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6 10:27

  由于肝门胆管癌特有的解剖学及生物学特征,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总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目前一致认为根治性切除术仍是其获得治愈的唯一途径。根治性切除术操作极为复杂,难度大,涉及一系列复杂问题, 主要包括病变累及程度和切除范围的确定、肝门部受侵血管的处理、残肝断面胆管的整形和重建、区域淋巴结与神经丛的廓清等。临床证实,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结和神经纤维受累往往是导致肿瘤复发,影响根治性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其中淋巴及神经丛的廓清范围特别值得关注与探讨,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共识。
  淋巴结转移是肝门胆管癌主要转移方式之一,既往研究表明约30%以上的肝门胆管癌在接受手术时存在淋巴结转移,且常规病理检测往往低估了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胆管癌局部浸润深度呈正比,根据TNM分期标准, pT3期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pT2期肿瘤。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胆管癌分期标准(第6版,2002),区域淋巴结包括胆囊管、胆总管旁、肝门区、门静脉旁、十二指肠旁、胰头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则属于非区域性淋巴结。AJCC/UICC胆管癌分期标准第7版(2010)则将腹腔干和肠系膜上淋巴结也归入非区域性淋巴结,并规定为获得准确的肿瘤TNM分期,要求肝门胆管癌手术时至少取3个淋巴结供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淋巴转移情况。而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肝门胆管癌病人胆总管旁淋巴结是淋巴转移途径中最关键的一站,从该淋巴结转移至门静脉旁、肝总动脉旁和胰头周围淋巴结, 再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主要的淋巴转移途径。此外, 肿瘤还可能经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直接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受累率则甚至低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未发现肝门胆管癌存在跳跃式转移。因此根据上述转移规律,他们将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分为三站(JSBS分期):N1、N2和N3。N1: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12组),根据周围的关系分为胆道旁(12b组),门静脉后(12p组),肝固有动脉旁(12a组)。N2:胰腺后(13组)和沿肝总动脉旁淋巴结(8组)。N3:腹主动脉(16组),腹腔干(9组),肠系膜上(14组)或胰前(17组)和胰腺后下(13b组)淋巴结。一般认为,要达到R0切除必须进行规范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应包括N1站和N2站淋巴结。其中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是根治性手术的重点,范围为从肝门至胰腺上缘,要求保留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动脉、门静脉,强调整块切除包括肝外胆管、神经、淋巴结、脂肪、纤维组织等可能被肿瘤侵犯的组织。N1站淋巴结转移病人经清扫后仍可达到R0切除已得到公认,但有学者对于N2站淋巴结转移经清扫后能否达到R0切除尚存质疑。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如果能达到阴性的手术切缘,则不要因区域淋巴结已转移而放弃淋巴结廓清,局部淋巴结转移不应视作手术禁忌。由于明确存在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即使行扩大清扫,预后亦很差,因此16组淋巴结主要用于判断预后,亦即活检意义大于廓清本身。故是否有必要进行严格意义上的16组淋巴结或包括其他N3 站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则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审慎对待,个体化处理。
  胆门胆管癌除直接浸润转移、种植转移、淋巴管及血行转移等途径之外, 神经周围组织间隙浸润作为一个独立的肿瘤细胞转移方式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胆门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要高于淋巴结转移,可高达76.3%-100%。肿瘤细胞常围绕神经组织发生扩散,可在神经纤维内部以“跳跃”性方式生长并发生远处转移,这是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神经周围转移的发生与胆管癌的部位、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而与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有关,在结节浸润型和浸润型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结节状癌和乳头状癌,常见于浸润至浆膜下层或超出浆膜下层的肿瘤,与肿瘤浸润的深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癌细胞可通过胆管周围的神经周围间隙向近端或远端方向浸润,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的癌转移可能是癌细胞通过神经周围间隙扩散而实现。黄志强院士认为肝门部胆管癌通过神经途径发生转移要较血管和淋巴途径后果更严重。肝十二指肠韧带上的神经丛多是围绕肝动脉周围并紧贴门静脉,因此在彻底切除癌组织,尤其对肝十二指肠韧带及一、二级胆管所在的Glisson鞘“骨骼化”时,应紧贴血管外膜仔细剥除、整块切除胆管与肝动脉和门静脉间的神经纤维组织,但要注意不能损伤动脉外膜。
  总之,由于肝门胆管癌病情复杂,临床诊治上尚存在许多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淋巴结与神经丛的廓清是根治性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可望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常规清扫N1、N2组淋巴结及其周围的神经结缔组织,使肝门部血管“骨骼化”,呈“立交桥式”显露;至于腹腔干淋巴结(No.9)虽然属于N3,由于腹腔动脉周围神经丛容易受到肿瘤侵犯有时亦予以清扫,故也常包括在廓清范围内,此时往往附带清扫5组与7组淋巴结;部分病例如确实需要扩大手术,则可考虑清扫肠系膜上淋巴结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但需要强调的是大范围过度清扫神经丛可能引起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需引以为戒。

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手术及淋巴及神经丛的廓清范围相关文章
