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與一般性治療
患者應住院隔離,臥床至少2周,對接受抗毒素治療較遲或有心肌炎徵象者,臥床期應延長、注意觀察病情及心電圖,嚴防猝死。保持室內溼潤。
抗毒素療法
治療白喉的特效療法,是設法中和局部病灶和循環中游離的白喉外毒素,對已與組織結合緊密、造成局部損害的外毒素則無效。故必須儘早、足量注射。早期應用可減少對心肌及其他臟器的損害,並明顯降低病死率。凡可疑患者,可不等培養結果,先給抗毒素。所用劑量根據病變部位、範圍大小、中毒輕重和病程長短而異。兒童與成人用量相同,不按年齡體重計算。給藥途徑以靜脈注射最好。鼻白喉給1~2萬IU;咽白喉2萬~4萬IU;喉白喉2萬~4萬IU;鼻咽白喉治療延遲者4萬~6萬IU。若病變範圍大或起病超過3天以上,或帶有“公牛頸”者,則用8萬~10萬IU。可把抗毒血清稀釋於100~200ml葡萄糖液緩慢滴注(1h),以儘快中和毒素。或同時肌內注射,全部劑量最好一次給予。若劑量足夠,12~24h後即可見假膜從邊緣開始自行剝脫。此時,至警惕剝落的假膜阻塞氣管引起窒息。若一次用量層假膜未見剝離,可考慮給補充劑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天。抗毒素由馬血清製備,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注射前除了解患兒有無過敏史,還必須做反膚過敏試驗。
(1)脫敏注射:皮膚過敏試驗陽性者,必須採用脫敏注射法,脫敏注射患兒按表1程序進行脫敏注射。注意每次注射間隔時間為20~30min,並只有在上一次注射無反應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下一次注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