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18 17:39

  患者提问:疾病:原发性肾炎
  病情描述:15年12月体检及医院复检发现尿蛋白2+和潜血3+红细胞多,偶尔早上起床有脸部水肿后很快消肿,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无乙肝,红斑狼疮等,无任何病史,家族无肾炎,诊断是原发慢性肾炎,病理建议做肾穿刺,不做肾穿刺的话,还有什么其他方法确诊吗,中药在这方面治疗会不会好
  希望提供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必须做肾穿刺确诊,有没有其他方法确诊和治疗建议
  所就诊医院科室: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肾内科
  治疗情况:医院科室:未填写
  未填写
  治疗过程:无
  用药情况:服用说明:诊断中,还没用药
  医院中医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条件关注自己的健康,许多单位或者个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这使得许多没有明显症状的慢性疾病能够及早发现,其中包括慢性肾病,一个是血生化中有血肌酐水平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肾功能状态,能够较早的发现肾功能不全患者(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没有任何肾病病史和症状),另一个是尿常规检测中蛋白尿和潜血项目可以提示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
  发现慢性肾脏病后是否需要做肾穿病理活检这是病人或家属常常纠结的事情,可能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也不一样,这也使得病人常常无所是从。慢性肾病小球疾病的轻重差别较大,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患者可能长期肾功能保持正常,而有些患者若不及时治疗会进展到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而目前对于严重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还是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得医生和病人在决定应用时都有所顾虑,所以判断患者病情轻重以决定患者是否值得使用这些有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及使用的剂量和疗程等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临床诊断和评估,主要是根据患者尿蛋白的多少、是否有血尿、肾功能状态如何、是否存在肾性高血压、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继发于其他系统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来进行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这也能够提供很多信息,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但如果不结合病理诊断有时就会判断不够准确;第二个层面就是肾穿病理诊断,相对而言病理诊断较临床诊断的层次要高一些,对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要高一些,但是病理诊断也必须结合临床诊断才更为准确,在少数情况下病理诊断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甚至是错误的(毕竟肾穿取材仅仅是肾穿针抽取的极少量的肾组织、可能不能代表全部的病变情况,比如我临床上遇到的一个病人十多年前肾穿病理报告“硬化性肾病”,当时的病理提示病情很重预后不良,但患者现在尿常规基本正常、肾功能也仍然正常),另外,肾穿虽然总体来说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检查操作,但毕竟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如果出现操作意外会对患者造成损害,所以医生在目前这种医患环境下常常也不会非常积极的做肾穿检查,除非在讲明肾穿活检的必要性后患者及其家属非常积极配合,愿意与医生一道共同面对肾穿可能出现的风险时才做。
  既然这个问题这样纠结,作为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厘清头绪呢?