今年七月底,肝胆中心门诊来了一位黄先生。最近一个月来,他总感觉右上腹隐痛不适,考虑到自己以前有过胆囊炎的病史,心想吃点消炎药也就好了。可最近几天,黄先生照镜子发现自己眼睛皮肤也变黄了,身上还有些瘙痒。他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想起来去医院检查。几天后,检查报告回来了,病情不容乐观:肝脏MRI显示:肝脏右后叶靠近肝门处有异常信号,考虑肝胆管细胞癌可能;门静脉右支也受到浸润。肝功能指标异常。黄先生感觉病
发布于 2023-03-18 09:01
0评论
肝门胆管癌疾病介绍:肝门部胆管癌也称Klatskin瘤,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长期以来,肝门部胆管癌被认为是无法根治性切除的肿瘤。近20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使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步,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生存率明显改善。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无痛性黄疸是肝门胆管癌最早也是最
发布于 2023-01-09 06:16
0评论
肝门胆管癌是发生于肝门部的恶性肿瘤,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诊断以后预期在生存为6个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是肝门胆管癌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胆管癌肿连同受累侧肝组织部分切除;2、胆管切缘断端镜下无癌细胞残留;3、肝十二指肠韧带神经结缔组织清除;4、引流肿瘤区域的淋巴结清除;5、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恢复。完成以上步骤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可达分别达到85%、50%、40%。
发布于 2022-12-08 23:32
0评论
肝内胆管癌手术方式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类似,肝内胆管癌往往不伴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良好,故积极手术尤为重要,应争取无瘤边缘,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凶素。根治性手术方式包括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左三叶切除、右三叶切除、尾状叶切除、肝叶楔形切除、肝段切除。因肝内胆管癌淋巴转移现象常见,而淋巴转移与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在淋巴清扫方面肝内胆管癌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又有明显的区别,肝内胆管癌强调淋巴清
发布于 2024-06-12 15:13
0评论
患者为一名60岁的女性,因反复右上腹疼痛半月入院。入院时患者病情不容乐观,CT示:肝门部的肿瘤范围较大,侵犯至了双侧二级以上胆管,甚至已经到达了三级胆管开口处,同时侵犯了右侧周围数根重要血管,为BismuthIV型肝门胆管癌。在术前讨论时,多名医生认为,该患者手术难度过大,建议放弃根治性手术,采取姑息性的治疗方法。但是王主任通过术前详细的评估,发现肿瘤侵犯了右侧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分支,但是左侧的血
发布于 2023-01-09 07:36
0评论
胰腺外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无论诊断、手术技术和综合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针对胰腺癌的治疗,即使走过了相当长时期的扩大手术的道路,其长期生存率也并未取得显著改善。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有新思维、新技术注入到胰腺癌治疗这一跨世纪的难题中。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胰腺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生活质量往往得到明显提高,而对于
发布于 2023-03-08 04:06
0评论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SC在表现上可与胆管癌混淆。然而,最受关注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PSC患者是否新伴发胆管癌。管周浸润型(PI型)胆管癌可能产生跳跃性病变,与PSC中表现的多处狭窄非常相似。对于PI型胆管癌,病变通常局限于胆道系统的某一部分,但对于PSC患者,病变通常弥漫分布于整个胆道系统。PSC患者新发胆管癌可在其临床状况的变化中有所预示,如出现黄疸或CA19-9浓度增高超过100
发布于 2023-03-11 09:21
0评论
诊断方法肝门部胆管癌的经典诊断模式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口径正常+胆囊空虚+肝门部占位病变,诊断并不困难,但多已属中晚期,若能在黄疸出现之前得以确诊,对提高切除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一、影像学检查:1、B型超声扫描以无创伤、可重复、简单、经济而成为梗阻性黄疸病因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优点是:①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和胆囊空虚;②扩张胆管远侧的管腔突然截断闭塞,并可发现中等或低回声的
发布于 2023-03-11 09:16
0评论
胆管癌是值得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加以注意的,胆管所引起的恶化会导致恶性肿瘤的。一般来说说胆管癌都是由于局部的组织转移性增生所引起的,直接由胆管引起的非常少。然而胆管癌的种类有那些呢?专家会给我们一一的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的了解一下。 胆管癌的病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也是有所不同。 乳头状癌:大体形态呈乳头状的灰白色或粉红色易碎组织,常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
发布于 2024-06-12 15:20
0评论
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胆管汇合部,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又称中央型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来发现率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很长时间内HCCA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随着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核
发布于 2023-02-28 21:0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