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頌母親的歌曲《燭光裡的媽媽》中唱道:“燭光裡的媽媽,您的腰身變得不再挺拔…..”,從側面反映出老年女性衰老的一個徵象――駝背。由於駝背在老年女性中很常見,很多人不把它當作疾病,認為“這是年紀大了的正常表現”。實際上,駝背絕大多數是由於組成脊椎的椎體骨發生骨折造成的,這種骨折的發生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常見病,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
先來認識一下,甚麼是骨質疏鬆?骨骼對人體起著保護、支持和運動的作用。骨的主要成份是骨基質和以鈣、磷為主要成分的羥基磷灰石,後者又稱為骨礦物質。骨分為皮質骨和松質骨,簡單的說四肢的骨骼屬於皮質骨,由厚而密的骨皮質形成管狀的骨,中間是骨髓腔,脊柱的骨骼屬於松質骨,外層是較薄的骨皮質,內部是由許多交織成網狀或片狀的骨小梁構成。骨質疏鬆就是單位體積內的骨礦物質含量下降,在四肢表現為骨皮質變薄,在脊柱表現為骨小梁稀疏,孔隙增大。由於骨質的這種病理變化,使骨骼的強度下降,抵抗外力的能力下降,輕微外力就可以導致骨折。事實上,骨質疏鬆本身是沒有疼痛的,但當發生反覆多次的微小骨折或壓縮性骨折時就會出現慢性、反覆加重的腰背和四肢疼痛甚至脊柱的變形。
人類的骨骼在16~18歲後停止生長,但是骨密度會持續增加到將近30歲,這時的骨形成穩定的平衡。在35歲左右,作為自然衰老的過程的一部分,骨丟失開始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逐漸增加。這個過程是男、女性都要經歷的,但女性本身骨骼的體積就較男性小,在50歲左右又有一個女性獨有的生理過程――絕經。絕經意味著女性的卵巢功能衰竭,產生的雌激素量明顯下降,而骨骼上有雌激素的受體,雌激素對骨骼有保護作用。由於雌激素在絕經後的明顯下降,雌激素對骨骼原有的保護作用消失,骨的吸收增加,骨鈣經腎臟以尿鈣形式流失增加,女性進入骨量的快速丟失期。據報道,在絕經後3-5年間,平均每年骨丟失率為2.5-5.0%,這導致骨質疏鬆和骨折風險增加,也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原因。目前全世界約2億人患有骨質疏鬆.其發病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7位。我國骨質疏鬆疾病防治形勢也很嚴峻,女性由於生理上的特殊性,骨質疏鬆的發病率特別在絕經後明顯高於男性骨質疏鬆,在6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高達60%-70%。
患有骨質疏鬆代表有更高的骨折風險,骨骼纖細、脆性增加本身並不引起疼痛,但骨折能導致疼痛和其他問題。這些骨折包括四肢骨的骨折,將影響肢體活動;脊椎椎體的反覆的微小骨折將導致慢性腰背疼痛,脊柱椎體的壓縮性骨折將導致椎體的變形,出現身高變矮和駝背。健康的骨在人體從站立高度摔倒時能抵抗外力,不發生骨折,而在骨質疏鬆時在這種輕微外傷時就可能出現骨折,這種骨折在醫學上稱為脆性骨折。一旦發生脆性骨折意味著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骨質疏鬆。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前臂骨折,脊椎壓縮性骨折和髖部骨折。前臂骨折常表現在摔跤時手腕上方前臂部的骨折。脊椎壓縮性骨折常發生在某個特殊姿勢的運動時,比如踮著腳尖向上夠櫥櫃的物品時,或彎腰提起比較重的物品時,在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甚至會發生自發性的壓縮性骨折,比如咳嗽或打噴嚏的帶來的微小震動就可以導致椎體骨折。髖部(胯部)骨折是在70-80歲時最常見的脆性骨折部位,通常在摔倒後發生,最終導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佔25 -35%,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在一年內再次發生骨折的佔20%,出院後繼續接受1年以上長期護理的佔10%至15%,導致下肢運動障礙、終身殘疾的佔50%,患者縮短健康期望壽命5%至10%。有研究發現,股骨頸骨折患者1年內的死亡率甚至高於一些惡性腫瘤發生1年內的死亡率。英國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在50歲以上人群,女性中每2人中的1人,男性中每5人中的1人,在一生中會發生1次脆性骨折。骨質疏鬆已經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個大問題,是我國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女性的常見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女性平均壽命延長,女性一生中有1/3時間處於絕經期,預防和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是老年女性延長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健康問題。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主要與絕經後雌激素缺乏有關。發病年齡多在50~70歲之間,表現為骨量迅速丟失,骨松質丟失更明顯。骨折多發生在以骨松質為主的椎體、股骨上端及橈骨遠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主要與年齡老化有關,一般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表現為骨量緩慢丟失,骨松質與骨密度丟失速度大致相同。70歲以上婦女的骨質疏鬆症包括了絕經和增齡兩個因素的影響。但同樣是絕經後女性,有的女性骨骼相對健康,有的女性卻在絕經後很早出現骨折,這提示骨質疏鬆和骨折發生的風險具有個體差異。骨質疏鬆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年齡、過早的絕經、體型偏瘦、吸菸、飲酒和素食等。