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10-29 02:23

  1.常見於3~15歲的兒童和少年,男多於女,多發於脛骨和股骨。

  2.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粒細胞增高,早期血培養陽性。

  3.發病2周後X線攝影可顯示骨幹骺端模糊區及骨膜反應等。

  4.近期可有患癰疽療癤病史或外傷病史。

  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急,有寒戰高熱,早期患部漫腫、鍁熱、疼痛,深壓痛,成膿後紅腫跳痛,患肢拒動,或有波動感,穿刺有膿。

血源性骨髓炎的診斷依據相關文章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由於骨骼感染引起骨質破壞,形成死骨,常轉為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甚至發生各種併發症,影響功能。常見的併發症為: 1、化膿性關節炎。 2、病理骨折。 3、肢體生長障礙,如骨骺破壞,肢體生長長度受影響,患肢變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給豐富,使骨骺生長較快,患肢反而稍長。有時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長,如膝內翻或外翻等。 4、關節攣縮及強直。 5、外傷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遲
發布於 2024-01-04 04:06
0評論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以骨質吸收、破壞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為主。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如膿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膚,則骨質破壞較少;但膿腫常在髓腔蔓延,張力大,使骨營養血管閉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質形成骨膜下膿腫後使大片骨膜剝離,使該部骨皮質失去來自骨膜的血液供應,嚴重影響骨的循環,造成骨壞死。其數量和大小視缺血範圍而定,甚至造成整個骨幹壞死。由於骨膜剝離,骨膜深層成骨細胞受炎症刺激而生
發布於 2023-10-29 02:10
0評論
(1)血源性骨髓炎的外治療法,針對各期不同症狀類型的骨髓炎有其苗醫獨到的療法,它是引藥入髓,外敷皮表,直達病灶,有活血化瘀,排膿生骨,化腐生肌,通經活絡,補益氣血之奇效,從而快速治療骨髓炎患者不再復發。 (2)開窗引流術:在放射科照片顯示骨質局部已有破壞及骨髓腔陰影增寬者,可在骨髓腔內積膿的部位進行骨皮質鑽孔或開窗,防止炎症擴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進行創腔的上下給抗生素閉式灌洗治療。 (3)死骨
發布於 2023-10-29 02:37
0評論
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點有:急性炎症的表現,大量中性炎細胞浸潤,骨質破壞、骨髓組織溶解壞死,骨質壞死和反應性骨質增生同時存在。早期以骨質破壞為主,隨後出現增生,後期則以骨質增生為主。 骨小梁變性壞死伴部分消失.骨髓腔內只有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灶狀出血 急性骨髓炎的組織學改變:骨髓腔內可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 細菌栓塞理論是目前經典的發病機制假說。小兒骨骺和幹骺端骨生長最活躍,有豐富的血管網,
發布於 2023-10-29 02:30
0評論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點有:急性炎症的表現,大量中性炎細胞浸潤,骨質破壞、骨髓組織溶解壞死,骨質壞死和反應性骨質增生同時存在。早期以骨質破壞為主,隨後出現增生,後期則以骨質增生為主。骨小梁變性壞死伴部分消失.骨髓腔內只有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灶狀出血(HE×100) 急性骨髓炎的組織學改變:骨髓腔內可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 細菌栓塞理論是目前經典的發病機制假說。小兒骨骺和幹骺端骨生長最活躍
發布於 2024-01-04 03:46
0評論
1、實驗室檢查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患者早期血液中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增高,白細胞計數增高,一般都在10×10的9次方/L以上,中性粒細胞可佔90%以上。可伴有貧血及血沉增快。早期血液細菌培養的陽性率為50%~75%,通常在感染後24h即可獲得血液陽性培養結果。局部骨穿刺抽出膿液,塗片找到細菌即可確診。血液及膿液細菌培養的同時,均應作細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2、細菌學檢查
發布於 2024-01-04 04:13
0評論
化膿性骨髓炎(pyogenicosteomyelitis),化膿菌引起骨組織的炎症。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乙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偶爾為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途徑有血源性、蔓延性及外傷性。血源性者病菌自遠處病灶經血行感染於骨,好發於長管狀骨的幹骺端,形成膿腫,經骨皮質擴散形成骨膜下膿腫,又經哈弗氏管進入髓腔,阻斷血運,形成死骨。該病好發於童年,男性較多。
發布於 2024-01-10 16:38
0評論
骨髓炎的分類有多種形式,根據其感染途徑可分為:①血源性骨髓炎:由身體其他部分的化膿性病灶經血液循壞傳播至骨內。②外傷性骨髓炎:由外傷創口感染引起,如開放性骨折繼發的骨髓炎。③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軟組織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膿性指頭炎引起的骨髓炎。 骨髓炎根據病情發展可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從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個逐漸發展的變化的過程,不能機械地按時間劃分。急性炎症消退後,若有死骨、有竇道、有死腔即為
發布於 2024-01-14 18:10
0評論
1.急性血源性脛骨骨髓炎多發生於小兒,成人及青年的發病率也不少。發病經過典型,高燒,疼痛,功能受限,局部骨壓疼,臨床診斷容易。治療:經有效抗生素治療2-3天,全身症狀及局部症狀沒有改善,就應積極開窗病灶清除,沖洗。爭取炎症一期癒合,避免形成慢性骨髓炎。 2.脛骨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根據不同的病例,不同的部位,表現也不同,多合併有死骨,瘻孔,骨外露,骨缺損,假關節,皮膚缺損,患肢短縮等。治療:保守治療
發布於 2024-07-16 01:37
0評論
起骨髓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汙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侷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
發布於 2024-01-14 18:0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