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疾病,是由于衰老及肥胖、损伤等其它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生化代谢的异常及蛋白多糖的丢失,从而导致关节软骨局部软化、磨损及结构性破坏,可伴有继发性的骨质增生,最终导致关节疼痛甚至功能丧失。临床可产生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疼痛多在活动时发生,故中老年人在上下楼、负重行走以及长途步行时会产生疼痛感,休息后可逐渐缓解。在引起骨关节炎的病因中,年龄是最危险的因素。40岁以前骨关节炎很少,在50岁以后,该病的发病率呈指数上升,国内60岁以上人群中放射学诊断的骨关节患病率为42%。其次是体重,65岁以上60%的超重者发生膝关节骨关节炎。因此,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影响老年人活动的最常见病因。
治疗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医生要做好病人教育和咨询工作,医生应让患者确信,多数骨关节炎患者,能进行正常的生活,通过采取一系列简单、有效的措施,如休息和锻炼,止痛药物,体疗和减轻体重能够减轻症状,改善功能。应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运动形式,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可加重关节退变的活动。
其次需要病人较好的配合,特别在减体重及功能康复方面,只有患者充分的配合,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医生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的优缺点,并向病人讲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止痛药应用应有分寸,过度应用可造成膝关节过度活动,加重关节退变,同时也有引起消化道溃疡的危险。关节内注射激素可能引起感染,过度用关节,造成软骨营养失衡和激素微小晶体对软骨有磨损作用,1年内注射次数不能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