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9 04:46

  現在不少朋友的脖子摸上去很硬、很涼,而且一轉就會嘎巴嘎巴響,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孩子,身體是軟軟的,絕對不會出現脖子響的問題。等我們上了一點歲數,一活動身體,就會出現關節響的情況,包括肩關節、膝關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唉,上了歲數了,都是老胳膊老腿了。甚麼是老胳膊老腿呢?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氣血供應不上,導致我們身體在變硬,關節在缺血的狀態下幹磨。

  我們脊椎的骨頭和骨頭之間,都會有椎間盤,裡面80%都是水,越是年輕人,裡面的水份含量就越高。等人老了,水分丟失了,椎間盤就收縮了,所以,人老了,身體就抽抽了,就是這個道理。其實這裡指的水分,就是血液。

  椎間盤的主要作用就是緩衝。比如我們跳起來打球落下的時候,地會對人體產生一個反作用力,如果沒有這個椎間盤,就成了骨頭之間衝撞了,硬碰硬,那可是剛剛的。人怎麼會受的了呢?另外,我們身體彎曲的時候,椎間盤的作用也是保護我們骨頭之間在運動的時候不會受損。

  很多人一定騎過自行車。如果我們的車軸裡缺油了,會感覺怎麼樣?一定是騎著費勁是不是,一定會感覺裡面的滾珠轉動不靈活是不是,而這種響動,有點類似我們的脖子響,只不過,自行車軸轉動靠的是油,而我們骨頭之間的轉動靠的是血。當我們血氣雙虧的時候,我們的骨關節之間的椎間盤,沒有充足的氣血供應,會形成幹磨的情況,響動也就成自然了。

  可能有些朋友還是不能理解,為甚麼骨關節,特別是頸腰椎更容易發生病變呢?其實這裡有很多原因,主要有四點:

  1、是生理結構。我們注意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頸椎和腰椎,特別容易出問題,但是胸椎卻好得多。這是因為我們的胸椎周圍有肋骨牽拉保護著,形成了一種力的相互作用,以確保我們的胸椎能夠保持中正。但是,我們的頸椎和腰椎則不然,它們沒有肋骨牽拉固定著,它們靠的是多組韌帶和小肌肉群。如果這些組織發生問題,就會導致我們的頸腰椎出問題。

  2、是工作姿勢。當肌肉處於緊張之中,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乳酸堆積,感覺肌肉痠痛。正常情況下,如果胳膊腿痠了,我們活動一下,很快就能解除這種乳酸堆積。但是,用電腦就不一樣了,由於我們是長時間處於微弱的緊張狀態,這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一樣,等我們查覺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它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頸腰椎周圍的韌帶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就會慢慢形成鈣化,兩側的牽拉受力開始不均勻,久而久之,椎間盤就會突出,擠壓周圍的組織神經,我們的頸腰椎病就會形成了。

  3、是工作環境。如果再加上我們工作環境的寒和溼比較嚴重,比如,我們在地下室工作,比如我們在空調底下工作,都會造成環境中的寒和溼進入到體內,特別是對於那些氣血本來就不夠通暢的肌肉和韌帶,形成潛在的影響,加重了我們病變部位的病情。

  4、過食碳酸飲料。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說了很多次了。碳酸飲料會導致體內脫鈣,久而久之,我們骨頭變會得非常的疏鬆,那個時候,就不單純是骨頭響的問題了,而且還很容易導致骨折。這種情況,在西方的老年社會十分普遍。

  因此,頸腰椎部位愛發病的原因,有生理結構的,有我們工作習慣的,有我們工作環境的,還有飲食的原因,總之,這些都是現代生活方式病的體現。

  如何解決一轉就響

  其實脖子響還好,如果你的膝關節再響,可就麻煩大了。你將手放在膝蓋上,然後將腳離地,前後擺動小腿,如果當你感覺膝關節裡也有響動,那麼就可以肯定地說,你現在全身已經是嚴重的氣血雙虧了。如果你摸不出來這種感覺,那好,你試試小孩子的膝蓋,你再試試老年人的膝蓋,對比一下,你就會有正確的感覺了。

