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用藥建議:
早期的診斷及正確的治療,是決定瘧疾預後最重要關鍵,由於臺灣根除瘧疾已經四十年,近年來境外移入的病例每年約只有30例,臨床醫師若經驗不足,常常不能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另外因為瘧疾病況變化迅速,重症瘧疾(severe/complicatedmalaria)開始常以非特異性症狀來表現,如果不能及早發現給予適當的治療,常會導致各器官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另外治療上最棘手的問題是抗藥性的問題,以惡性瘧來說,傳統的藥物如chloroquine目前可以說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流行區都已產生抗藥性,甚至在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的邊界還出現對chloroquine,mefloquine,quinine都有抗藥性的多重抗藥性瘧疾(multiple-resistantmalaria),是治療上的一大挑戰。
90年代以來,越來越被廣泛使用的青蒿素類(artemisinin)的藥物,被視為是可能解決此一難題的利器。它的安全性高,作用速度快,而且對於不同階段的瘧原蟲都有作用[31],目前WHO的建議是使用這類的藥,再搭配另一個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如artesunate+mefloquine;artemether+lumefantrine),以避免抗藥性的產生;根據WHO的統計,到2006年1月為止,青蒿素為主的合併療法(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orACTs)已經有56個國家採用為治療瘧疾的第一線用藥。
當前治療瘧疾的難題在於一方面必須注意瘧原蟲的
瘧疾的病原體為瘧原蟲。可感染人類的瘧原蟲共有4種,即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卵形瘧原蟲(P.ovale)、三日瘧原蟲(P.malariae)和惡性瘧原蟲(P. falciparum)。
一、間日瘧和卵圓瘧
發作開始為突然寒戰發抖,隨即反覆發熱,出汗。為期一週形成間歇性發作的典型模式。頭痛或短期不適後,隨即寒戰發抖,發熱持續1~8小時。熱退後,病人感到舒適,直到下次寒戰前。間日瘧新發作趨向於每48小時發一次。
二、惡性瘧
發作開始為寒戰,體溫逐漸上升,然後突然下降。發作可持續20~36小時。病人感到比間日瘧重和嚴重頭痛。發作間期為36~72小時,此期常感難受和低熱。
三、三日瘧
常為突然發作。發作類似間日瘧,但為每72小時發一次。
瘧疾為單細胞病原體,瘧原蟲感染紅細胞所致。
瘧疾的傳播為受染雌性按蚊叮咬,輸入含瘧原蟲血,或用注射過瘧疾病人的針注射所致。瘧原蟲有4種——間日瘧原蟲,卵圓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三日瘧原蟲——能感染人而致瘧疾。
在美國和大多數發達國家,由於使用抗瘧藥和殺蟲劑已使瘧疾罕見,而在熱帶,瘧疾仍常見。有時,從熱帶來的訪問者或從那裡回來的旅遊者帶來瘧疾,可致小暴發。
瘧原蟲的生活史。當雌性蚊叮咬瘧疾病人,攝取含瘧原蟲血,原蟲移至蚊唾液腺,該蚊叮咬他人,原蟲沿唾液注入。在人體內,原蟲移至肝臟並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後離肝侵入紅細胞,最後致受染的紅細胞破裂。
溫馨提示:間日瘧原蟲和卵圓瘧原蟲可存於肝細胞內,而週期性釋放成熟的原蟲入血流,致瘧疾症狀發作。惡性瘧原蟲和三日瘧原蟲不存留於肝內。若其感染不治或治療不當,成熟的惡性瘧原蟲可在血中存數月,成熟的三日瘧原蟲可存留血中數年,而致瘧疾症狀反覆發作。
抗藥性,另一方面也必須注意抗瘧疾藥物的毒性。困難在於,目前瘧原蟲的抗藥性系以臨床治療失敗作為定義,無法在治療之前先作藥物感受性試驗;而且,重症瘧疾症狀與奎寧,primaquine等抗瘧疾藥物的毒性狠相似,都會造成噁心,嘔吐,溶血性貧血,低血糖,肺水腫及休克,難以從症狀來分辨。
因應上述難題,臨床醫師應考慮瘧原蟲種別(惡性瘧,間日瘧,卵形瘧,三日瘧),患者感染瘧疾的地理區域(非洲,東南亞,新幾內亞,或其他地區),考量患者體質(年齡,心血管疾病,G6PD缺乏症)來選用適當的治療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