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19 21:44

膠質瘤侵犯的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大腦,所以切除腦瘤得從 "頭 "開始,免不了要剃頭,在頭上動刀子,那麼在頭上的窟窿還能不能修?
實際上,手術後1周左右傷口就會癒合。現在的手術一般都是採用皮內縫合,縫合後可以自行吸收,所以術後不需要拆線。
但這種可吸收的縫合線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有些人可以很好地吸收,縫合線反應不大,而有些病人在吸收縫合線後會有比較明顯的反應。例如,有些病人在術後2至3周甚至7至8個月後,傷口仍有線頭流出,輕輕擠壓縫線,就會有類似 "膿血 "的東西流出,這往往使病人非常緊張。其實這種情況不必太緊張,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縫合線的吸收也不同。如果沒有完全吸收,可以用碘伏定期擦拭,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就可以了,但不要擠壓,更不要擅自去醫院換藥或切開 "排膿",否則如果傷口甚至顱骨外露,很容易造成感染。在此,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讓你的家人知道你的情況,那你就得先讓他們知道你的情況。
因此,通常醫生會在傷口長好後讓病人離開醫院。 在醫院裡的時候,病人會把自己的頭髮拿出來,用頭髮蓋住傷口。
有些病人因為天熱出汗,頭皮發癢,難免會抓傷頭皮。在這種情況下,應儘量控制自己,不要抓撓,否則抓撓後容易感染。患者白天一般可以控制,但晚上入睡後會不由自主地抓撓。這時可以在睡前戴上一副手套,或用布袋將手包起來,這樣就不容易抓傷。
術後頭皮的瘙癢和麻木可能是傷口癒合的結果,所以不需要特別注意,有些病人的這種感覺甚至可能持續半年左右。但是,患者在術後一般不會出現頭痛和頭暈的情況,只有極少數患者在手術區水腫未完全消退時才會出現一些頭暈和頭痛的症狀。如果你有任何特殊的不適,最好儘早向醫生反饋。

膠質瘤手術後也為傷口恢復而焦慮?相關文章
膠質瘤這個名詞最初只是專業人員使用的,但近些年來卻變得名聲大噪,甚至是惡名遠揚,這不僅在於普通人掌握的醫學科普知識越來越豐富,同時也表明這種腫瘤的發病率正在急劇上升。在王忠誠院士的指導下,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從事膠質瘤的臨床和研究工作,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一些關鍵性問題依然沒有徹底搞清楚。例如,為甚麼膠質瘤手術後會復發?為甚麼輔助放療和化療依然不能阻止腫瘤的復發?為甚麼治療後復發的時間有長有
發布於 2022-10-19 23:44
0評論
得了腦膠質瘤,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還能活多久?怎麼才能活下來?針對這生死攸關的大問題,醫生也不能輕易就下結論。而且,腦膠質瘤有那麼多厲害程度不同的“兄弟姐妹”,要分情況才能找出答案。一般來說,膠質瘤的級別越高,越容易復發(詳見《腦膠質瘤兄弟姐妹一大家厲害程度各不同》)。腫瘤切除得越徹底,越能推遲復發時間。1級腦膠質瘤算是這類腦瘤裡“最溫柔”的了,它本身的惡性程度不高,腫瘤細胞的發展較為溫和。
發布於 2022-10-19 20:24
0評論
對於腦膠質瘤的患者而言,如果說手術只是斬了草,那麼術後的放化療就是除根了,只有做到了“斬草除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腫瘤復發的可能性。那麼,術後到底是做放療好還是化療好呢?甚麼時候做最好呢?放療可殺滅或抑制殘餘腫瘤細胞,目前腦膠質瘤的標準治療模式為“手術-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療-替莫唑胺輔助化療”。這種綜合治療模式要求神經外科醫生、放療科醫生和腫瘤內科醫生的密切合作。這裡的放療一般是指普通放療或者適
發布於 2022-10-19 21:29
0評論