  首先,是否需要做肾穿决定权主要在患者方,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如果患者不同意肾穿医生绝对不会为患者做肾穿,虽然肾穿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检查。如果患者希望通过肾穿明确病理诊断,以便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准确,只要患者没有肾穿的禁忌情况(如单肾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都可以做肾穿。如果患者对肾穿有所顾忌,我认为在患者尿蛋白量不是很多(比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血压不高、肾功能正常、临床检查没有提示为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者可以暂时不做肾穿,但如果有大量尿蛋白量、肾功能异常或者急性进展、伴有肾性高血压、怀疑免疫性疾病所致者强烈建议做肾穿病理诊断,因为这些情况常常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必须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慢性肾脏疾病是否一定需要进行肾脏抽吸?相关文章
  引起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凡是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均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肾小球肾炎,为一组能引起肾脏滤过单位炎症和损伤的疾病。 2、糖尿病,当您的血糖过高时,就患了糖尿病,它会损害您身体内的许多器官,包括肾脏和心脏,还有血管、神经和眼睛。 3、高血压,当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增加时,就患了高血压。如果不加控制或控制不良,高血压就会引起心脏病、中
发布于 2024-03-23 10:24
0评论
肾脏疾病的症状1、急性肾炎综合征:以突起的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表现,其中血尿为必备。严重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可以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水钠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4―8周以上,病情不断恶化,则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2、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及高脂血症等。大量蛋白尿和
发布于 2023-01-05 23:16
0评论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1、肾脏疾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顶多就是尿中有加号,而且早期不会有什么临床症状,也就是没有问题的表现;2、肾脏疾病如果一旦发现,人就活不好了,就要必须天天静心休息来养病,特别是最不幸的一发现就是肾衰竭甚至尿毒症,人就不能继续存活了。这两个误区从表面上看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对于肾脏疾病不够了解、没有科学普及从而错误认识的结果。希望大家可以通
发布于 2023-03-13 00:51
0评论
除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肾小动脉和慢性间质炎症加重肾损害外,许多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显示,尿酸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微血管病变,引起慢性肾脏疾病。日本两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尿酸与肾脏病变发生发展相关。血尿酸>476μmol/L(8.5mg/dl)者肾衰竭风险较血尿酸在298~381μmol/L(5.0~6.4mg/dl)者增加8倍。血尿酸男性≥420μmol/L(7.0mg/dl)、女性≥35
发布于 2022-11-26 16:21
0评论
慢性肾脏病定义非常明确,属于慢性病范畴,只要临床上出现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结构破坏变化肯定可以诊断。已经诊断慢性肾脏病患者,您需要定期复诊复查,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不仅仅是消除蛋白尿、血尿、维持血肌酐在一定范围(或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些工作),力求减少或消除,更重要是防治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减少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我们必须理解肾脏病属于慢性的概念,只有临床缓解、临床治愈,目前国内国际均没有
发布于 2022-11-26 15:46
0评论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元凶,世界上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脏病患者。其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慢性肾脏病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脏损害等。在我国主要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较为常见,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
发布于 2022-11-26 17:06
0评论
概述 现在肾脏手术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因为肾脏血液比较多,有时候还会经常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教教大家应该怎么做? 步骤/方法: 1、 腹膜后纤维化游离输尿管应包括梗阻处及上下部分正常输尿管,游离输尿管时,尽量勿损伤输尿管血管,以免引起输尿管坏死。 2、 如粘连严重,输尿管在松解后可移至腹腔内,于输尿管后方缝合腹膜,但要注意输尿管进出腹腔处的腹膜不宜缝合过紧
发布于 2024-06-06 10:33
0评论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0%以上,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中相当多的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常常有女性病友来询问妊娠的问题。有些朋友担心肾功能损伤而放弃了生育,我们听到的更多是“奋不顾身”的英雄母亲,在肾脏疾病没控制好的情况下执意怀孕,经常遇到肾病患者怀胎未满十月而提前终止妊娠的个案,早产儿不得不进入儿科监护室度过初来人世的第一段时光,母亲也冒着透析的风险......究竟肾病患者能否妊
发布于 2023-01-28 15:32
0评论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治未病”针对的是广大健康或自诩为“健康”的人群,而慢性肾脏病由于具有起病隐匿、发病率高、病程漫长的特殊性,如果没有权威医疗机构的参与宣教和公众的积极响应,“上医治未病”将会变成纸上谈兵。一、慢性肾脏病的医学知识普及化迫在眉睫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
发布于 2023-01-25 23:17
0评论
目前国际上对于肾脏疾病的统一名称叫做慢性肾脏病,是指有肾脏损害或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且时间大于3个月,作为比较笼统的对于肾脏病的概括,我国肾脏病学界王海燕教授牵头进行的中国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达到接近11%。目前国际标准,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1期-5期分别是:90以上、60-89、30-59、15-29、小于15。“肾小球滤过率”简单来说就是肾脏滤过毒素的能力,随着肾脏清
发布于 2023-03-12 23: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