  為甚麼說膝蓋響問題嚴重了呢?因為在中醫裡,膝為筋之府,而肝是主筋的,肝又是藏血的。只有當肝血不足的時候,才會導致上述情況的發生。肝腎同源,肝血虧,必然也是腎虛。這種人,如果下樓梯、下山,當膝關節受力,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的時候,血一定供應不上,那樣就會感覺膝蓋兩側痛,尤其是外側痛。

  病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那我們該如何調理也就清楚了。

  1、多多活動。尤其是天天以電腦為伴的朋友,用一會兒電腦,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同時活動一下脖子,但千萬不要做360度的圓周運動,只作90度的向左轉,向90度的向右轉的動作,以確保我們脖子兩側的韌帶都能夠得到均衡的牽拉。

  2、遠離空調。尤其是不要讓空調正對著吹。因為夏天人的汗毛孔是張著的,空調一吹,寒溼很容易進入體內,會加重我們韌帶的鈣化。

  3、杜絕可樂。減少包括可樂在內的一切碳酸飲料的攝入,因為這種溫水煮青蛙的過程是漸進的,因此很難被人們重視。

  4、補充營養。這裡提到的營養,主要是指營養補充食品。現在這類保健品很多,但是良莠不齊。保健品,一定要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

  脖子一轉嘎巴響,絕對不是一個小問題,他已經表示你的身體狀況正處在衰老當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現在很多20、30歲經常使用電腦的人,看起來已經衰老的很快了,我不知道他們能否幹到35歲?這絕不危言聳聽!

