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2 07:10

  预防乳腺癌,从乳房自检和乳腺癌筛查开始。乳房自检以及乳腺癌的筛查,很可能会帮助女性朋友尽早发现病患,降低生命被吞噬的可能。

  乳房自检

  1、具体方法

  观察乳腺的外观,比如乳头有没有异常分泌物,乳房的大小、性状有没有异常改变,乳房的皮肤有没有异常改变(如橘皮样改变)。

  触摸手法如图所示,主要是感觉乳房的质地,有没有硬块出现。平躺在床上,抬起待检侧的胳膊,用另一侧的食指、无名指和中指,在乳房区域小幅度地上下、上下地触摸,看有没有肿块存在。

  2、站着摸不如躺着摸?

  对于没有太多「实战经验」的童鞋们,我的建议是:绝对还是「站着不如躺着」。

  原因是这样的:由于重力作用,当我们站立的时候,乳腺组织相对集聚在下半部分,重叠的腺体显得特别厚实,小肿块容易隐匿其中;而平躺时,乳腺组织相对平摊,厚薄不受地心引力影响。这样手检更容易检查出有意义的肿块。

  3、我怎么知道摸到的是什么?

  光会摸,不知道摸的是什么怎么办?别着急,我教给你们简单易行的方法。

  「嘴唇」

  正常的乳腺组织柔软疏松,手感就像你的嘴唇。

  「鼻头」

  小叶增生组织摸上去就像鼻头的感觉,有点韧但很有弹性――整容隆鼻的美女除外。

  「额头」

  最可怕的乳腺癌的肿块,摸起来就像你的额头,摸上去硬硬的,而且不易推动。

  如果还是不太确定,那就尽快找经验丰富的乳腺专业医生检查下。

  4、不要忘了检查乳头乳晕区域!

  记得在最后挤压一下乳头,观察是否有溢液,记得看清楚是哪个孔出现情况。如果第二天要来看门诊,记得不要过度挤压,水都挤光了,医生就没法判断溢液的性质跟程度了。

  乳腺癌的筛查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的自我检查,并不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好办法。很多情况下,自检发现的异常与乳腺癌无关,它并不能取代其他筛查方法。关于自检,你所要做的是发现异常尽早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中国每年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 9.6%,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但乳腺癌的病死率却逐年下降,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癌症。

  乳腺癌如何筛查呢?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

  1、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

  2、「高风险」(具体见下)女性,不管年龄高低,需要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3、20 岁到 39 岁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

  4、20 岁以上的女性都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检查乳腺。

  「高风险」包括:

  (1)经过专业的风险计算,得到终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于 20%;

  (2)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比如安吉丽娜 ? 朱莉);

  (3)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

  (4)10 - 30岁时曾做过胸部放射治疗等等。

  (5)是否高风险,需要咨询乳腺专科医生。

  终结关于乳房健康的谣言!

  1、文胸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错!「文胸致癌论」认为:有钢托的文胸会阻止淋巴液流向腋下的区域,而胸部细菌和其它废物通常在那里得到清除,于是乳腺癌就发生了。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1991 年关于佩戴文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研究,它的结论的确是不戴文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较少,但是这个数量结果经过统计学检验后,并不足以支持「乳腺癌患病和佩戴文胸有关」的假设。现在,经过现代循证医学的验证,二者其实完全没关系。

  2、小叶增生 = 乳腺癌

  错!门诊有很多病人因为恐惧小叶增生变成乳腺癌而求诊,同时认为增生越重也越有可能得癌。从此生活在这种误区的心理阴影下,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事实上,小叶增生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是种常见病。临床上 95% 的小叶增生是「单纯性小叶增生」,并不会癌变;而与其相对应的「不典型增生」,也不是将来所有的都一定癌变。

