生率最高。

  2、橈偏型

  與尺偏型相反。骨折斷端橈側骨皮質因壓擠而塌陷。外側骨膜保持連續。尺側骨膜斷裂,骨折遠端向橈側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復位也不會產生嚴重肘外翻,但解剖復位或矯正過度時,亦可形成肘內翻畸形。

  臨床表現

  臨床診斷比較容易,患者多系兒童。外傷後腫脹、疼痛、功能障礙並有畸形。在診斷肱骨髁上骨折同時要注意手部溫度、脈搏、運動及感覺,以明確有無血管,神經損傷。

  診斷

  明顯外傷史,患肢疼痛,活動受限。X 線片可確定診斷及骨折類上臂短縮、前臂正常上臂正常、前臂短縮型。肱骨髁上骨折需與肘關節脫位鑑別。

  併發症及後遺症

  1、血管神經損傷:肱骨髁上骨折嚴重併發症是血管傷。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較少見,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痙攣或受到機械性壓迫,造成肢體遠端血供障礙。臨床上應注意檢查患肢橈動脈搏動。一旦發生可造成肢體壞死。

  2、缺血性肌攣縮:當肱動脈痙攣或受壓,肢體遠端血運嚴重障礙。肌肉因缺血而水腫。一般說缺血持續6~8小時以上,肌肉可發生壞死。變性壞死肌肉纖維化而攣縮,尤其多發生前臂掌側肌群,輕者僅手指不能伸直,嚴重者手指及腕關節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覺麻痺,爪狀手畸形等稱之缺血性肌攣縮,又稱伏克曼(Volkmann)氏攣縮。

  缺血性肌攣縮最早症狀是劇痛,當早期被動伸直手指時更為明顯。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指發紺、發涼、麻木,一旦發現找出主要原因,有針對性採用手術探查或解除外固定進一步觀察。有些病例橈動脈搏動消失,但手指尚可活動,疼痛不嚴重,仍可手法復位或牽引復位,因骨折錯位復到矯正,解除對血管壓迫,橈動脈搏動即可恢復。

  缺血性肌攣縮形成後,治療困難。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

  3、肘內翻畸形治療: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後遺肘內翻,而橈偏型很少後遺肘內翻。在處理肱骨髁上骨折時,應特別注意防止肘內翻發生。一旦發生通過手術截骨矯正。

  治療

  1、青枝骨折或無移位或輕度移位骨折

  骨折端無移位,若前傾角消失,不需復位;前傾角增大,在臂叢麻醉或全麻下,輕柔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叢或全麻下手法復位,長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復位的要點為:先縱向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再側方擠壓糾正側方移位,最後糾正前後移位。橈側側方移位不必完全糾正,尺側側方移位應矯枉過正,以避免發生肘內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復位後固定於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復位後固定於小於900屈曲位,以骨折穩定又不影響手部循環為度。若屈曲位影響循環,稍伸直後骨折又不穩定,可在電視Х線機透視下經皮克氏針交叉固定,外加石膏託適當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牽引治療,消腫後再石膏固定。

  3、牽引治療

  適用於骨折超過24~48h,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復位,或復位後骨折不穩定。

  4、開放復位

  適用於手法復位失敗者;開放性骨折;骨折合併血管損傷者;骨不連;骨折畸形連接或肘內、外翻畸形嚴重者,可行截骨術矯正。

  5、骨折合併神經損傷

  先復位固定骨折,觀察1~3個月,若無恢復則行神經探查鬆解或修復術。

  6、缺血性攣縮

  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對出現5“P”徵者,首先復位骨折、解除壓迫因素。仍無改善者,即應早期探查、修復血管,必要時行筋膜間室切開減壓。