源自神經上皮的腫瘤統稱為腦膠質瘤,佔顱腦腫瘤的40-50%,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年發病率約為3-8人/10萬人口。分類1、按腫瘤細胞的形態學劃分腦膠質瘤根據其腫瘤細胞形態學與正常腦膠質細胞的相似程度(並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細胞起源),進行如下主要分類:(1)星型細胞瘤―星形細胞(2)少枝細胞瘤―少枝細胞(3)室管膜瘤―室管膜細胞(4)混合膠質瘤,例如少枝--星形細胞瘤,包含了混雜類型的膠質細胞2
發布於 2022-12-27 13:05
0評論
1、腦膠質瘤的生物學特性、治療難點和發展趨勢腦膠質瘤的浸潤性生長方式決定其惡性生物學行為。腫瘤的侵襲性是腫瘤細胞與宿主及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的複雜過程。多種生長因子參與腦膠質瘤細胞的高增殖和侵襲行為。腦膠質瘤高增殖和侵襲行為是當今的治療難點,以至有人比喻它能有效地“逃避”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方案,導致病人最終的不可治和死亡。目前顯微手術只能做到肉眼切除,而不少呈“樹根狀”生長的腦膠質瘤
發布於 2023-03-06 05:11
0評論
做任何事務,策略總是根據目的來制訂的。十年前,惡性膠質瘤的手術目的是“最大範圍切除腫瘤”,因此相應的手術策略是如何儘可能的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腫瘤,所以那個年代手術死亡率和致殘率是非常高的,但術後複查磁共振影像“很好看”,同行之間學術交流都是憑術後磁共振影像說話。然而,現在國際上對於惡性膠質瘤的手術治療理念已經有了重大轉變。現在惡性膠質瘤的手術目的是“最大範圍安全切除腫瘤”,即在盡力保存重要神經功
發布於 2023-03-02 05:51
0評論
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45%左右。在兒童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膠質瘤年發病率為3-6人/10萬人。膠質瘤在發生之初,通常沒有典型的症狀。隨著腫瘤的不斷增大,會表現出如下症狀:一是顱內壓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癲癇發作和精神症狀等。另一是腦組織受腫瘤的壓迫、浸潤、破壞所產生的局部症狀,局部症狀依腫瘤生長位置不同而異。膠質瘤的診斷主要靠CT、MRI、MRS等影
發布於 2023-03-16 17:46
0評論
神經膠質瘤是腦和脊髓腫瘤中的一大類,它起源於膠質細胞,這種主要的腦細胞可發展成癌,惡性膠質瘤的症狀、預後和治療決定於病人的年齡、腫瘤類型和腫瘤在腦中的位置,這類腫瘤傾向於生長或侵入到正常腦組織中去,使得治療複雜化,手術切除困難甚至無法切除。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瘤的風險加大,在75-84歲左右風險達到最大,通常低分化的膠質瘤好發於兒童,而腦瘤在男性中發病率略高。唯一導致惡性膠質瘤的危險因素是先前腦部
發布於 2023-01-23 21:27
0評論
膠質瘤發生於神經外胚層,是顱內最常見的神經上皮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0-45%左右,為顱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常見膠質瘤的病理分級對於膠質瘤預後影像相對較大,國內目前常見分級:Ⅰ級(毛細胞型星型細胞瘤等),無明顯組織學惡性特徵;Ⅱ級(星形細胞瘤等)表現為細胞核不典型;Ⅲ級(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等),細胞核不典型及可見有絲分裂;Ⅳ級(膠質母細胞瘤等),可見內皮增生及壞死。腫瘤惡性
發布於 2022-10-03 11:48
0評論
現代神經外科對神經影像技術的要求很明確,診斷膠質瘤要考慮腫瘤的大小、範圍、腫瘤與周圍重要結構(包括重要動脈、皮層靜脈、皮層功能區)的毗鄰關係等。神經影像對於制定膠質瘤手術計劃起最重要的作用。神經影像診斷主要包括CT與MRI,這兩種診斷方法可以相對精確地提供腫瘤在顱內的解剖位置。MRI優於CT,並且MRI可以顯示病灶的侵襲範圍。當我們懷疑膠質瘤時應按照以下順序進行考慮:①是否是膠質瘤,其部位、大小
發布於 2022-10-20 03:1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