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6 11:45

  对这些病损的处理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一般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病损早期,手术治疗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而又适合或需要手术治疗的损伤,而康复治疗无论在周围神经病损的早期与恢复期还是在手术治疗前后均应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疼痛,预防与解除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对受累肢体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或完全不能恢复,应视具体情况分别给其设计、配制辅助器具,进行代偿功能训练。

  一、预防与治疗合并症。

  1.浮肿:可用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压迫,患肢按摩与被动运动,热敷、温水浴、蜡浴、红外线、电光浴以及超短波、短波或微波等方法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或积液的吸收。

  2.挛缩:预防极为重要。除采用预防浮肿的方法外,还应将受累肢体及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上,可使用三角巾、夹板、石膏托或其他支具作固定或支托,并应注意避免对感觉丧失部位的压迫,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3.继发性外伤:一旦发生创伤,由于创口常有营养障碍,治疗较难。对丧失感觉的部位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并进行保护。对创口可采用超短波、微波、紫外线、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创口愈合。

  二、促进神经再生。对保守治疗与神经修补术后病人早期应用理疗有利于受损神经的再生过程,同时,可应用促神经再生药物。

  三、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可采用电针、电刺激疗法以及按摩、被动运动、传递神经冲动等方法,以防止、延缓、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保持肌肉质量。

  四、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一旦受累肌的肌电图检查出现较多的动作电位时,就应开始增强肌力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五、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六、解除心理障碍。周围神经病损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可采用医学宣教、心理咨询、集体治疗、病人示范、作业治疗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七、对保守治疗无效而又适合或需要手术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病损的治疗相关文章
周围神经炎症与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①运动障碍: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 ②感觉障碍:局部麻木、灼痛、刺痛、感觉过敏、实体感缺失等; ③反射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④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光润、发红或发绀、无汗、少汗或多汗,指(趾)甲粗糙脆裂等。 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出现浮肿、挛缩等合并症,应注意预防。
发布于 2024-12-26 11:39
0评论
一、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 二、多吃燕麦经常食用燕麦町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切碎的燕麦草在温水中冲泡2分钟并过滤后就是一种补品,一天喝1-4克,若要减轻皮肤瘙痒,用细棉布包燕麦片挂在喷头下,用冲过燕麦片的水洗澡。 三、药草茶一杯沸水冲人2茶匙贯叶连翘,并浸泡10分钟可用于止痛,一天应喝3次,近期试验提示
发布于 2024-12-26 11:59
0评论
1、黄芪僵蚕芹菜肉饺 【原料】黄芪15克,僵蚕6克,血竭3克,瘦猪肉500克,芹菜500克,面粉500~1000克。 【制法】将上药焙干研粉;芹菜洗净,在沸水中焯透,捞出切成碎末,用纱布袋装好,挤出菜汁待用;瘦猪肉打成肉糜,肉糜中加入中药粉,芹菜、盐、酒、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加鸡蛋清2个作馅;面粉用芹菜汁合好揉匀,揉至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擀成圆薄皮,加馅将皮逐个包成饺子,煮熟后食用。 【用法】可随
发布于 2024-12-26 12:06
0评论
易并发浮肿、挛缩及继发性外伤。 1、运动: 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故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手掌平面形成90°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他指尖。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 正中神经损伤对手部感觉的影响最大。伤后,在掌侧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在背侧示指、中指远节丧失感觉。由于丧失感觉,手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拿东西易掉,无实物感,容
发布于 2024-12-26 11:52
0评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达32%以上,并随糖尿病病程的绵延不愈而明显增多。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是对称性末梢神经病,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多以感觉神经受累为主,可表现为严重的对称性感觉麻木、如戴手套和袜套,肢体疼痛、严重的皮肤破溃、感染、创口长久不愈合,形成糖尿病足,最终可能导致截肢。科学家发
发布于 2023-03-25 03:51
0评论
周围神经病的诊断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有周围神经受损,一般通过病史询问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可判断出病变部位,必要时电生理检查可予以证实。第二确定周围神经受累的类型。根据起病和病情进展的快慢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周围神经病。根据神经受累的范围分为单神经病、多神经病和多发性单神经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脱髓鞘性和轴索性神经病。上述分类对于周围神经病的病因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可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在纷繁多样的辅助
发布于 2022-10-07 19:28
0评论
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是先天或遗传性神经病,更多见的是后天获得性周围神经病。有少数患者,如遗传性压迫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其发病既有遗传因素作为病变基础,又有后天压迫因素作为诱因。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包括感染性、免疫介导性、中毒性、代谢性等原因,可参考相应周围神经病的分类章节。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周围神经病起病形式不同,外伤性或缺血性神经病起病快,症状一开始就达到高峰;炎性或某些代谢性疾病呈现亚急
发布于 2022-10-07 19:23
0评论
张某,男,51岁,“反复口干多饮五月,下肢麻木疼痛一月”入院。患者五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消瘦,之后饮用大量甜味饮料。二月前因其口干多饮日益加重,遂前往外院就诊,测得空腹血糖14mmol/L,诊为“2型糖尿病”,并给予格列美脲2mgbid口服。服药期间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近一月来,患者自觉下肢麻木,继而出现足底针刺感,腓肠肌酸胀伴触痛,入夜尤甚,影响睡眠。患者入院随机指血糖7.
发布于 2023-02-23 12:21
0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57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了治疗,并随访3~7个月。结果:术后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71.9%(41例),缓解21.1%(12例),无变化7.0%(4例)。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42.1%(24例),缓解52.6%(30例)
发布于 2022-10-10 10:38
0评论
一、周围神经损伤早期治疗1、超短波疗法超短波可扩张血管,改善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消炎、消水肿的目的nI。实验研究表明,钳夹家兔左侧坐骨神经后,超短波治疗,电极对置于伤口处,微热量,7O一8omA,12min/次,1次/d,2O次l疗程,共2疗程术后6、8、10周治疗组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减少,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术后l2周.治疗组恢复正常。神经传导
发布于 2023-03-09 14:5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