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22 01:01

  我国科学家1998年成功克隆了人类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疾病基因GJB3。近年研究证实,先天性颞骨畸形(主要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SLC26A4基因突变显著相关。国内耳聋遗传资源收集网络调查研究表明,GJB2突变最为常见,其次是SLC26A4突变,前者突变检出率为21%,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5%;后者突变检出率约15%,明确该基因突变致聋约12%。迟发性显性遗传性聋患者虽然出生即携带致病突变,但幼年时听力可完全正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听力减退,进行性加重。
  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DNAA1555G基因、GJB2基因、PDS基因、GJB3基因等。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可能性;PDS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全序列扫描可作为分析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客观指标;还有比较常见的GJB3基因的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基因的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的机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的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
  必须强调指出,目前的耳聋基因检测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影响因素多,临床意义有限,某个项目一次或多次的检测值异常并不一定能得出耳聋病因的肯定性结论。而且,耳聋基因检测只是提示在耳聋病因中占很少数的先天性或遗传性聋的可能性,对在耳聋病因中占大多数的后天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诊断仅具有排除性诊断方面的参考意义。

耳聋基因检测临床意义解读相关文章
概述 大家是否知道,其实耳聋这种问题也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家族当中如果父母有遗传性耳聋的话,那么胎儿的耳聋的几率是非常大的。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和水平的发展,想要防止遗传性耳聋的出现的话,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进行排查,那么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有没有必要做呢? 步骤/方法: 1、 第1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是很有必要做的。其实在家族遗传病当中,有遗传性耳聋的发生概率是非常大的,通过基因检测的方
发布于 2022-11-02 10:31
0评论
概述 耳聋基因筛查就是通过分析被检者的dna确认与耳聋相关的基因是否存在缺陷,从而为耳聋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另外耳聋基因筛查也可用于耳聋发病风险的评估、鉴别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或预后判断。这是一种监测,耳聋基因检测高风险并一定就是耳聋,造成耳聋基因结果是高风险的原因可能和父母遗传、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步骤/方法: 1、 第一种原因就是父母双方的遗传造成的。父母中有一方耳聋或者双方耳
发布于 2022-11-02 11:03
0评论
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一种感觉系统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耳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同,在先天性聋儿中遗传因素占50%,近10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导致耳聋的基因,并研究出耳聋基因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转到临床应用。通过耳聋基因诊断能够了解耳聋发生的病理机制,预测患者病情的预后及其下一代出现耳聋的
发布于 2023-02-05 05:12
0评论
耳聋易感基因及遗传咨询在新生儿群体中的应用[关键词]新生儿筛查((NeonatalScreening);耳聋基因(deafnessgene);突变(mutation);遗传咨询(geneticcounseling)[摘要]自2012年起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开始实施,通过基因筛查可发现遗传性聋患者,有效确保及提前遗传性耳聋的确诊时间,通过规避诱发因素减缓减轻耳聋的发生;可以发现药物敏感性聋
发布于 2022-10-18 04:44
0评论
1、 聋儿父母及亲属中都没有耳聋病史,是否意味着该患儿不是遗传性耳聋?不一定。占遗传性耳聋80%的隐性遗传性耳聋可由两个自身听力正常,但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的父母分别将突变遗传到后代中而引起。这种情况下如考虑生第二胎,有25%几率仍患耳聋。2、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经耳聋基因诊断确认为遗传性耳聋,生出孩子有耳聋的几率有多大?有无办法预防?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众多,且遗传模式多样,故后代中是否有可能产生耳聋
发布于 2023-03-04 15:51
0评论
听力正常的夫妇也有可能生育聋儿,中国80%的聋儿的父母都是听力正常的。 一、耳聋的危害与病因中国每年有3万名先天性聋儿出生,加上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等后天发生的耳聋,每年会新增6―8万名聋儿。听力残疾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33%,居首位。现有医疗手段尚无法对耳聋患者进行根治,只能采取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改善听力,手术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加上后期康复训练每个患者需
发布于 2023-02-25 12:16
0评论
及早了解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基因检测通过检测与乳腺癌相关的位点,能够评估出乳腺癌的遗传风险度。基因检测显示乳腺癌遗传风险度较高者,可以及早规避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延缓或阻止乳腺癌的发生。 指导个性化生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对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高风险的更是需要避免相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心态平和,维持内分泌相对平衡,均衡膳食,避免不良环境等。 辅助乳腺疾病的诊断:遗传检
发布于 2024-01-03 12:32
0评论
探求疾病的病因是医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临床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前提。随着耳聋分子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耳聋基因检测得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从个别位点的筛查走向基因诊断。什么是耳聋基因诊断呢?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而做出医学诊断,称为基因诊断(也称分子诊断)。耳聋的基因诊断,简单的讲就是利用基
发布于 2023-03-04 14:56
0评论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感觉神经系统缺陷,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我国听力残疾者有278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3.51%,其中0~6岁听障儿童达13.9万,每年新生聋儿2~3万。目前已知超过50%的耳聋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因此开展针对耳聋的遗传学研究和基因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个体化“基因检测”,使疾病能够被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可提供可靠的遗传咨询
发布于 2023-01-21 07:56
0评论
1、对于ALS的基因检测是如何进行的?要多长时间出结果?基因检测对患者来说就是抽一试管血送到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各种手段对基因进行比对和分析,最后得出结果。现在的基因检测技术大致分为一代测序和二代测序,一代测序就是把DNA提取出来进行扩增,扩增之后进行测序;二代测序就要建立一个容量更大的测序平台,把有可能变异的基因位点标记出来,再与患者的相关基因进行比对,检测患者的这些基因是否有问题。一代测序一般
发布于 2022-10-07 12: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