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01 22:20

  颌骨的牵张成骨技术是在肢体长骨牵引延长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年Synder首次报告了利用牵引延长骨生成技术成功的使犬下颌骨得以延长的实验研究,1992年McCarthy应用口外入路的牵开装置成功的矫正了4例儿童的半面短小获得成功,开始了这一技术延长颌骨的临床应用。
  一、基本原理:

       对生物活体组织的持续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张力,而这种张力可以刺激和保持某些组织结构的再生与生长,Ilizarov称之为张力法则。对于骨组织,牵引延长骨生成是指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截开骨皮质的骨段之间会产生持续缓慢的作用,这种作用力会促使骨组织和骨周软组织的再生,从而在牵开的骨段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新骨并导致骨周软组织的同步生长。临床上利用这一原理,不仅可以矫正骨骼畸形还同步矫正了伴发的软组织畸形,而且软组织的这一改变,有利于减少复发,提高各类畸形的矫治效果。
  二、适应症:

       几乎包括了肢体骨缺损、骨切除、发育畸形、外伤等各类骨病,还可用于增高等手术。在口腔颌面部,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面部骨骼发育不足畸形,常见的有小颌畸形、上颌骨发育不良、下颌短缩、偏颌畸形、半面短小等。
  三、延长器:

       延长器包括口外延长器和口内延长器两种。口外延长器依靠四根穿过皮肤的固定针将延长器固定于颌骨之上,在牵引延长过程中,由于延长器固定针的移动并暴露于口外面颊的显眼处,必不可免的会形成明显皮肤瘢痕,影响美观。口内延长器则避免了这一缺憾,可在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上延长颌骨。
  四、应用前景:

       随着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延长器在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常规手术有可能部分由它替代。这是由这一技术自身优势决定的,一方面使手术操作大大简化,另一方面在一些需要大范围移动颌骨的复杂病例矫正中可达到常规手术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时伴随软组织延长的优势更是常规手术所不具备的。同时更加小巧精细、坚固稳定和三维方向牵引,以及将会出现的可吸收性、自动牵引和个性化延长器的临床使用,都会使这一技术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延长器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骨延长技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是一种特定形式的临床组织工程。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骨切断后通过特制的容易操控的器械以适当的速度牵拉,引导新的骨性结构的形成,达到骨延长的目的。过程包括:骨质切开或切断造成骨折,骨折局部休息一定时间,断端牵拉造成间隙,固定愈合,骨质改建与成熟。是动态、连续的过程,也是骨质损伤与修复交替进行的过程。在颅面外科中的应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很大发展。
发布于 2023-01-01 07:25
0评论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是一种特定形式的临床组织工程,即通过手术将骨切断,安置延长器并以适当的速度牵拉,引导新骨形成,达到骨延长的目的。一、发展过程牵引成骨技术最早是由Ilizarov于1951年在人体的长骨骨折治疗中进行应用。1973年,Snyder首先报道了在实验犬的下颌缺损中应用口外延长器修复骨缺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77年,Michieli应用口内
发布于 2023-01-01 22:15
0评论
1、牙颌面畸形外科治疗的历史牙颌面畸形(Dento-maxillofacialDeformities)系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的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和随之伴发的牙牙合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颜面形态异常。广义的牙颌面畸形还包括了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畸形。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正颌外科(OrthognathicSurgery),
发布于 2023-02-16 18:16
0评论
 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耳朵、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蝶骨翼突、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颜面裂。另外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最常见的是
发布于 2023-01-01 19:10
0评论
1992年McCarth等首次报道了4例口外牵引延长下颌骨的病例,将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首先引入了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牵引成骨在下颌骨的应用较为成熟,由于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与长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使之在上颌骨及面中部骨骼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自1993年以来陆续有一些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唇腭裂、外伤、手术以及颅面综合征引起的面中部畸形和缺损的报道
发布于 2023-02-16 18:11
0评论
颅面短小畸形整形修复治疗――牵引延长成骨:      一侧颅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临床医学上称之为:颅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为胎儿在子宫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受阻所致。造成两侧颅面部不对称畸形。畸形程度有轻有重。【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及上颌骨短小,小耳畸形,严重者也影响到临近的颧骨、蝶骨翼突、颞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组织,甚至有眼眶异位、小眼症及
发布于 2023-01-01 18:55
0评论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microsomia),又称为半侧颅面短小,第一、二鳃弓综合症等,是仅次于唇腭裂的最常见先天性颅面畸形,发生率约占出生活婴的1/3500~1/5600。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可累及多个解剖部位且严重程度不一,表现为患侧面部短小,皮下软组织薄弱,颏部偏斜,面神经发育不良,面横裂及外耳畸形等,其中骨骼畸形以下颌骨发育不良最常见也最重要,被认为是导致其他颅颌
发布于 2022-12-30 10:40
0评论
何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为成骨不良,是颅颌面部常见的一种骨组织的良性病变,表现为成骨不良的骨纤维组织逐渐膨胀扩大并侵袭邻近正常的骨组织。其具体发病率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所有骨肿瘤的2.5-10%。尽管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由于发生病变的骨骼的数量和的部位不同、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也引人而异。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除可造成面部的变形扭曲外,发生在眼眶周围的病变可因骨的膨胀性生长
发布于 2023-01-01 20:05
0评论
1、简要介绍先天性颅面畸形:      先天性颅面畸形是指遗传基因异常或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与生俱来的颅骨、眼眶、颧骨、上下颌骨的畸形及面部软组织缺损畸形,常伴有五官功能障碍。      先天性颅面畸形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颅缝早闭症、颅面裂、眶距增宽症、颅面短小畸形以及颅面畸形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及视觉功能损害,容貌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颅面畸形综合征同时伴有脊柱、躯干、四肢畸形及内
发布于 2023-01-01 18:20
0评论
  现代医学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数字化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及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与相互交叉促进,产生了一项对临床医学特别是整形再造修复重建外科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又称快速原型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e,RPM),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设计模型或CT原始数据,通过材料的精
发布于 2023-01-01 19:1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