頸椎為何“格格”響相關文章
第62界ACC年會上公佈的CHAMPIONPHOENIXIII結果顯示,在植入冠狀動脈支架的患者,抗凝血藥物坎格雷洛明顯優於氯吡格雷。坎格雷洛和氯吡格雷干擾血小板表面蛋白的P2Y12受體。目前在行PCI患者中有效減少缺血事件發生的藥物中有一定的臨床侷限性:起效慢,數天保持活性,只有片劑。對於需要行介入治療且抗血小板的患者來說,如果藥物仍有活性,行外科手術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直至藥物活性消失,延遲了
發布於 2022-09-24 16:12
0評論
奶粉格的密封性如果夠好,一般可以將奶粉保鮮一個月之久。 奶粉格是一種奶粉容器,是媽媽們出門必備的用品之一。為了保證出門時寶寶也能喝上衝泡的奶粉,不少媽媽都會將奶粉放入奶粉格里,隨身攜帶。但是,媽媽們也疑惑了,奶粉格能保鮮多久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部分有經驗的媽媽都認為,奶粉格里的奶粉放置一兩天是可以的,給寶寶食用也不會有太大問題。當然,前提是奶粉格的密封性夠強,能保護好奶粉避光、不受潮、不結塊。
發布於 2023-11-03 06:36
0評論
任亮(化名)是一個初二的男孩子。因“不合群、被同學孤立、整日鬱鬱寡歡、不上學”而求醫。在多數情況下此種現象會被作為“抑鬱或焦慮”予以對症處理。但當細細回顧其整個成長經歷的時候,會發現任亮有很多“不凡”之處:自幼在數學方面聰明過人,3歲時可熟練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小學時因數學成績優異被譽為“神童”,平時沒有甚麼朋友,有時較固執,自幼只吃喜歡的幾樣食物,體育活動常不能遵守“遊戲規則”,家人和老師認為
發布於 2022-10-05 19:30
0評論
奶粉格是一種奶粉容器,方便各位媽媽外出的時候攜帶奶粉。 有很多媽媽認為自己是純母乳餵養,不需要購買奶粉格。其實,這樣想可就錯了。目前我國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個月到一歲之間斷母乳,但是斷母乳不等於斷乳,絕大部分的嬰兒都需要飲用配方奶粉的。而你又少不了要帶寶寶外出逛街、探親、去公園甚至是去旅遊。這時候,一個方便、設計合理而又幹淨衛生的奶粉格就是你的夢寐以求的奶粉容器了。當然,也有些人就說,用個保鮮袋裝
發布於 2023-11-03 06:30
0評論
心電圖記錄專用紙上都繪有橫豎交織的線,它們之間形成許多十分標準的小格。 每一小格的兩條豎線相距1毫米,代表時間為0.04秒;每一小格的兩條橫線也相距1毫米,其代表電壓為0.1毫伏。 描記心電圖的走紙速度必須是每秒25毫米,電壓的定標必須是10小格。如果走紙速度為每秒50毫米, 則此時每一小格代表0.02秒;電壓的定標如減半為5小格,則此時每一小格代表0.2毫伏,但這是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
發布於 2023-03-27 02:54
0評論
有很多媽媽覺得:我一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幹嘛要買奶粉格啊!這樣想你就錯了。我國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個月到一歲之間斷母乳。但是斷母乳不等於斷乳,絕大部分的嬰兒都需要飲用配方奶粉的。而你又少不了要帶寶寶外出逛街、探親、去公園甚至是去旅遊。這個時候,一個方便、設計合理而又幹淨衛生的奶粉格就是你的夢寐以求的奶粉容器了。媽媽們帶寶寶出門,最緊要的就是解決寶寶的奶粉問題。有了奶粉格,媽媽們再也不用犯愁出門時要帶
發布於 2023-11-03 06:56
0評論
艾森門格綜合徵(Eisenmengersyndrome,ES)通常是指各種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臟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使肺動脈壓力達到或超過體循環壓力,導致血液通過心內或心外異常通路產生雙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種病理生理綜合徵。1987年,奧地利醫生Eisenmenger首次從臨床和病理上描述了一例32歲男性患者,臨床症狀包括青紫、運動耐量明顯下降和心力衰竭,最後死於反覆咯血。屍體解剖證實該患者存在大型
發布於 2023-01-20 16:16
0評論
卵巢纖維瘤屬於性索間質細胞腫瘤,是最常見的卵巢實性瘤,佔全部卵巢良性腫瘤的1%-4%。最常見的症狀是腹部不適和疼痛,但是多數患者未出現特殊症狀。這些實體瘤通過術前超聲檢查常常很難診斷,常誤診為子宮肌瘤。因為伴有腹水和CA-125水平的升高,也常常被誤診為卵巢惡性腫瘤。卵巢纖維瘤引起的麥格綜合徵佔良性腫瘤的絕大多數,麥格綜合徵是一個十分罕見但是眾所周知的綜合徵。定義為良性卵巢實體腫瘤伴胸水和(或)
發布於 2022-12-12 11:47
0評論
概述 舍格倫綜合徵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表現黏膜或者結膜的乾燥,還有可能伴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門診的時候,見過這樣的病人,現在我把有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步驟/方法: 1、 這個疾病的診斷的話,有一些特殊的檢查的,譬如施墨試驗,這個可以檢測淚腺的分泌功能的,玫瑰紅染色的話,可以檢查角膜病變。 2、 舍格倫綜合徵的治療的話主要是對症治療的,眼睛乾的話,可以用
發布於 2023-09-13 12:38
0評論
格林巴利綜合症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一般認為與在發病前有非特異性感染史與疫苗接種史,而引起的遲發性過敏反應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發病之間有一段潛伏期。免疫反應作用於周圍神經的雪旺細胞和髓鞘,產生侷限性節段性脫髓鞘變,伴有血管周圍及神經內膜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浸潤。 多數患者發病前有鉅細胞病毒、EB病毒或支原體等感染,但少數病例的病因不明。本病性質尚不清楚,可能與免疫損傷
發布於 2024-06-29 14:1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