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如同時發生心肌損害,可使循環衰竭症狀加重。
2.中毒性心肌炎:為本病最多見、最常見的併發症。多發生於病程的第2~3周,但也有發生於第1周和第6周以後者。一般說來,毒血癥越重,心肌炎發生越早也越重。有些重症患者經治療後症狀好轉,假膜脫落,但仍可發生心肌炎。表現為常衰弱無力,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第一心音低鈍,嚴重者心臟擴大,肝臟腫大,尿量減少並有水腫。心電圖出現異常。
(二)周圍神經麻痺:
以運動神經受損較多見。以軟顎麻痺最為常見,進流質飲食嗆咳,顎垂反射消失,多發生於病程第3~4周,病情重者出現早。其次為眼肌麻痺,若動眼神經受損,可出現眼瞼下垂,看不清近處的東西。展神經麻痺可引起內斜視。也可有面神經麻痺。此外全身肌肉都可發生弛緩性麻痺,如頸肌、胸肌、肋間肌、四肢肌肉,導致相應的運動障礙。在病程第7~8周,偶可出現迷走神經麻痺的症狀,心率增快、大汗、分泌物增多、腸蠕動減少等。白喉引起的麻痺,基本上都能恢復而不留後遺症。多在數週至數月內恢復。有些人可出現感覺神經受損的症狀,如感覺異常、感覺過敏等,但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