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管綜合徵是指脛後神經或其分支,經過內踝後面的屈肌支持帶下方的骨纖維管時受壓而引起的症候群,多是由於踝管內壓力過大或組織過多,造成踝關節背屈或蹠屈時脛後神經及其分支受壓所致。本病在臨床上不易引起注意,故常易誤診。多見於經常運動的青壯年。
一、踝管管腔縮小
1、外傷:脛骨遠端骨折、踝關節扭傷或擠壓傷之關節固定術後、跟骨骨折、創傷後水腫和後期纖維化造成腔後神經在踝管內粘連。
2、腔後靜脈瘀血、栓塞性靜脈炎。
3、足外翻畸形,產生屈肌支持帶及外展拇短肌的纖維起點張力增加。
二、踝管內組織過多
1、脛後肌、屈拇肌或屈趾肌腱的腱鞘炎、滑膜增生或腱鞘囊腫。
2、風溼性關節炎、滑膜組織水腫和炎症。
3、先天性解剖異常,如增生或肥大的副外展拇肌。
4、體重增加(脂肪過多積累)。
5,腔後靜脈瘤。
6、腔後神經及其分支的神經鞘瘤。
7、某些藥物引起的踝管內組織增生。
三、外展拇肌筋膜纖維弓在蹠內側神經或蹠外側神經進入處產生壓迫,尤其是在足外翻時更明顯。
由於脛後神經血管束在踝管中被縱向纖維間隔包繞並和肌腱間隔分開,相對地很少受到踝關節活動的牽拉,但踝管又是一個缺乏彈性的骨纖維管,因此腔後神經及其分支在踝管內可因多種原因受到壓迫:首先造成局部缺血,脛後神經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其神經纖維對缺血十分敏感;其次踝管內、外各種原因引起脛後神經運動、感覺和營養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即脛後神經受壓後踝管內壓力急劇上升,導致腔後神經外膜上的小動脈或小靜脈的血流減少,神經缺氧,進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害,蛋白漏出,產生水腫,又轉而增加踝管內的壓力,進一步壓迫神經外膜的血管。因而病變早期,受壓神經的近端腫脹,而遠端則蒼白,觸及較硬。由於神經的連續性保持完整,神經節段在顯微鏡下呈現水腫,細胞增殖及纖維化,軸束元改變,如及時給予減壓,則神經受損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