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輸精管結紮術與輸精管內節育裝置精子在睪丸內產生,附睪內成熟,射精時經輸精管、射精管、尿道排出體外。干擾或阻斷此通路的任何環節就可達到節育目的。輸精管結紮術與輸精管內節育器正是基於上述原理進行設計的。據1987年統計,全世界共有5000 多萬人接受了輸精管結紮術,僅中國就有3000多萬。手術方法主要有:鉗穿法輸精管結紮術,直視鉗穿法輸精管結紮術,注射針頭固定法輸精管結紮術,穿針引線法輸精管結紮術,針挑法輸精管結紮術,輸精管夾絕育術等;非手術方法主要有:經皮輸精管注射粘堵,穿刺輸精管電凝絕育術等。其中直視鉗穿法輸精管結紮術因手術創傷小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無切口或微型輸精管結紮術;因手術時間短而被泰國人稱為省時的結紮術。由於該手術安全、有效、可靠、術時短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1988年出版的節育技術指南,向全世界推廣。近年,國內開展了一項前瞻性多中心臨床試驗,對直視鉗穿法輸精管管結紮術的有效性和併發症進行了評估。受術者總數為1240名,術後6個月有96.82%的人達到無精症;術後24個月,無精症發生率可達98.22%。這些人術後24個月總併發症發生率為1.21%,其中痛性結節佔0.24%,附睪淤積佔0.97%
1。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人們開始進行可逆性輸精管節育裝置的研究。輸精管節育裝置分為管內和管外兩種,管內裝置又分為堵塞性和非堵塞性兩種。堵塞性裝置如栓子、串珠、鋼栓等,1988年Zanaveld研製出一種叫shug的裝置,但在臨床上應用尚存在一些問題
2 。非堵塞性裝置如瓣膜等,輸精管內濾過裝置也是一種非阻塞性裝置,近年來研究進展較快。吳偉雄、陳振文等進行了125例輸精管濾過裝置節育術和125例直視鉗穿法輸精管結紮術的臨床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輸精管濾過裝置節育效果可靠且能減輕附睪淤積
3。歐汝強等進行的輸精管濾過裝置免疫學方面的研究表明,接受輸精管濾過裝置組的抗精子抗體陽性率較結紮組為低,從而有利於生育力的恢復[4]。管外裝置如輸精管鉭夾、銀夾等,靠外部壓力阻斷輸精管。管外裝置在理論上放、取容易,但在實際應用時發現不少問題:如裝置取出困難,裝置導致輸精管的挫傷有潛在不可逆性,且裝置可能移位或滑落而導致避孕失敗。
二、避孕套避孕套已成為當今最好的、切實可行的具有預防性傳播疾病(STDs)(包括 愛滋病,AIDS)和避孕雙重功能的避孕方法。現今世界約有5000萬對夫婦使用避孕套,其中60%在發達國家,大多數發達國家5%~15%的人使用避孕套,發展中國家平均約為4%。1991年我國避孕套的使用率約為3.48%,其中天津、北京、上海的使用率分別為19.5%、14.2%、9.6%,明顯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5];1998年我國的避孕套的使用率為3.5%[6]。避孕套在實際使用中最好的避孕效果為0.4~1.4妊娠/100婦女年;理論上如果加用體外殺精劑,則避孕效果可≤1妊娠/100婦女年,可與結紮術和激素避孕藥相媲美。然而各家報道的避孕套實際妊娠率波動在2%~30%,第一年平均妊娠率至少在12%,明顯高於其它現代避孕方法。其原因並非方法本身的失敗,多數情況下是使用錯誤。破裂是避孕套使用失敗的主要原因,破裂多與人為因素有關,如性交時間過長、潤滑劑使用不夠、使用錯誤及避孕套儲存期過長等
7。降低性快感是避孕套的主要缺點。極少數人對乳膠避孕套發生過敏反應。儘管人們早就知道乳膠避孕套可引起過敏,但直到1979年人們才發現致敏原是乳膠中的蛋白質,雖然市場上推出了低致敏原的避孕套,但那些對乳膠過敏者也應完全避免使用。楊娟等研究認為:避孕套的可接受性與人們對STDs(性傳播疾病)和AIDS的知識有關,發展中國家人們對STDs和AIDS的知識少,避孕套的使用率低,發達國家的人們對STDs和AIDS的知識多,避孕套的使用率高;避孕套的使用與人們對避孕套的信任程度有關;與避孕套的質量和易得性有關
8。目前避孕套的研究熱點在於避孕套的形狀、材料等方面。人們把避孕套設計成各種形狀,如龜頭形、凹凸形、異形等,這些改進有利於提高性快感,從而提高了避孕套的可接受性。1990年,人們開發出聚氨酯彈性材料;1995年10月Carter-Wallce公司在美國市場上推出以聚氨酯為原料的避孕套。1996年美國FDA對這種避孕套的主要測試結果為:聚氨酯避孕套滑脫和破裂的比例近似於乳膠避孕套;模擬實驗中聚苯乙烯微球和噬菌體對聚氨酯避孕套的透過率也近似於乳膠避孕套;聚氨酯避孕套屏蔽有機生物的體積比愛滋病病毒的體積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