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糖苷酶抑制劑是2型糖尿病病人常用的降糖藥物,主要用於控制餐後高血糖。其包括阿卡波糖及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目前市售的藥物主要有拜唐蘋和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市售的有倍欣。
α-糖苷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是在小腸黏膜刷狀緣競爭性抑制葡萄糖澱粉酶、蔗糖酶和異麥芽糖酶,延緩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減輕餐後高血糖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作用,避免了餐後高胰島素血癥。對於進食碳水化合物後出現的血糖升高有較好的作用效果,對於進食脂肪餐、蛋白餐的高血糖無效。
鑑於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因此其服用的最佳時機是與第一口主食一起嚼服,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降糖效果。以拜唐蘋為例,如果在餐前半小時服用,拜唐蘋進入腸道與α-糖苷酶結合,半小時後進餐時拜唐蘋已與α-糖苷酶解離,此時碳水化合物可與α-糖苷酶相結合,使餐後血糖升高,不能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而如果是在進餐後服用,碳水化合物已佔據了α-糖苷酶位點,小腸粘膜上就已經沒有可與拜唐蘋相結合的α-糖苷酶了,因此飯後服用拜唐蘋就已經沒有作用了。有些患者朋友進食後發現忘記服用藥物,再補服藥物,不僅沒有效果,還等於浪費了一片藥物。我們常常比喻拜唐蘋的服用方法好像皇帝出巡時地方上要“清水潑街,黃土墊道”一樣,要恰到好處:如果做早了,皇帝經過時水已經幹了依舊會塵土飛揚,看不到潑水的效果;皇帝過去以後再做皇帝也看不到成為了馬後炮。因此,一定要掌握這個藥物的確切服用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降糖效果。
因這類藥物主要作用場所在腸道,在腸道抑制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故服用後常見腹脹、腸鳴音亢進、排氣增多等胃腸道不良反應,因此要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適應以後再逐漸加量。
拜唐蘋在暴露於空氣中時間較長後極易受潮,受潮後的藥物嚼服時就不是很“脆”,故一般需要服用時才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