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扰素用于抗乙肝病毒治疗已有近20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较高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获得疗效后不易发生病毒变异,复发率低,从而使α干扰素成为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但是,由于它是一种生物制剂,对人体各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到其临床应用。因此,详细了解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正确地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指南对此有一些介绍,而本文则提供了更详细的解释。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流感样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虚弱,个别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反应强烈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剂量大小有关,多发生在注射1~3次的开始阶段,个别患者在第三次注射后仍有此类反应,其中第一次注射反应最强烈,多发生在注射后3~6小时。可以通过在睡前注射α干扰素或在注射干扰素的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减轻流感样症状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也可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治疗,如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时给予退烧和镇痛药物,如症状较轻时给予更多的水和休息。一般来说,随着治疗过程的进展,这种症状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大多数病人可以度过这个时期并完成整个疗程,个别反应强烈、不能耐受的,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
2、血液学影响。也是不良反应的高发区,主要表现在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血红蛋白水平影响不大,其发生机制多为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见于用药2周至2个月内,3个月后趋于稳定因此,在使用干扰素的初期,应每2至4周检测一次血象,必要时每周一次,甚至2至3天一次。是否预防性地应用升白细胞的药物是有争议的。如果血象低于正常,但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可以加强使用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象,干扰素的剂量和用法保持不变。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应减少干扰素α的剂量;1~2周后复查,如果出现恢复,则逐渐增加到原来的量。虽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比较常见,但很少发生感染或出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在干扰素治疗停止后很快恢复正常,造成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