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04 23:42

  1.腹痛

  蛔蟲鑽入膽道,刺激膽總管的壺腹部括約肌,使之產生痙攣性收縮,因此患者出現劍突下突發性劇烈絞痛、疼痛持續時間不等,而疼痛過後可如常人,這是膽道蛔蟲症狀的特點。患者腹痛的程度和體徵不相符,常常腹痛劇烈,但體徵輕微。發病初期腹部喜按,但隨著膽道炎症的發生而出現拒按。

  2.噁心、嘔吐

  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可含膽汁,也有可能吐出蛔蟲。據報道嘔吐出的蛔蟲可多達數十條甚至上百條之多,小兒由於咽喉反射敏感性較差,可從鼻腔中爬出蛔蟲。

  3.寒戰、發熱

  膽道蛔蟲患者的體溫多在正常範圍之內,當合並感染時,患者可出現畏寒、發熱,但體溫的上升與腹痛的程度不成比例。蛔蟲鑽入膽道引起膽管炎,除非蟲體退出膽道,炎症緩解,體溫多不會自退。

  4.黃疸

  單純的膽道蛔蟲因蟲體表面光滑,不易形成完全性膽道梗阻。但蛔蟲鑽入膽道後,若蛔蟲的數量多、蛔蟲死在膽道內,或反覆發作的膽道蛔蟲引起膽管炎時,可引起膽道梗阻,在梗阻後24~48小時可出現黃疸。患者還可出現肝大。

膽道蛔蟲病的症狀相關文章
概述 人們身體患有的膽道蛔蟲病還有肝蛔蟲病是有著密切關聯的,但是膽道蛔蟲病還有肝蛔蟲病是有著區別的兩種疾病的,膽道蛔蟲病還有根蛔蟲病的都是由於腸道蛔蟲引發疾病的,膽道蛔蟲病是誘發人們患有原發性肝膽管結石的一個重要原因的,近些年來隨著人們自身的衛生條件良好,患有的膽道蛔蟲病的發病幾率也出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了。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的區別 步驟/方法: 1肝蛔蟲病的臨床表現往往會出現在膽道蛔蟲病劇烈腹
發布於 2024-03-04 23:55
0評論
保健: 1、在發作時,病人因疼痛應用止痛劑如杜冷丁藥物時,一日應用不超過2-3次,以防久用成癮。 2、併發膽道感染應用抗菌素四環素過程中,注意用藥時間不宜過長,尤其小兒患者,因四環素能引起牙釉質發育不全,牙齒髮黃,骨生長緩慢等。 3、在應用中藥苦楝皮糖漿進行治療時,應嚴格控制用量以防中毒,其次對於心臟功能不全的病人及體質較弱者忌用。 4、經(內科)保守治療7天以上無緩解,甚至反而加重者,或反覆發
發布於 2024-03-05 00:02
0評論
一、治療原則 膽道蛔蟲症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大多數病人均可通過非手術治療得到治癒,但須徹底驅蟲。以防復發。當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出現嚴重併發疰時,可酌情選擇內鏡治療或手術治療。 二、治療方法 (一)內科治療 1.解痙鎮痛可酌情給予適量阿托品、山莨若鹼、維生素K3等藥物肌注,以擴張膽管、緩解膽道痙攣。對診斷明確且疼痛劇烈者,可酌情使用哌替啶、嗎啡等中樞鎮痛劑止痛,或配合使用苯巴比妥鈉、異丙
發布於 2024-03-04 23:48
0評論
概述 我們平時所說的膽道蟲病是因為腸道的蛔蟲轉入到我們的膽道使我們的膽管痙攣而引起的腹部疼痛。一旦發病就會疼痛難忍,一定要及時就醫,得了膽道蛔蟲病要怎樣辦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方法: 1、 出現這樣的症狀以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膽道蛔蟲病後,可以注射山莨菪鹼來緩解腹痛 2、 由於蛔蟲所在的腸道,膽道等都處在鹼性環境中,可以通過口服食醋來改變成酸性環境。也可以用阿司匹林等排
發布於 2024-06-06 11:29
0評論
一、急性膽囊炎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 女性多見,男女發病北隨著年齡變化,50歲以前男女之比為1:3,50歲後為1:1。5。多數病人發作前曾有膽囊疾病的表現。急性發作的典型發病過程表現為突發右上腹陣發性絞痛,常在飽餐、進油膩食物後,或在夜間發作。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伴噁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症狀。如病變發展,疼痛可轉為持續性並陣發性加劇。幾乎每個急性發作病人都有疼痛,如無疼痛可
發布於 2024-06-15 07:03
0評論
一、   甚麼是膽道系統惡性腫瘤?顧名思義,是指發生在膽道系統的惡性腫瘤,包括上皮來源的癌和間皮來源的肉瘤。而膽道系統的惡性腫瘤絕大部分起源於上皮組織,所以癌最常見,比如:膽囊癌、膽管癌。我們通常所說的膽道系統惡性腫瘤多指原發於膽道系統的腫瘤,廣義的概念還包括原發於其它臟器、轉移到膽道系統的惡性腫瘤疾病,比如:胃癌術後的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轉移致阻塞性黃疸、原發性肝癌的膽管癌栓。那麼膽道系統又在
發布於 2023-03-11 07:21
0評論
膽道感染是指膽道內有細菌感染,可單獨存在,但多與膽石病同時並存,互為因果。感染的膽道易於形成結石,膽石如阻塞膽總管則有80-90%合併感染,感染常見細菌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厭氧菌等。膽石病在靜止期可無明顯症狀及體徵,或僅有上腹部不適、隱痛、厭油膩飲食等症狀;當膽道某一部位發生膽石移動、梗阻或細菌感染時,可出現中右上腹絞痛、發熱、黃疸等症狀,右上腹可出現壓痛、肌衛、反跳痛或捫及腫大膽囊之底部。重
發布於 2024-06-15 06:56
0評論
引起梗阻性黃疸的疾病大體分兩類即良性疾病和惡性疾病。良性疾病以膽道結石為最常見,其次還有膽道炎症性狹窄(如十二指腸乳頭狹窄,急慢性膽管炎等),膽道良性腫瘤(如膽總管囊腫等)。這些良性病變黃疸的出現,其突出的伴隨症狀為上腹隱痛,發冷發熱,腹疼性質一般為脹痛絞疼為主,有時絞疼為顯著症狀,既往有反覆發作的病史,一般都呈急性和亞急性的症狀出現。 惡性疾病包括各種發生於膽總管部位的原發和轉移癌,常見的有膽
發布於 2024-06-15 00:14
0評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斷及鑑別診斷: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影像學檢查,診斷一般無困難,但應注意與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闌尾炎、肝膿腫、結腸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側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鑑別。 慢性膽囊炎需與消化性潰瘍、胃炎等鑑別。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診斷:結合臨床典型的五聯徵表現、實驗室及影像檢查常可作出診斷。對於不具備典型五聯徵者,當其體溫持續在39C以上,脈搏&gt
發布於 2024-06-15 07:10
0評論
1.膽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膽管癌發生的基礎,因為臨床上發現與膽管癌有聯繫的疾病均可導致膽管慢性炎症。膽汁中某些物質(如膽汁酸的代謝產物)長期對膽道黏膜的刺激,導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2.膽管、膽囊結石20%~57%的膽管癌患者伴有膽結石,因而認為結石的慢性刺激可能是致癌因素。 3.潰瘍性結腸炎有報道,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膽管癌發生率較一般人群高10倍。伴潰瘍性結腸炎的膽管癌患者發病
發布於 2024-06-13 05:3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