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或稱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徵,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一歲以內約佔半數,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小兒腹瀉的易感因素
1、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嬰幼兒水代謝旺盛,一歲以內每日攝人及排出的水分佔體內總液量的1/2(成人為1/7),對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發生體液紊亂;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肝、腎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發生消化道功能紊亂。
2、生長髮育快,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且嬰兒食物以液體為主,進入量較多,胃腸道負擔重。
3、機體防禦功能差
(1)嬰兒胃酸偏低,胃排空較快,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殺滅能力較弱;
(2)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腸道分泌型IgA均較低。
4、腸道菌群失調正常腸道菌群對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兒生後尚未建立正常腸道菌群時、改變飲食使腸道內環境改變時、或濫用廣譜抗生素時,均可使腸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調,而患腸道感染。
5、人工餵養母乳中含有大量體液因子、巨噬細胞和粒細胞、溶菌酶、溶酶體,有很強的抗腸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雖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熱過程中被破壞,而且人工餵養的食物和食具極易受汙染,故人工餵養兒腸道感染髮生率明顯高於母乳餵養兒。
二、小兒腹瀉的病因
1、飲食因素
(1)餵養不當可引起腹瀉,多為人工餵養兒,原因為:餵養不定時,飲食量不當,突然改變食物品種,或過早餵給大量澱粉或脂肪類食品;果汁,特別是那些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產生高滲性腹瀉;腸道刺激物(調料、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瀉。
(2)過敏性腹瀉,如對牛奶或大豆(豆漿)過敏而引起腹瀉。
(3)原發性或繼發性雙糖酶(主要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腸道對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瀉。
2、氣候因素: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或由於口渴飲奶過多等都可能誘發消化功能紊亂致腹瀉。
3、感染因素:腸道內感染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引起,以前兩者多見,尤其是病毒。寒冷季節的嬰幼兒腹瀉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腸炎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其次有星狀和杯狀病毒、腸道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腸道腺病毒)、諾沃克病毒、冠狀病毒等。
4、全身疾病:可影響胃腸道功能而導致腹瀉症狀,常見的是腸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如小兒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膚感染或急性傳染病時,可由於發熱、感染原釋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療、直腸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併發腹瀉。有時病原體(主要是病毒)可同時感染腸道。
5、濫用抗生素也可引起腹瀉,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轉運和乳糖酶水平之外,腸道外感染時長期、大量地使用廣譜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腸道正常菌群減少,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有學者稱之為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三、小兒腹瀉的臨床表現
1、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瀉常務具臨床特點和不同臨床過程。故在臨床診斷中常包括病程、輕重及估計可能的病原。
2、臨床分期連續病程在2周以內的腹瀉為急性腹瀉,病程2周~2月為遷延性腹瀉,慢性腹瀉的病程為2個月以上。
3、輕型急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常由飲食因素及腸道外感染引亂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症狀為主,食慾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帶水,呈黃色或黃綠色,有酸味,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症狀,多在數日內痊癒。
4、重型急性腹瀉的臨床表現多由腸道內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轉變而來,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症狀外,還有較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狀,如發熱、精神煩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1)胃腸道症狀食慾低下,常有嘔吐,嚴重者可吐咖啡色液體;腹瀉頻繁,大便每日10餘次至數10次,多為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數患兒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四、小兒腹瀉的診斷
