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5 03:57

糖尿病在我国近年来被列为高发疾病范围,属第3位,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足部溃疡,俗称“糖尿病足”,大约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发病10年以后。病程超过20年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1%的糖尿病患者需被迫行截肢术,截肢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极差,而且就医非常痛苦,特别是疗程长,医疗费用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部分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性病变引起,但还有一大部分病人需要非常警惕动脉闭塞性病变。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动脉血管闭塞后,肢体远端足部就会发生缺血,表现为患足皮肤发凉、发麻、退行性变,足部动脉搏动摸不到,也就是脚上的脉搏搭不出来了,会出现医学上特有的间歇性跛行现象,即行走一定的距离或时间后出现小腿肌肉的酸胀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片刻后才能缓解。进一步发展,缺血的患足可因外伤等(如长时间卧床、烫伤、赤足行走、着鞋过紧等)导致溃疡形成,糖尿病足溃疡的特点是,溃疡周围无角化性硬结,底部为纤维组织,不易出血,触之常有疼痛,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感染,后果就非常严重,最轻微的表现是蜂窝织炎,皮肤发红发烫,再重一点的,皮肤充满水泡,甚至破裂。这时,有一定毒力细菌可穿透皮肤进入足部的深层组织。在组织深部可发展为骨髓炎,并经窦道形成浅组织感染,所产生的炎性液体,可顺筋膜流至组织表面,发生慢性感染。当窦道发生引流不畅时,急性感染可阻塞窦口,很快产生腔内脓肿。严重者可导致患足皮肤、筋膜和肌肉坏死,足趾发黑坏疽,疼痛难忍,有时不得不行截趾或小腿甚至大腿截肢术。
  因此,治疗糖尿病足,必须先评估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情况,可以通过血管彩超,或下肢血管的CT检查,如果发现有动脉闭塞现象,首先要考虑积极开通血管。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选用自身的静脉血管或者人工血管重新开通一条血管生命线,患者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年龄偏轻点,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近20年来,随着国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兴起,血管外科的发展趋势也从“巨创”走向“微创”,糖尿病足的血管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来解决,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开通血管,这只要在患者大腿根部打一个2mm小洞即可完成整个操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糖尿病足等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已成功治疗了逾4000例患者。无论是下肢近侧动脉主干短段狭窄或闭塞者,还是大腿或小腿血管的长段闭塞者,均可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打通。我科还有专业的血管超声医师,以及其他吸取血栓块、切除动脉斑块、血栓超声消融等国外先进设备,提高下肢血管的再通手术的成功率。对于足部已严重坏死的患者,血管开通以后,积极行截趾或截半足手术,可以快速修复坏疽创面,避免踝关节以上大截肢,最大程度保护肢体的完整,使患者以后仍可脱拐走路。
  得了糖尿病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尽早了解自身的血管状态。患者可以自学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查手段,摸摸足部皮肤是否发凉,足趾是否有麻木感,要学会给脚“搭脉”,摸摸足部的动脉搏动是否仍存在,走路是不是会走走停停,一旦出现足部溃烂了,哪怕一丁点的破溃,也要及时到血管专科就诊,以免溃疡加剧发展,出现感染、甚至坏死,而不得不去截肢。
  糖尿病在我国近年来被列为高发疾病范围,属第3位,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刘晓兵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足部溃疡,俗称“糖尿病足”,大约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发病10年以后。病程超过20年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1%的糖尿病患者需被迫行截肢术,截肢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极差,而且就医非常痛苦,特别是疗程长,医疗费用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部分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营养障碍性病变引起,但还有一大部分病人需要非常警惕动脉闭塞性病变。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动脉血管闭塞后,肢体远端足部就会发生缺血,表现为患足皮肤发凉、发麻、退行性变,足部动脉搏动摸不到,也就是脚上的脉搏搭不出来了,会出现医学上特有的间歇性跛行现象,即行走一定的距离或时间后出现小腿肌肉的酸胀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片刻后才能缓解。进一步发展,缺血的患足可因外伤等(如长时间卧床、烫伤、赤足行走、着鞋过紧等)导致溃疡形成,糖尿病足溃疡的特点是,溃疡周围无角化性硬结,底部为纤维组织,不易出血,触之常有疼痛,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感染,后果就非常严重,最轻微的表现是蜂窝织炎,皮肤发红发烫,再重一点的,皮肤充满水泡,甚至破裂。这时,有一定毒力细菌可穿透皮肤进入足部的深层组织。在组织深部可发展为骨髓炎,并经窦道形成浅组织感染,所产生的炎性液体,可顺筋膜流至组织表面,发生慢性感染。当窦道发生引流不畅时,急性感染可阻塞窦口,很快产生腔内脓肿。严重者可导致患足皮肤、筋膜和肌肉坏死,足趾发黑坏疽,疼痛难忍,有时不得不行截趾或小腿甚至大腿截肢术。
  因此,治疗糖尿病足,必须先评估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情况,可以通过血管彩超,或下肢血管的CT检查,如果发现有动脉闭塞现象,首先要考虑积极开通血管。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选用自身的静脉血管或者人工血管重新开通一条血管生命线,患者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年龄偏轻点,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近20年来,随着国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兴起,血管外科的发展趋势也从“巨创”走向“微创”,糖尿病足的血管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来解决,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开通血管,这只要在患者大腿根部打一个2mm小洞即可完成整个操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糖尿病足等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已成功治疗了逾4000例患者。无论是下肢近侧动脉主干短段狭窄或闭塞者,还是大腿或小腿血管的长段闭塞者,均可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打通。我科还有专业的血管超声医师,以及其他吸取血栓块、切除动脉斑块、血栓超声消融等国外先进设备,提高下肢血管的再通手术的成功率。对于足部已严重坏死的患者,血管开通以后,积极行截趾或截半足手术,可以快速修复坏疽创面,避免踝关节以上大截肢,最大程度保护肢体的完整,使患者以后仍可脱拐走路。
