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的研究,各種失眠的人,大多數上床睡覺時都有一個特別的情況:總是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所想的內容雜亂無章,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這給失眠的人帶來很大的痛苦,越想睡,越想事,越想事,就越睡不著。這樣的人,大概佔到75%以上,說明這是失眠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這種情況臨床很多大夫認為是焦慮,針對這種情況,大多數醫生束手無策,往往給予安定或者其它安眠藥物或者抗焦慮藥物。其實仔細分析並非如此,這恰恰是一種強迫性的睡眠症狀。其心理病理機制無非是:
1、過去有過非常痛苦的事件壓抑在心頭,一想起來就非常痛苦,又無法理性排遣,只能通過壓抑,往往試圖以睡覺的方式進行壓抑,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強迫性症狀,回憶與睡眠構成一對觀念與行為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失眠;
2、由於各種痛苦的事件或經歷,白天在工作或生活、交流中暫時忘卻,一到晚上上床以後安靜下來,便浮想聯篇,想起來後便不可避免出現一些痛苦、煩惱、緊張、激動、憂愁的情緒,從而影響入睡過程,這種情緒影響入睡的過程和行為,也產生情緒觀念與入睡行為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失眠;
3、過早地上床以後,大腦並沒有產生生理睡眠需要,當然不可避免地想起各種事情,上床準備睡眠的行為與沒有達到生理睡眠的入睡行為構成一對矛盾衝突,從而必然引起失眠;
以上三種情況,或多或少有著某種“強迫”傾向。臨床上處理其實並不難。如果在生理睡眠來到之後上床準備睡眠時,還出現各種思維活動,不必去控制它,這是非常正常的過程,人的大腦在睡眠前也並不是絕對地快速靜止,應該還有一些活動,允許這些大腦正常活動的存在,不要排斥它的存在。這種情況通過幾種調節都應該能夠迅速解決:
1、對大腦中出現的這些事件,胡思亂想,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沒有結果,也不必得到結果,逐漸想累了,神經系統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以後便會自然入睡;
2、對大腦中出現的這些事件,胡思亂想,最終想出一個所以然來了,出現了一個結果,只要不出現因為有了一個結果之後過分激動的情緒,便會安然入睡。如果有了結果,情緒激動,就再延遲一點上床,等情緒激動過去之後再上床,便會安然入睡;
3、如果想起過去的事件還是抑制不住各種情緒出現,這說明這些事件還在深深影響著你的負性情緒,所以,你不必急於上床睡覺,還是把這些事件縷一縷,等情緒過去之後,再上床睡眠。如果,情緒穩定不下來,你最好第二天去找一下心理醫生,去解決其中自己想不開的問題。通過調節一段時間以後,你就可以慢慢自然睡眠了。
4、平時不要過分地壓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在治療時,也是讓失眠者在低阻抗狀態下或者催眠狀態下或者氣功狀態下,通過讓失眠者意念想象這幾種情形,訓練失眠者按照以上方式睡眠,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