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期手術前禁食禁飲是為了減少胃內容物的容量和酸度,預防麻醉期間的嘔吐和誤吸。目前,我國教科書仍沿用傳統觀點:成年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禁食8~12h、禁飲4h。但近年來臨床發現,術前實際禁食時間>10h、禁飲時間>6h會導致患者發生口渴、飢餓、焦慮、脫水、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因此,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和快速康復外科(ERAS)分別在1999年和2012年修訂了術前禁食指南,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尤其是透明液體的禁飲時間。我國部分醫療單位也嘗試將新的禁食方案付諸實踐,但臨床應用現狀並不容樂觀。本文就近年來國內外術前禁食禁飲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術前禁食禁飲的歷史溯源
1946年,Mendelson報道,麻醉期間誤吸液量>0、4ml/kg、pH值<2、5的胃內容物即可誘發致命的Mendelson綜合症,即誤吸綜合症。原因是由於全身麻醉狀態下喉反射被抑制,導致誤吸的發生率升高。因此,臨床上開始提倡午夜禁食禁飲,以確保麻醉安全,這個概念也一直延伸到擇期手術。
現代生理學研究發現,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不同。水的排空最快,攝人Ih後約95%已被胃排空;其次為固體食物,需要轉變成液態形式後才能排空,一般為4-6h;脂肪類食物胃排空最慢。這為臨床上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尤其是縮短透明液體的禁飲時間提供了生理學依據。
2、長時間禁食禁飲對機體的影響
曹路英等調查了我國骨科擇期手術患者,發現術前實際禁食時間為12~20h、禁飲為4-10h,明顯長於傳統規定時間。而接臺手術患者的現狀更不容樂觀,梁淑玲發現,大部分接臺手術患者的術前禁食時間為14-16h,最長為21h;禁飲時間則更長,為12-14h,最長為1%。
機體在禁食禁飲狀態下血糖下降,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加速,糖生成增加。長時間禁食禁飲促使肌蛋白動員、肝糖異生活化,糖生成增加,以補充血糖。體內脂肪分解增加,成為機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因此,在禁食的早期,如能及時補充葡萄糖,可明顯減少蛋白質的異生,節省蛋白質;而且,補充葡萄糖還可以防止脂肪分解產生酮症,降低酸中毒的發生率。
對機體而言,手術是一種創傷,可導致術後產生胰島素抵抗。在不復雜的擇期腹部手術後約持續2周,尤其在術後第1~2天表現較為強烈,與手術的強度直接相關,甚至也發生在小手術患者。而且,術前長時間禁食禁飲可進一步促使術後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增加手術創傷的代謝性應激,影響組織修復和切口癒合,降低機體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在長時間禁食禁飲的應激狀態下進行有創手術,易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發生虛脫甚至休克。長時間禁食禁飲是否適合所有的手術患者已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3、縮短禁食禁飲時間的研究探索
為了不增加麻醉的風險,患者又可以在舒適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尋找合理的禁食禁飲時間,國內外的醫務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Dalal等通過臨床實踐證實,胃內容物的量^pH值與禁食時間長短之間並沒有特別緊密的關¥,給患者術前2h口服150ml的水,麻醉插管後發現,飲水組胃液量[(5、5±3、7)ml]比半夜禁食組[(17、1±8、2)ml]更少,兩組胃液的pH值類似。因此,長時間禁食並不會增加胃液的pH值,而飲水既能稀釋胃酸,又能刺激胃排空。
徐海英等將術前口服糖水的量增加至300ml,與對照組相比,也未增加術中誤吸的發生率。由於長時間禁食禁飲會引起血液的濃等?將手術患者術前禁飲時間由傳統的4h縮短至2h,並減少使用瀉藥,明顯減少了患者在手術開始時身體總水分的丟失。一項包括38個隨機對照試驗的rneta分析也顯示,與傳統的半夜禁食相比較,沒有證據顯示縮短術前禁食時間會增加麻醉期間反流和誤吸的風險。
為了使患者在手術前處於良好的機能狀態,Yagmurdur等在縮短禁食禁飲時間的基礎上,術前給患者口服葡萄糖或含碳水化合物的飲料,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口渴、飢餓等不適感,維持了平均動脈壓的穩定,增加了血糖和胰島素的濃度。國內醫務人員在改善患者術前代謝方面也進行了較多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因為碳水化合物飲料的能量類似混合膳食的水平,可以使患者在經受手術創傷前儲備一定的能量,促進內源性胰島素的釋放,減輕了術後胰島素抵抗。
Perrone等嘗試術前給患者補充乳清蛋白,不僅有效地降低了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白蛋白的值,也減輕了術後急性期反應和胰島素抵抗,有效地幫助控制了血糖。當血糖控制後,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研究人員不斷探索術前可給予的透明液體,新的方案還包括氨基酸類(谷氨醯胺)或肽類(大豆肽類)。
Henriksen等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組(12、5g/100ml碳水化合物飲料)和碳水化合物加肽類組(12、5g/100ml碳水化合物加3、5g/100ml水解大豆蛋白)在胃排空時間上無差異。Lobo等將谷氨醯胺和碳水化合物加人300-400ml的水中,基於胃排空時間,健康志願者飲用此混合液體3h後,胃內容物狀態可恢復至初始基線水平。
當然,大部分的臨床研究還是基於擇期、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他們在麻醉期間反流、誤吸的風險並不高。馮麗等[35]還將研究範圍擴展到了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術前2h給予口服糖水或圍手術期給予二甲雙胍,發現能降低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後胰島素抵抗,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生率也顯著降低。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本質地改善了手術患者的臨床結局,併發症減少了大約50%,術後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也相應減少。
4、術前禁食新指南
基於隨機對照研究和循證醫學的證據,1999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重新修訂了術前禁食指南,要求縮短禁食禁飲時間,特別是縮短透明液體的攝入時間,讓患者在舒適而又不增加麻醉風險的狀態下接受手術。指南規定,任何年齡患者術前2h可以進不含酒精、含少許糖的透明液體,如清水、茶、咖啡、果汁等;成人和兒童術前6h可進易消化食物,如麵包、牛奶等,術前8h可進正常飲食。
2012年,快速康復外科(ERAS)指南也公佈,擇期結直腸手術患者麻醉誘導前禁固體食物6h、禁透明液體2h,非糖尿病患者術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體都是循證醫學的強烈推薦等級。
2013年關於3種手術(結腸切除術、直腸/骨盆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新指南也指出,幾種傳統的圍手術期處理,例如:手術前的腸道準備、常規整夜禁食、常規使用鼻胃管3個傳統的術前準備,所有循證醫學證據都不支持,甚至是強烈反對使用。
新的禁食方案適用於大多數擇期手術患者,但是對於急診手術患者仍建議術前嚴格禁食禁飲。重要的是,擇期手術前禁食固體食物6~8h是強制性的,而且,飲用碳水化合物的時間極限是術前2h。患者如果有任何胃腸活動紊亂,例如胃肌輕癱、胃腸道梗阻、胃食管反流、病態肥胖症等,都是新指南的禁忌證,術前仍需常規禁食禁飲。
5、展望
儘管大量證據顯示,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是安全有益的。但是,由於國內還暫無權威的指南,大部分醫院臨床實際應用還基本執行傳統的禁食方法,甚至更長。我們仍然需要有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特別是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來支持新的術前禁食方案,並制訂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的術前禁食指南。
術前禁食的代謝性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都有待於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18]等代謝性疾病、老年人、小兒、ASAin-iv的患者仍需要臨床進一步探索更好的禁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