  得了糖尿病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尽早了解自身的血管状态。患者可以自学一些简单的自我检查手段,摸摸足部皮肤是否发凉,足趾是否有麻木感,要学会给脚“搭脉”,摸摸足部的动脉搏动是否仍存在,走路是不是会走走停停,一旦出现足部溃烂了,哪怕一丁点的破溃,也要及时到血管专科就诊,以免溃疡加剧发展,出现感染、甚至坏死,而不得不去截肢。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给脚“搭脉”相关文章
正常人双上臂脉搏、血压差异是很小的,双侧脉搏是可以触及并且强弱相当,血压相差一般不会超过20mmhg。如果脉搏、血压差异过大,患侧有可能存在病理情况。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锁骨下动脉(或者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它的危害是巨大的,可引起以患肢乏力、皮温下降、感觉减弱、劳累后酸胀不适、甚至疼痛等缺血症状,甚至引起以眩晕、黑、视物模糊、晕厥等为主的同侧椎动脉缺血症状。为什么上肢血流会影响脑部血供呢?原
发布于 2023-02-20 14:46
0评论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四分之一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的危险性升高。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发生足部病变的比率为3%-7%。足部损伤愈合后,继发溃疡的危险逐渐上升,在30%到100%之间,这主要依赖于后续护理的质量。与以往其他类型截肢类似,糖尿病患者也必须被视为截肢的高危人群,需要很细致而有计划的监测和护理。德国每年有20,00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病变最终需要截肢。截肢
发布于 2022-12-03 06:06
0评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只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被击溃后,我们还有第二道防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还有第三道防线,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引起的残废和早亡。而糖尿病足则是众多并发症
发布于 2023-03-19 06:01
0评论
“老烂脚”这个词,相信广大人们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都不陌生。经常可以看到得了“老烂脚”的病人在抱怨,皮肤破溃,难以愈合,伤口越来越大,流黄浓水,有的人还有恶臭,最终整个足部发黑坏死,落到需要截肢的地步。而这个毛病治疗起来也不那么简单,好不容易把感染控制住,一不小心,过不了多久再次复发。为何一个常见病,却让众多医患头痛?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田文老烂脚为何难治准确来说,“老烂脚”不是一种疾病,它是老
发布于 2023-03-07 07:31
0评论
泡脚的好处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可是如果没有掌握好泡脚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那怎样泡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糖尿病患者泡脚的水温应该在多少度呢?一般人泡脚水温在40度左右会很舒服,但这个温度对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就会带来烫伤。因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时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使热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对温度等感觉不敏感,难于准确的试出水温,其自我保护
发布于 2022-11-26 14:36
0评论
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糖尿病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综合病症。其中,糖尿病患者亲属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患者的亲属高,故说明糖尿病也有遗传倾向。例如,1982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单卵双胞胎糖尿病的研究成果,在200对单卵双胞胎中,二人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的比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9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54.4%,说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更
发布于 2022-12-19 06:15
0评论
每年七月,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进入涝雨时。在这段时间内,往往三天两头都会下雨,污水肆意横流,给外出的人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果对于多数健康者来说,这样的天气,能给他们的外出带来不便,那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这样的天气外出,带来的那就不仅仅是不便了,可能还有灾难。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你知道吗,糖尿病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更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除了心
发布于 2022-12-10 09:22
0评论
       李大爷今年63岁,八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糖尿病,服药控制后血糖一直在7.0左右,今年年初,李大爷觉得自己的右脚总是有点凉,而且有点轻微的麻木,特别是和左脚相比更为明显,但因为冬天天冷,李大爷也没有在意。随着春天的到来,李大爷发现自己走一段路后右小腿后侧就隐隐作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一样,很难受,为了减少疼痛,李大爷从此走动的少了。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他的右脚麻木的更厉害了,几乎没
发布于 2023-03-07 07:11
0评论
什么是糖尿病老烂脚?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糖尿病史5年以上的患者身上。随着我国糖尿病人群的增加,糖尿病老烂脚的发生率正在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为什么会得病?通常有周围神经病变,轻微外伤,足畸形、水肿,缺血性病变,胼胝和感染等。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周围血管病变,处理上十分困难,医疗花费大,患者也很痛苦。糖尿病并发老烂脚怎么治疗1、全身基础性治疗:如何学会治疗糖尿病的老烂脚
发布于 2023-02-27 21:26
0评论
喜好旅游的张先生在退休后去了不少名山大川,不但老有所乐而且锻炼了身体。自从几个月前不小心弄破大脚趾后,破损处一直没长好,自己在家用碘伏、中草药泡脚不见好转,反而溃疡越来越大,周围也开始发黑。随着症状加重,他走不了几步路小腿就开始出现酸胀疼痛。经医院诊查后才知道,原来有十几年糖尿病史的张先生出现了并发症,这是“糖尿病足”的表现,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不然脚趾会越坏越厉害,最后可能要截肢,如继发感染甚
发布于 2023-03-07 06:5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