1、根據發病季節、病史(包括餵養史和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和大便性狀可以作出臨床診斷。必須判定有無脫水(程度和性質)、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注意尋找病因,從臨床診斷和治療需要考慮,可先根據大便常規有無白細胞將腹瀉分為兩組。
2、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者為侵襲性細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襲性細菌、寄生蟲等腸道內、外感染或餵養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為水瀉,有時伴脫水症狀,應與“生理性腹瀉”和乳糖酶缺乏等消化功能障礙性疾病鑑別。
3、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者表明結腸和迴腸末端有侵襲性炎症病變,常由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僅憑臨床表現難以區別,必要時應進行大便細菌培養,細菌血清型和毒性檢測,尚需與細菌性痢疾和壞死性腸炎等疾病鑑別。
4、“生理性腹瀉”多見於6個月以內嬰兒,外觀虛胖,常有溼疹,生後不久即出現腹瀉,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它症狀,食慾好,不影響生長髮育。近年來發現此類腹瀉可能為乳糖不耐受的一種特殊類型,添加輔食後,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5、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各種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瀉,原發性膽酸吸收不良,過敏性腹瀉等,可根據各病特點進行糞便酸度、還原糖試驗等檢查方法加以鑑別。
6、細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學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狀重。便次多,量少,排膿血便伴裡急後重,大便鏡檢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大便細菌培養有志賀痢疾桿菌生長可確診。
7、壞死性腸炎中毒症狀較嚴重,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高熱,大便暗紅色糊狀,漸隙增寬,腸壁積氣等。
五、小兒腹瀉的治療
1、三項基本原則
(1)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併發症。
(2)不同時期的腹瀉病治療重點各有側重,急性腹瀉多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抗感染,遷延及慢性腹瀉則應注意腸道菌群失調問題及飲食療法問題。
(3)治療不當往往會得到事倍功半或適得其反的結果。
根據以上原則,當家長主訴孩子大便異常、考慮腹瀉病時,兒科醫生首先要明確病因、評估腹瀉程度,有無發熱、脫水等急性問題及其對孩子生長髮育的影響。
2、飲食療法
(1)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以縮短腹瀉後的康復時間,應根據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狀況、個體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時的飲食習慣進行合理調整。
(2)母乳餵養的嬰兒繼續哺乳,暫停輔食;人工餵養兒可喂以等量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它代乳晶,由米湯、粥、麵條等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有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後繼續餵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3)病毒性腸炎多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對疑似病例可暫停乳類餵養,改為豆制代乳品,或發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減輕腹瀉,縮短病程。
(4)腹瀉停止後逐漸恢復營養豐富的飲食,並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總之,引起小兒腹瀉的因素很多,腹瀉時進食和吸收減少,而腸粘膜損傷的恢復,發熱時代謝旺盛,侵襲性腸炎丟失蛋白等因素,都使得營養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飲食過嚴或禁食過久常造成營養不良,併發酸中毒,以致病情遷延不愈影響生長髮育。所以,小兒腹瀉飲食調理很重要,特別是對於病程超過2周的遷延性和慢性腹瀉患兒。
3、補液治療
(1)飲食調整少量多餐,多餵食湯水類很重要;飲食調整餵養好,可減少靜脈補液率。
(2)口服補液ORS可用於腹瀉時預防脫水及糾正輕、中度脫水。輕度脫水口服液量約50-80ml/kg,中度脫水約80-100ml/kg,於8-12小時內將累積損失量補足。脫水糾正後,可將ORS用等量水稀釋按病情需要隨意口服。因ORS為2/3張液,故新生兒和有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等患兒不宜採用口服補液。
(3)靜脈補液適用於中度以上脫水、吐瀉嚴重或腹脹的患兒。輸用溶液的成分、量和滴注持續時間必須根據不同的脫水程度和性質決定,同時要注意個體化,結合年齡、營養狀況、自身調節功能而靈活掌握。
4、遷延性慢性腹瀉的治療原則
(1)積極尋找引起病程遷延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避免頑固的腸道菌群失調。
(2)預防和治療脫水,糾正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3)營養治療此類病兒多有營養障礙,繼續餵養對促進疾病恢復,如腸粘膜損傷的修復、胰腺功能的恢復、微絨毛上皮細胞雙糖酶的產生等,是必要的治療措施,禁食對機體有害。
(4)遷延性、慢性腹瀉常伴有營養不良和其它併發症,病情較為複雜,必須採取綜合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