肱骨髁上骨折怎樣治療?相關文章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其實是一個危害很大的疾病。如果沒有認認真真治療。那麼比較容易有可怕的併發症的。日常飲食需要做到早餐午餐晚餐都要吃有利於身體康復的了。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人在治療疾病的期間需要進一步去多喝水。才可以減少便秘。那麼這個時候這個疾病的病人可以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粗糧哦。肱骨髁上骨折併發症預防護理方法是甚麼? 步驟/方法: 1、 肱骨髁上骨折併發症其實是可以預防的。為了減少併發症,那
發布於 2023-07-25 20:53
0評論
概述 肱骨骨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一種常見的骨折症狀,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暴力受傷或者間接性的暴力引起的,肱骨骨折大多發生在我們的肱骨外科頸、肱骨幹以及肱骨髁上等等部位,此外肱骨外髁、肱骨內上髁等部位在生活當中也是常見的,任何年齡段的人如果不重視的話,都很容易出現肱骨骨折這樣的情況,在這裡和大傢俱體的分享一下,肱骨內上髁骨折的發病原因與分類。 步驟/方法: 1、 在生活當中出現肱骨內上髁骨
發布於 2023-07-25 19:41
0評論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肱骨外上髁綜合徵或“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為肱橈肌總腱附著部。如果前臂在旋前位腕關節經常作背伸性活動,可將其附著部位的軟組織牽拉發生損傷,引起局部出血粘連,甚至關節滑膜嵌入肱橈關節間隙而致疼痛。本病發病可因急性扭傷或拉傷而引起,但多數患者發病緩慢,一般無明顯外傷史,多見於需反覆作前臂旋轉、用力伸腕的成年人,好發於右側。1、診斷1.1臨床表現1.1.1症狀:肱骨外上髁及肱橈關節附近疼
發布於 2022-12-05 10:36
0評論
 圖2 摔傷致肱骨髁部C2型骨折正側位(?a-b);初次手術以“Y”形鋼板內固定,術後12月拍片示斷端骨質吸收,骨不連,骨缺損(?c-d);自體髂骨重建髁部(術中情況見圖1),肱骨外側解剖鋼板、空心釘、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後5月,骨折癒合,髁部恢復解剖形態
發布於 2023-03-08 09:21
0評論
概述 骨折這個疾病,目前,在我國十分的常見,骨折這個疾病是外科的一種疾病,骨折這個疾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癒合,要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疾病的,要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治療疾病的,不要去不正規的醫院,因為那裡的治療不到位,措施也是不好的,衛生也是不到位的,要積極的治療疾病的,要定期去醫院複查一下疾病的, 步驟/方法: 1、 肱骨外髁骨折這個疾病的臨床表現,發病十分的急,還會出現水腫的
發布於 2024-06-19 03:38
0評論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也叫做網球肘。在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都會直接的給我們的肘部關節造成一定的傷害,那麼主要是在打網球的運動員身上,或者是在家庭主婦當中以及經常到從事鐘點工或者是手工業當中是比較常見的。這類人群會經常地從事肘部關節活動的勞務,女性要找男性多一些,所以當出現網球肘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應該糾正我們的肘關節的活動。 步驟/方法: 1、 出現了網球肘我們一定要儘快進行治療那麼如果是單純的肱骨
發布於 2023-02-02 05:22
0評論
尺骨鷹嘴骨折 尺骨近端後方位於皮下的突起為鷹嘴。與前方的尺骨冠狀突構成半月切跡。此切跡恰與肱骨滑車形成關節。尺肱關節只有屈伸活動,尺骨鷹嘴骨折,是波及到半月切跡的關節內骨折。因此解剖復位是防止關節不穩及預防骨性關節炎及其他合併症發生的有效措施。尺骨鷹嘴骨折較常見,多發生在成年人。佔全身骨折的1.17%。 髁突骨折 疾病概述:髁突骨折在下頜骨骨折中所佔比例較高,約為17.0%-36.3%。一側髁突
發布於 2024-06-26 09:47
0評論
概述 生活中大家對於肱骨外上髁炎這種疾病應該不會陌生,他也叫做網球肘,患有網球肘這種疾病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一般這種疾病是指患者的手肘外側肌腱發炎疼痛,疼痛的產生是由於負責手腕及手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複用力而引起的。生活中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對於網球肘的治療方法是比較關注的。下面一起來聽聽我的一些看法吧! 步驟/方法: 1、 日常生活中患了網球肘這種疾病首先患者
發布於 2023-02-02 05:54
0評論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比較多見,由於肘關節解剖的特點,術後功能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關節功能的恢復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醫生試圖通過暴力的手段幫助患兒早點恢復關節功能,往往是導致肘關節附近的軟組織撕裂、出血,最終導致骨化性肌炎的產生,加重了肘關節僵硬的程度。因此,對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應該慎重,對術後功能操練更是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
發布於 2023-01-28 17:12
0評論
我科採用肱骨近端內固定系統治療複雜肱骨近端骨折32例,取得比較滿意效果。臨床資料本組患者共32例,受傷至手術時間平均2.6天(1~12天)。手術方法手術均採用全身麻醉,患者取沙灘椅位,充分顯露肱骨近端,直視下骨折復位,接骨板置於肱骨大結節尖遠端5~8mm、結節間溝外側,螺釘固定。術後處理術後第1天進行手、腕主動功能鍛鍊,第2天適量肩關節被動擺動運動,第3天適量加大被動活動,術後1周開始主動活動,
發布於 2023-02-14 03: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