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樣的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一般都要手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經保守治療無效的考慮手術治療,混合型(神經根型和脊髓型)頸椎病一般都要手術治療,其他類型頸椎病一般考慮非手術治療
骨質增生在手術範圍內嗎?
骨質增生如果壓迫神經、脊髓引起症狀可考慮手術切除,如果沒有壓迫可不用考慮切除。
若被診斷要手術,還可以採用按摩、熱敷、拔罐等方法嗎?
熱敷、拔罐可以進行,但按摩、牽引則有一定風險,不建議按摩、牽引
該手術卻不手術,會有哪些危害?
需要施行手術的頸椎病均是由於病灶壓迫神經、脊髓等神經系統的病變,這種病變過程是不可能靠吃藥等非手術方法改變的,而且一般情況下,拖延時間越久,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害越重,術後神經功能恢復效果越差! 因此,為今後神經功能及患者生活質量,國內外專家對這種情況的頸椎病患者均建議儘早手術治療。而且目前醫療技術進步,頸椎病的手術風險越來越低,恢復越來越快,一般主要時間均在5到7天之內。
是否手術越早,效果越好?
因病情而異,脊髓型頸椎病原則上越早越好,神經根型頸椎病則是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手術
頸椎手術是否有年齡限制?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生髮現:患者往往具有“三個年齡”即實際年齡、生理年齡(生理機能)、心理年齡(對生活的態度)。如果患者的實際年齡為80歲,但其生理年齡只有70多,而心理年齡很年輕(與社會生活不脫節,對生活質量要求高),那麼如果他患有頸椎病,他會很積極的要求解決問題,因為,頸椎病往往影響的是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不影響人的壽命。頸椎手術本身也不影響人的壽命。
所以,年齡不是問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和自身的身體狀況決定你是否需要手術。
哪些情況是手術禁忌症?
半年內發生心梗、腦血栓患者是手術和麻醉的禁忌症
頸椎手術有哪些術式?適合甚麼樣的情況?
神經根型頸椎病手術術式:1前路椎間孔減壓術、2前路經椎體椎間盤摘除減壓術、3後路Keyhole(椎板間孔減壓)技術、4前路椎間盤摘除椎間融合鈦板內固定術、5前路人工間盤置換術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術式:1前路椎間盤摘除椎間融合鈦板內固定術、2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3後路開門椎板成形術、4後路椎管減壓內固定植骨融合術、5前後路聯合減壓固定植骨融合術、6頸椎截骨固定融合術
手術入路怎麼選?甚麼情況下要前後路聯合?
原則上是依據神經或脊髓壓迫因素主要來自前方還是後方?另外還要根據術者對前後路手術技術掌握的程度。如果術前考慮單純從前路或後路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並且是術者對前後路手術均很有經驗的情況下可考慮行前後路聯合同時手術
前路的優點和侷限性是甚麼?
前路的優點在於頸椎病造成的壓迫多數來自前方,因此前路減壓理論上比較直接、充分。但具體到具體某個病例,則不完全是這樣。
後路的優點和侷限性是甚麼?
後路優點主要是術野大,術野清楚,手術安全,但隨著顯微鏡技術的應用,前路也完全可達到術野清楚的效果。後路侷限性主要是通過脊髓後移、間接減壓達到緩解臨床症狀。
植骨材料怎麼選?
植骨材料原則是自體骨最好,來源可來自減壓過程中切除骨塊,但往往骨量較少,可從自體髂骨植骨,缺點是要增加一處創傷,優點是自體骨融合率是最高的。異體骨目前應用較廣泛,優點是不會增加患者創傷,缺點是需要增加手術費用,,理論上比自體骨融合率低
甚麼情況下做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頸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術前無明顯不穩定,年齡在65歲以下
甚麼樣的頸椎手術適合做微創?甚麼情況下不適合?
實踐中,神經根型頸椎病適合微創,脊髓型頸椎病不適合微創
但理論上講,微創不僅僅是一種手術方法,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手術器械的應用,更是一種理念,患者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併發症少、療效滿意本身就是微創的體現。因此,醫生和患者都要對微創手術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經皮穿刺脊柱外科技術、內窺鏡輔助下脊柱外科技術和顯微鏡輔助下頸椎前路手術的適應證,優點和不足是甚麼?
經皮穿刺脊柱外科技術主要是針對單純間盤突出病人,而且是術前評估間盤射頻消融後可回縮的類型,其他類型效果不確定。
內窺鏡下頸椎病治療主要是針對軟性壓迫,對於骨贅等硬性壓迫由於受鏡下設備的影響,減壓效果不確定。
顯微鏡輔助下頸椎前路手術主要是將手術術野放大,術野更清楚,手術減壓過程中更安全,同時切除更徹底,不論是軟性還是硬性壓迫均可以實現充分減壓。因此,對於脊柱外科醫生來說,顯微鏡技術將是今後實施頸椎手術的基本技術,必須掌握。
頸椎手術後為甚麼多見肩膀痛?
原因很複雜,這裡簡單闡述術前沒有,術後新出現的肩膀痛。一般如果是前路手術,往往跟前路減壓後椎間融合後椎間高度撐開,神經根需要重新適應新的椎間高度有關,如果是後路手術,往往跟減壓後神經根後移導致張力增加,引起肩膀痛。這兩種情況經過對症治療後一般都會改善,不會永久這樣。
椎管擴張有哪些併發症?能否預防?
椎管擴張最常遇到是脊髓缺血再灌注損傷、C5神經根後移、開門側再關閉狹窄等情況。一般都有預防措施。而且比較成熟。
融骨和內固定有哪些併發症?能否預防?
骨癒合不良、骨不癒合,內固定鬆動、斷裂、移位,臨近節段退變等等。預防措施有,但某些情況下,預防措施不確定有效。
內置物鬆動、斷裂,怎麼辦?
依據鬆動、斷裂的原因,具體情況處理方案有區別。
頸椎手術後頸椎骨髓水腫,壓迫神經導致腰部以下無知覺,怎麼辦?
關鍵是確定脊髓水腫的原因及嚴重程度,激素衝擊治療只是對症,水腫產生的原因決定是否需要馬上再次手術解除脊髓壓迫。
頸椎前路手術後,左腿腳發麻、疼痛,怎麼辦(術前無症狀)?
考慮是否存在術中操作導致脊髓水腫,對症治療觀察,如不加重,一般均可自行緩解。術後磁共振可協助判斷病因及預後。
術後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複查、就醫?
術後出現肢體活動障礙、高熱、呼吸困難、喝水嗆咳、聲音嘶啞、吞嚥困難、進食後出現咳嗽,咳出食物殘渣、切口流膿、不癒合等情況
為甚麼術後還會出現頭暈、手麻等頸椎病症狀?
手術減壓是否充分?手術過程中是否有一過性神經衝擊損傷?長期臥床體位性血壓波動等等情況均可出現頭暈、手麻等頸椎病症狀
術後出現頸椎椎間盤突出,是頸椎病復發嗎?甚麼樣的人容易出現?
情況比較複雜,不一定是手術本身的原因,長節段手術固定的患者、術前頸椎間盤已經出現退變的患者等等均可導致術後頸椎間盤突出
出現頸椎椎間盤突出,還能手術嗎?
原則上可以手術,手術指症同第一次手術,突出間盤壓迫神經或脊髓產生臨床症狀。
甚麼情況下患者需要二期手術?
經非手術治療無效
頸椎前路手術植入的內置物,需要取出嗎?哪些可以取,多久可以?
一般情況下不需取出,如果有臨床症狀要取,一般術後融合後1年後2年內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