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9-11 10:14

  知母味苦,性寒,屬寒涼藥範疇。主要有清熱和滋陰降火的作用。知母苦寒清熱,對由熱邪盛所致的高熱、出汗、口渴、心煩、面紅等症,可用知母配生石膏、生甘草、天花粉、蘆根、黃芩等同用。由肺熱而致的咳嗽、痰黃、口渴、便秘等症,常以知母配合貝母、瓜蔞、黃芩、梔子、生石膏、桑皮、杏仁等同用。

  一般苦寒藥,如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都有化燥傷陰的缺點。知母則無此缺點,並且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對陰虛發熱,骨蒸盜汗,遺精尿黃,五心煩熱,肺癆咳嗽,消渴引飲等症,常以知母配合地骨皮、秦艽、生地、白芍、炙鱉甲、元參、黃柏、白薇、麥冬等同用。知母多用鹽水炒以下行入腎。如用黃酒炒也可上行入肺。黃柏堅腎清熱,偏用於腎經溼熱、淋濁、膝軟。知母滋腎降火,偏用於腎經虛熱、骨蒸、消渴。

  黃柏清下焦有形溼熱,知母瀉下焦無根之火。二藥常合用可增強其滋腎、堅腎、清熱、降火的作用。天花粉,知母均能清陽明胃熱。但天花粉並能益胃生津,知母兼能滋陰降火。也有人認為知母苦寒滑降,多用可傷胃腸引起瀉洩,天花粉甘涼益胃又能生津,對胃有益無損,主張把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中的知母改為天花枌。

  用量一般二至三錢。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洩者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知母有解熱作用,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肺炎只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百日咳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中藥知母的介紹相關文章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藥性論》:性平。 ③《日華子本草》:味苦甘。 ④《藥品化義》:味微苦略辛。 歸經:入肺、胃、腎經。 ①《珍珠囊》:腎經。 ②《湯液本草》:入足陽明經、手太陰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用於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知母有清熱
發布於 2024-05-10 06:52
0評論
活血化瘀中藥是指能疏通血脈,祛除血瘀的藥物,臨床用於治療血瘀證。按中藥作用特點不同,可將中藥分為養血活血藥,如丹參、當歸、赤芍等;活血祛瘀藥,如川芎、紅花、蒲黃等;祛瘀止痛藥,如乳香、沒藥、延胡索等;破血散結藥,如三稜、莪術、桃仁等。 血竭 味甘、鹹,性平,屬活血化瘀藥。內服有活血散瘀、除血痛的作用,外用有去腐生肌、收瘡口的作用。凡一切血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瘀腫等都可選用。例如瘀血心痛,可配瓜
發布於 2024-11-17 22:26
0評論
1止渴除煩 知母有滋陰潤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如玉液湯。對口渴、飲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清熱瀉火 主治溫熱病,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 3清肺化痰 用於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痰稠等證。本品有清瀉肺火,滋陰潤肺之效,常與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4滋陰補腎 用於陰虛火旺,肺腎虧所致的骨節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症。知母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常同黃柏相
發布於 2024-05-10 06:45
0評論
⑴取該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搖後放置20分鐘,吸取上清液1ml,蒸乾,殘渣加硫酸1滴,初顯黃色,繼變紅色、紫堇色,最後顯棕色。 ⑵取該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熱迴流40分鐘,取上清液10ml,加鹽酸1ml,加熱迴流1小時後濃縮至約5ml,加水10ml,用苯20ml振搖提取,提取液蒸乾,殘渣加苯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對照品,加苯製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為對
發布於 2022-10-19 21:40
0評論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實驗表明:知母煎劑對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霍亂弧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知母乙醇浸膏、乙醚浸膏及乙醚浸膏加丙酮處理後所得之粗結晶,對在普、拜培養基上培養的H37RV人型結核桿菌亞種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浸膏的抗結核桿菌的抑菌效價最高.而皂甙則無作用.
發布於 2022-10-19 21:33
0評論
知母食療作用:知母味苦、微甘,性寒;歸肺、胃、腎經;質潤氣和,降而能升具有清熱瀉火,化痰止咳,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壯熱煩渴,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大便秘結。 知母根莖知母做法指導:1.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宜生用;入腎降火宜鹽水炒。2.勿用鐵器煎熬或盛置該品。3.凡溫熱病熱在氣分,高熱汗出,煩渴引飲,脈洪大有力者,每與生石膏相須為用,併入甘草等,以清氣洩熱。4.凡痰抽刀斷水壅
發布於 2022-10-19 21:26
0評論
知母味苦、微甘,性寒;歸肺、胃、腎經;質潤氣和,降而能升,具有清熱瀉火,化痰止咳,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壯熱煩渴,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大便秘結。知母是一味常用的清熱藥。其性甘寒質潤,故有清熱瀉火與滋陰潤燥並舉的特點,可治療肺胃實熱、陰虛煤咳、骨蒸潮熱,陰虛消渴、腸燥便秘等病症,常與石膏、貝母.黃柏.花粉、首烏等同用,影響較大的代表方藥有白虎湯、知柏地黃丸、二母散等
發布於 2022-10-19 21:19
0評論
【宜忌】脾胃虛寒,大便溏洩者忌服。 ①《別錄》:"多服令人洩。" ②《醫學入門》:"凡肺中寒嗽,腎氣虛脫,無火症而尺脈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經疏》:"陽痿及易舉易痿,洩瀉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洩等證,法並禁用。" ④《本經逢原》:"外感表證未除、瀉痢燥渴忌之。脾胃虛熱人誤服,令人作瀉減食,故虛損大忌。"
發布於 2023-09-11 10:41
0評論
知母飲 組成:赤茯苓3兩、黃芩3兩、黃耆3兩、知母2兩、麥冬(去心)2兩、甘草2兩。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瀝同服。 主治:妊娠心脾壅熱,咽膈渴苦,煩悶多驚。子煩,脈軟數者。 來源:《醫方大成》卷九引《簡易方》。 知母玉女煎 組成:生石膏15g、熟地9g、麥冬6g、知母、牛膝各Sg。 用法:水煎服,溫服或冷服,每日2次。 功效:清胃滋陰。 主治:胃熱陰虛,症見
發布於 2023-09-11 10:28
0評論
臨床應用:1、用於治療溫熱病時的氣分實熱(證見石膏所述),輔助石膏,發揮解熱和鎮靜作用。多夏季出現的久熱不退(中醫名暑瘧,西醫稱夏季熱),可配石膏、青蒿、麥冬、鱉甲、牛膝、橘紅等,如再加小環釵、銀花、南豆花,效果更好。 2、用於治療虛熱(慢性、消耗性疫病的發熱),尤其下午低熱。自覺熱從骨內蒸發而出(前人稱為“骨蒸”、盜汗、脈沉細而數,可配鱉甲、地骨皮。婦女產後的勞熱,也可按此原則治療。 3、用於
發布於 2023-09-16 00: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