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6 15:43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全身中胚层组织广泛失调的疾病,包括眼睛、心血管和骨骼系统的异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部异常表现为晶状体脱位至上位或上鼻位。眼部表现:30%以上的患者有先天性白内障,80%的患者有晶状体脱位,多为部分鼻上或完全脱位于前房或玻璃体内。在少数患者中,晶状体是球形的。前房角发育异常,可能与青光眼合并。虹膜扩张肌发育不良,瞳孔不移位散大。还可能有近视、先天性大角膜、小角膜和虹膜。全身表现:蜘蛛指(趾)、拉长的骨骼、海绵体或桶状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发育不良。
Marchesani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方式。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四肢短小,球型晶状体小,向鼻部偏移或完全偏移。眼部表现:部分病人有白内障,小球镜,鼻下脱位或全脱位,可并发青光眼,少数病人有小角膜。全身表现:身材矮小,四肢和手指(趾)粗短,多肥胖,颈部也短粗。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疾病,由半胱氨酸合成酶缺陷引起,导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增加,在尿中排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眼部表现包括异位晶状体大多到鼻子下部。眼部表现:部分患者有先天性白内障,但晶状体脱位更常见,通常在鼻下或下端,容易脱位到前房和玻璃体腔,可合并视网膜脱离和变性,无虹膜等异常情况。全身表现:智力低下,50%的患者有癫痫,四肢骨骼伸长,骨质疏松,蜘蛛脚趾(指),全身血管扩张和潮红,血小板粘度高,易发生血栓,高血压,心脏杂音,心脏肥大等也很常见。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由于外力引起的悬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而导致晶状体位置异常。在临床上,晶状体脱位在闭眼外伤中比开眼外伤中相对更常见。在半脱位中,晶状体轴线偏离视轴,部分晶状体的赤道部分在瞳孔区可见,部分虹膜震颤,可能出现复视。在完全脱位的情况下,晶状体可能向前脱位到前房,有时会卡在瞳孔区,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内皮损伤。晶状体也可能向后脱位进入玻璃体腔,前房变得更深,虹膜颤动,高度远视或近视消失。如果巩膜或角巩膜破裂,晶状体也可能在球结膜下移位,甚至移出眼外。
晶状体脱位的治疗:
1.对于没有其他眼部损伤和并发症的晶状体脱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用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晶体或无晶体区的屈光不正,以恢复正常视力。
2.手术的适应症。
(1)晶状体脱位严重影响视力,尤其是白内障
(2)晶状体脱位进入前房
(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4)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
(5)瞳孔阻塞性青光眼。保守治疗不能降低眼压
(6) 晶状体混浊 (7) 脱位的晶状体是成熟或过度成熟的白内障
(8) 晶状体脱位引起单眼复视
(9) 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
3.手术方法:眼内张力环、晶体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超声粉碎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儿童常见的晶状体脱位和白内障相关文章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由悬韧带悬挂于瞳孔区正后方,其轴与视轴几乎一致。由于先天性、外伤性或其他病变使悬韧带发育异常或断裂,可使晶状体位置异常,偏离视轴区,产生一系列视觉症状。一、症状篇高度近视由于悬韧带异常或断裂,脱离视轴中心的晶状体失去了悬韧带的牵拉,形状变得浑圆,屈光力增大,因此,患者可出现高度近视的症状。高度远视若晶状体脱位范围较大,远离视轴中心,使得视轴区晶状体的屈光力缺失,如同眼内缺
发布于 2023-02-05 22:32
0评论
一、概述:1、关于马凡综合征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是由法国儿科医生Antoine―BernardMarfan在1896年提出并命名,其致病基因位于人类第15号染色体上,发病率为1/5000~1/10000。主要表现为全身中胚叶组织广泛紊乱,以眼、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异常为特征。除眼部特征性表现外,骨骼系统的表现主要包括身材瘦长、脊柱侧凸、细长指(趾)、胸壁畸形(漏斗胸或鸡胸)
发布于 2023-02-05 22:17
0评论
一、病例患儿,女,1990年出生,主诉近几年视力逐渐下降,矫正不佳。父母三年前发现患儿视力差,当地医院就医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验光配镜校正。两年前重新验光配镜,近视加重,散光增加,而且矫正视力下降。一年前,当地医院再次检查,发现双眼晶状体半脱位,诊断为“双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双屈光不正”。半年前来我院就诊,视力:右0.1,左0.3。显然验光:右:-28.00DS+4.00DCA×110,矫正
发布于 2022-11-22 13:41
0评论
儿童晶体较成人软,因此儿童白内障手术会给眼科临床医师操作简易的印象,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儿童白内障手术看似容易,实则需要眼科临床医师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采取精细的手术设计和操作。据ASCRS统计,眼科医师人均行儿童白内障手术每年仅7例,因此眼科医师在该方面普遍临床经验和临床研究不足,远低于每年近千台成人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数量和经验。并且,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心理和社会状
发布于 2022-09-27 00:53
0评论
儿童白内障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后天的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1年内逐渐形成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发病机制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原因不明三大类。遗传因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隐性遗传(XR)。其中以AD型最多见。国外研究发现,约有27%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有家族史,2%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有家族史,因此,家族中如果有
发布于 2022-09-26 15:53
0评论
对超声乳化手术而言,晶状体核硬度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晶状体核越硬,需要破碎的超声能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愈大。一般来说,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初发白内障的年龄的与核硬度关系更大,有相同颜色的白内障,80岁患者的白内障核硬度显然比60岁者要硬得多。晶状体核硬度则主要是根据裂隙灯检查结果,对其核颜色进行判断而进行分级。(1)、Ⅰ级(软核):裂隙灯下为透明或淡灰白色,一般
发布于 2022-11-22 10:36
0评论
晶体脱位,就是医生常提起的“晶状体脱位”,脱位以后,最直接的症状就是视力模糊,想想照相机的镜头如果歪斜了,拍出来的像会是怎么样的,就很容易理解了。临床上常见的晶体脱位的原因主要有:1、先天性晶体脱位:一般多见于儿童,比较细心的家长在孩子2岁左右就能发现,尽管这时候因为孩子太小,眼球发育远远没完全,一般不太主张手术,但是,仍需要抱来看医生,有可能需要采取配镜的措施,先尽量矫正一下明显的散光、弱视等
发布于 2022-11-22 22:11
0评论
一、该病的概念老年性白内障,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导致的晶状体的混浊和透明性的下降,又被叫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部分患者在中年出现白内障而非老年,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晶状体的改变更贴切。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1982年WHO提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为:视力<0、7、晶状体混浊,而
发布于 2023-02-05 22:12
0评论
增高,统计显示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超过90%。时至今日,尚无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办法。 白内障手术通过在眼球表面制作的切口清除混浊的晶体物质,随后向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代替被摘除的自身晶体以恢复完整的眼球视觉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化。手术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减小
发布于 2023-01-30 00:44
0评论
对超声乳化手术而言,晶状体核硬度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晶状体核越硬,需要破碎的超声能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愈大。一般来说,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初发白内障的年龄的与核硬度关系更大,有相同颜色的白内障,80岁患者的白内障核硬度显然比60岁者要硬得多。晶状体核硬度则主要是根据裂隙灯检查结果,对其核颜色进行判断而进行分级:1、Ⅰ级(软核)裂隙灯下为透明或淡灰白色,一般为皮质
发布于 2022-12-15 15:1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