  至于女性为什么会「小叶增生」,与情绪、饮食、内分泌等因素关系很大。没必要为「小叶增生」紧张兮兮,定期检查,按需治疗即可。

  总结

  正如上文提到的,乳腺癌虽然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治疗效果却相对较好。认真接受筛查、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或普外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不迷信「偏方」,乳腺癌并不是那么可怕。

预防乳腺癌怎么做?相关文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亚洲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与其摄入富含植物雌激素的膳食有关,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植物雌激素的广泛关注。植物雌激素,广义上是指一类具有类似人体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其结构与天然的内源性雌激素相似。因此植物雌激素可吸附于雌激素受体并表现出弱激素样作用的性质,其效用大概为合成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至几十万分之一。在乳腺癌与膳食因素的关系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倍受关注,其对乳腺癌的预防作用比较肯
发布于 2022-10-22 10:49
0评论
1、讲究合理饮食。应注意多食含脂肪低或含不饱和脂肪的豆类食物,提倡每日喝一杯酸牛奶,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数量。2、青春期除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外,要适当地增加体育活动。3、不提倡做隆乳手术,异物存在体内是一个潜在的危险。4、掌握防癌卫生知识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有利于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5、妇女在更年期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需要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时,应保持最小剂
发布于 2023-01-31 09:57
0评论
目前国内外在乳腺癌的预防研究上有哪些新进展?乳腺癌基因的发现,是否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水平?乳腺癌的预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如何在乳腺癌发生之前筛选出易患乳腺癌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阻止或降低乳腺癌的发生(一级预防);2、如何早期发现已发生的乳腺癌,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二级预防)。目前国内外在乳腺癌预防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主要在如下几方面:1、依据大量流行
发布于 2022-12-11 20:02
0评论
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比较高发的一种常见肿瘤疾病,乳腺癌疾病的出现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导致女性失去生命,导致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原因也比较的多,比如不结婚,或是结了婚后不要孩子等等,这些都容易诱发乳腺癌的出现,也增加了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其实,在哺乳期如果做好护理的话,也能够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哺乳期女性预防乳腺癌要这么做,下面就具体看看吧。 步骤/方法: 1、 事实上,女性
发布于 2022-11-11 15:13
0评论
概述 乳腺癌这个疾病,目前,在我国十分的常见,乳腺癌这个疾病,要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疾病的,不要去不正规的医院,因为那里的治疗不到位的。措施也是不好的,卫生也是不到位的,要积极的治疗疾病的,要弄清楚病因在进行治疗疾病的,不要耽误了治疗疾病的,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一下疾病的,不要过于的担心,不要过于的紧张的 步骤/方法: 1、 乳腺癌这个疾病,要学会自我的检查,要从外上开始,然后到外下,内下
发布于 2023-05-15 05:30
0评论
乳腺癌的预防因素如下:1、低脂饮食。据美国专家在大批妇女人群中随访统计,发现高脂饮食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术后的乳腺癌复发率也高。2、蔬菜、水果、山药、香菇、豆制品、胡萝卡、绿茶等,可降低发病风险。咖啡、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红茶、维生素E等与乳腺癌发生没什么关系。3、体育运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尤其对绝经后的妇女。4、服用抗女性激素的药物,美国专家在大批人群中随访观察,发现服药者较对照纽
发布于 2022-12-11 19:32
0评论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
发布于 2022-10-23 09:33
0评论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
发布于 2022-10-23 10:13
0评论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
发布于 2022-11-27 00:46
0评论
早检查早发现是减慢乳腺癌发病率的最佳途径,男性也会得乳腺癌。乳腺癌预防的三步骤。第一步,减少危险因素。年龄、家族史、月经来得早结束得晚、首次妊娠年龄大、不良生活方式、激素替代疗法等都是高危因素。第二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们时常要看自己的乳头是否流出液体、乳头是否凹陷、形状和大小是否有改变和肿块、有无皮肤凹陷“酒窝症”、外表改变“桔皮症”、腋窝是否有肿胀或肿块等。20岁至40岁的您1
发布于 2022-12-02 03:3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