還有一些慢性的疾病也會影響骨質疏鬆的發生,常見的包括慢性的胃腸道疾病、風溼性疾病和內分泌系統疾病。家族中有脆性骨折病史、年齡大於60歲、45歲之前就絕經或由於手術藥物等原因雌激素下降者、體型消瘦、長期素食或有慢性腹瀉導致腸道鈣磷吸收量少者有更高的比例發生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隱匿發生的疾病,早期多無症狀,一般在絕經後5~10年出現症狀,一旦出現疼痛、駝背或身材變矮,說明已經發生了骨折。因此應該對上述有發生骨質疏鬆高度危險的患者進行篩查以便早期診斷。目前骨質疏鬆診斷的金標準是雙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我國市級以上的醫院大多有此儀器,X線輻射量相當於1/10次胸片,因此十分安全。也有一些基礎醫療機構使用腕關節X光骨密度儀或足跟部的超聲骨密度儀,但這些檢查只能作為篩查骨質疏鬆的手段,不能作為診斷方法,確診仍需雙光能X線骨密度。當已經出現脆性骨折,或雙光能X線骨密度顯示骨質疏鬆(T值低於-2.5),就可以診斷骨質疏鬆,發生在絕經後5-10年之內的成為絕經後骨質疏鬆。
藥物治療只能減緩或終止骨丟失,不能使已發生病理改變的骨小梁結構恢復正常。因此,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骨質疏鬆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和有效。前文已經講到人的骨密度峰值在35歲,35歲後骨密度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因此預防骨質疏鬆應從青年和中年就開始,而非已經出現骨質疏鬆時。預防的措施主要包括飲食、日照和運動。飲食方面:要保持充足的鈣質攝入,飲食中主要的鈣來源於奶製品和豆製品,乳糖不耐受的人飲牛奶後常出現脹氣等不適,這類人群可飲酸奶或低乳糖牛奶。高鹽飲食、濃茶、咖啡、飲酒都能抑制鈣的吸收或增加鈣的排洩,應當注意少接觸上述食物。過分的素食或節食減肥將導致脂溶性維生素D不足,也會導致骨質疏鬆,必要時可以適當的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作為營養補充劑。另外身材過度消瘦,由於骨感受到的重力減少等多種原因也比正常體重者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當然過度肥胖者也由於一些複雜原因的綜合作用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日照方面:維生素D對於骨礦物質沉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飲食中攝入的維生素D非常有限。人主要依靠光照,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皮膚可合成維生素D供人體使用。女性一般戶外活動時間較少和追求美白而過度的防曬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風險增加,應注意增加日光的照射。運動方面:骨骼肌在運動中會對骨產生牽拉作用,這些力量有助於骨骼的更新和健康,同時比較發達的骨骼肌也形成了對骨骼的機械保護,因此適當的運動,提高身體的骨骼肌含量將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但應該注意對於已經有骨質疏鬆或有骨質疏鬆發生較高風險的人群應先進行骨密度的測量,有專業醫師制定運動計劃,以免過度劇烈的運動造成脆性骨折。
一旦確定診斷絕經後骨質疏鬆,應該開始積極的治療,以便預防骨折的發生。
目前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營養補充劑和抗骨質疏鬆藥物。生活方式干預類似上述預防骨質疏鬆的措施,但要注意運動不宜劇烈,以免骨折,但也不能因為有骨質疏鬆就不運動,因為制動是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誘因。營養補充劑包括鈣和維生素D。人體的血鈣要維持一定的平衡,當血鈣下降時,即從人體的鈣庫――骨骼中提取鈣,骨鈣不足則骨礦化不足,骨密度下降。因此補充足夠的鈣可以預防骨丟失和骨折的發生。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建議,婦女絕經後每天應攝入1500mg的鈣,年齡大於65歲後每天應攝入l500-2000mg。鈣的來源應以食物為主,其中以乳製品含鈣量最高,如100ml的牛奶中含100mg的鈣。食物不足的部分可以給予鈣劑補充,目前鈣製劑產品較多,在選擇的時候應選用含鈣量高的鈣製劑以減少服用藥量,比如碳酸鈣的含鈣量遠高於葡萄糖酸鈣。補鈣時加用適量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鈣吸收。在補鈣時應注意,患有高鈣血癥、高尿鈣性腎結石時應禁止補鈣,有經驗的內分泌科醫生會在補鈣後定期評估血鈣、尿鈣等指標,以免發生高血鈣或高尿鈣等。抗骨質疏鬆藥物目前常用主要有雙膦酸鹽、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和降鈣素,其他藥物還包括雌、孕激素替代和甲狀旁腺激素等。雙膦酸鹽能抑制骨骼中的破骨細胞,減少骨破壞,因此具有很強的抗骨質疏鬆的作用,研究顯示這類藥物能長期和顯著的預防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骨質疏鬆藥物。其他各種抗骨質疏鬆藥物具有各自的特點和不良反應,患者應需要尋求內分泌醫生的幫助,綜合評估骨骼及全身狀況,制訂個體化的治療和隨訪方案。
綜上,骨質疏鬆是女性絕經後的常見疾病,對女性的健康常帶來嚴重不良影響,需要積極防治。骨質疏鬆的發生率高,尤其是在女性中,應從中年和青年就開始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早期常沒有明顯症狀,需要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診斷,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願廣大女性能關注骨骼健康,撐起未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