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至1.5%.许多心脏病都可以引起房颤,比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衰等。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的危害不能忽视,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脑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
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至关重要。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或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但无论是传统抗凝药还是新型抗凝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看华法林,长期应用华法林需检测国家标准比值(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其他药物或饮食的影响,剂量的调整不好掌握。反之,如果不抗凝或者达标率低的话,那么生存率也显著下降。所以,抗凝治疗首先抗凝强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在国际上,抗凝50%都是达标的。而在我们临床中,有一半的病人很难稳定地维持在达标范围内。长期随访发现,不管任何年龄段,只要达到5年,停药率非常高。大约60%的患者不能继续坚持服用华法林。另21%~28%的患者会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而停药。因此,房颤患者高脑卒中隐患仍然存在。
左心耳部被认为是房颤患者导致栓塞事件的血栓形成主要部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9成以上存在于左心耳,左心耳中血栓形成使脑卒中发生率增加3倍。即使恢复窦律后,左心耳收缩顿抑,仍有可能再形成血栓。对左房耳部解剖及生理更好的认识开启了左心耳外科闭塞术及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发展,干预左心耳预防卒中被首次写入指南,对于高卒中风险,长期抗凝存在禁忌的房颤患者,推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
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比华法林抗凝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从而使得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的净临床获益更大,而微创外科切除左心耳效益卫生经济学不佳。因此,对于高卒中风险,长期抗凝存在禁忌的房颤患者,推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如何预防卒中?
发布于 2023-02-28 12:21
左心耳封堵术如何预防卒中?相关文章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在科主任李毅刚教授的带领下,3个小时成功实施了三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这三例患者均为房颤患者,由于无法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接受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我院引入微创技术,导入直径2-3厘米的封堵器,堵住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的左心耳,避免了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三例患者手术均在一小时左右完成,所有病人术后均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这一术式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可
发布于 2023-02-28 12:36
0评论
除了应用口服药之外,目前,是不是有手术也可以达到预防脑卒中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认为,目前导管消融虽已成为药物无效的症状性房颤的一线治疗,但其成功率差强人意,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因此,华法林迄今仍然是临床房颤抗栓治疗的主要措施,但华法林治疗安全窗窄,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新型抗凝药如达比加群等则因价格昂贵、远期疗效和副作用不确定而仅在相当有限的人群中
发布于 2023-02-28 12:11
0评论
众所周知,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在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中显示,卒中(136.64/10万)已超过恶性肿瘤(135.88/10万)成为中国第一致死病因。目前我国卒中发病率120-180/10万,患病率400-700/10万,每年新发病例>200万,每年死亡病例>150万,幸存者600-700万,且2/3存在
发布于 2023-01-25 04:12
0评论
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充分认识脑卒中的严重性,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包括医生、患者和家属。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
发布于 2022-10-10 19:08
0评论
近日,Stroke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版AHA/ASA(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旨在为首次卒中的有效预防,提供广泛而又及时的循证性建议。而本文将对这些循证性建议,进行一一阐述,具体如下:在美国,每年有近795000人罹患卒中,其中约610000名患者为首次发作。目前,卒中在美国,被列为第四大致死性原因。全球范围来看,过去40年间,高收入国家,卒中发病率下降42%,但在中低收入
发布于 2023-01-10 06:06
0评论
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2014年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更加强调普适性和临床相关性,同时更加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譬如: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注重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和抗栓治疗;小血管病性卒中强调降压治疗;心源性栓塞,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优于华法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积极的药物治疗优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而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对无症状性颈动脉
发布于 2023-03-17 16:21
0评论
1.适龄婚育
医学已经证明,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基因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最好在35岁以前生育。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建议高龄孕妇必须接受严格的围产期医学观察与保健。
2.准备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状态的调节
如果准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最好至少在怀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孕妇应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如必须使用,必须在
发布于 2023-09-01 11:20
0评论
阿司匹林能代替华法林吗?常常会有脑卒中患者询问医生:大夫,我已经服用了阿司匹林,还有必要再吃华法林吗?关心这个问题的不仅有术后患者,还包括很多出院之后需要抗凝抗血小板的患者。而服用阿斯匹林的同时,是否需要同时服用华法林,何时需要服用,不仅困扰很多患者,连医生有时候也难以将其道理阐释清楚。本文就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是否该服用抗凝药物提供一些参考。有患者认为
发布于 2023-03-06 07:36
0评论
概述
短阵左心耳处心律失常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害怕,没有一个人说他自己也不害怕的,所以每个人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加的开心这样才能少患短阵左心耳处心律失常。就在前几天我大姑住院了,她的年龄还很小患了短阵左心耳处心律失常,我们大家都非常的不能理解,但是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家里人都非常的痛苦,她自己更是难受得很,我想问一下,短阵左心耳处心律失常怎么办?
步骤/方法:
1、
如
发布于 2024-05-06 09:27
0评论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房颤对人类的最大危害是易发生脑梗塞,医学上称为“卒中”。在发生卒中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房颤病史。因此对于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工作刻不容缓。目前预防房颤卒中的主要措施仍是口服抗凝药物。既往曾试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但经临床试验发现,这类药物预防卒中的效果有限,但却增加出血的风险。现在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
发布于 2023-03-22 13:3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