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嬰幼兒缺鐵的現象非常的普遍。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可以通過臍帶吸收媽媽飲食中的鐵元素並儲存於體內,以便離開母體後使用,正常情況下可以滿足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的生長髮育。但是如果孕期準媽媽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或者胎兒早產或者是雙胞胎等都可能造成新生兒貯鐵量的減少,如果這種情況下,媽媽生產後沒有注意鐵元素的攝取足量,就會造成嬰幼兒缺鐵。而嬰幼兒生長髮育速度比較快,相對來講,鐵的需求量就更大一些,如果母乳或者奶粉中的鐵含量不足,也可能會造成嬰幼兒缺鐵。
如果家長們一直沒有注意寶寶的鐵攝入量是否足夠,長期缺鐵的寶寶,就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如果嬰兒兒缺鐵,就會面無血色、口唇蒼白、呼吸急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不愛活動等,對寶寶的生長髮育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密切關注孩子的鐵攝入量是否足夠,積極做好孩子的補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