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悟本所秉持的“藥店就是菜市場,醫院就是廚房,藥方離不開五穀雜糧”的理論曾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他的綠豆湯可以治療肺癌、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數十種疑難病症的論調,更讓一些群眾深信不疑,使小小的綠豆搖身一變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萬能神藥”。張悟本之流的神奇之處就是偷換中醫養生概念,以偏概全,由其一點放大到其餘,最為可怕的是,他們把錯誤觀點夾雜在正確觀點中,這對公眾更有欺騙性,危害性也更大。
眾所周知,綠豆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食品,它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而蛋白質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本草綱目》對綠豆的評價是“舒腸胃、潤皮膚、和五臟、滋脾胃”,更有清熱解毒、散翳明目的作用,並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
但李時珍同時也指出,綠豆要注意服食方法,“以作涼粉、造豆酒,或偏於冷,或偏於熱,能致人病”。同時,對於老年人、病重者、體虛的人,“綠豆雖補,將有不勝其任之患”。可見,綠豆雖好,卻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更不能包治百病。
一些所謂的“養生大師”在高談闊論養生秘籍時都會搬出《黃帝內經》來引經據典,但《黃帝內經》研究專家明確指出,《黃帝內經》中養生方面的內容只佔一小部分。裡面根本就沒有涉及綠豆湯、大白蘿蔔和茄子的內容。這些“養生大師”其實就是拉大旗作虎皮,他們根本就沒有仔細研讀過這本書,而是將某些論點模糊化,譁眾取寵,誤導公眾。
中醫講究辨證和適度,過分誇大了某種可食性藥物的普遍適用範圍,屬於明顯錯誤,尤其是具有藥用價值的食品,更不能濫用。例如,綠豆性涼較寒,脾胃虛弱的人服用後反倒會加重病情。而不同的季節調理方法也不一樣,綠豆最好在夏季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