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中醫常用的有毒中藥,藥名:蜈蚣,別名:天龍、百家、五公、千仙子,其性味辛、溫,入肝經,有解蛇毒、瘡毒、止痙的功效。
醫學家張錫純認為,蜈蚣 "運行之力最速,內而入於臟腑,外而入於經絡,諸瘡諸毒皆可除"。古代醫生用蜈蚣來治療眼口歪斜引起的中風、手腳麻木、四肢攣縮和抽搐、頭暈、癲癇、風溼和骨痺、小兒臍風和抽搐等疾病。
隨著惡性腫瘤的高發,更多的中醫師在臨床上將蜈蚣作為毒藥使用,但絕不是利用蜈蚣 "以毒攻毒 "的毒性。中醫治療疾病總是根據病情、病因和所用藥物或方劑的療效來進行。在《藥典》中,蜈蚣的功效是疏風解痙、止痛、攻毒散結。初步的臨床觀察表明,蜈蚣配地龍、穿心蓮可用於治療腦瘤、腦轉移癌引起的頭暈、抽搐、頭痛;我們用蜈蚣配山慈姑、全蠍、莪術等化瘀散結藥物適量內服或外敷於骨轉移的疼痛部位可減輕疼痛,改善症狀。現代醫學家朱良春也用蜈蚣治療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膚癌等有一定效果。
還有用蜈蚣解蛇毒的報道,《本草綱目》中記載:本品"最能伏蛇",是治療蛇咬傷中毒的重要藥物。將蜈蚣磨成細粉,每次服2~3克,每日4次,治療蛇咬傷,用消毒過的粗針刺破咬傷的腫脹部位,引流解毒,可使腫脹逐漸消退而癒合。
其他應用,將蜈蚣加茶葉同敷患處,可治瘰癧。用蜈蚣加鹽浸油,取其油擦小兒禿瘡,療效頗佳。對於結核病的潮熱,服用本品也有緩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