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人受傷骨折了,或者有人向你打聽骨折以後飲食方面需要做甚麼調理、吃甚麼食物好等問題,可見骨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瞭解骨折的一般知識,可以幫助判斷是否要及早到醫院診治,以及指導骨折以後生活調理等問題。下面我們來談談有關骨折的基本知識。
甚麼是骨折?
骨折是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骨折部位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出現瘀斑,肢體功能活動受限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折者還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
導致骨折的原因是甚麼?
導致骨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由於力的作用所引起。根據受力的不同,骨折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種為直接暴力,是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導致該部位骨折,這種骨折往往發生在損傷處,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汽車碰撞大腿可導致股骨骨折。第二種是間接暴力,暴力通過縱向傳導、槓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可導致脛腓骨骨折或腰椎壓縮性骨折等。第三種為積累性損傷,是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導致某一特定部位骨折,稱之疲勞性骨折,如遠距離行軍可致第二蹠骨骨折。
如何判斷有否發生骨折?
骨折有以下特點:
1、一般骨折都有摔傷、撞擊傷等外傷病史。
2、出現局部疼痛,壓痛、環形壓痛,扣擊痛、縱向扣擊痛。
3、局部腫脹、瘀斑、畸形,如橈骨遠端骨折後出現的餐叉樣畸形等。
4、局部出現異常活動與骨擦音、骨擦感。5、肢體或軀幹活動受限。
一旦出現以上情況,應儘早到醫院骨科診治。醫生通過拍X線片或其他檢查,就可以明確骨折的部位、程度、移位情況,並做相應的處理。
骨折有哪些治療方法?
骨折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一般有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類。非手術療法主要是手法復位、夾板或石膏外固定、功能鍛鍊。手術治療主要有切開復位內固定、關節置換術等。
骨折後要注意甚麼?
1、骨折後應該儘早送醫院診治,四肢骨折搬運時需用竹片或木板適當固定,脊柱骨折則應保持軀幹平直、使用床板等運送。
2、對四肢骨折採用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醫生會給予整復並做夾板或石膏外固定。在固定後我們要密切注意手指、或足趾的顏色、溫度、感覺和自主活動情況,一旦手指或足趾發暗或蒼白、疼痛加劇、麻木或感覺遲鈍,則說明外固定過緊,應該找醫生重新調整鬆緊度。在生活中,可以抬高患肢,促進血液的迴流,減輕腫脹。
3、對四肢骨折採用手術內固定的患者,術後除了注意手指或足趾的顏色、溫度、感覺和自主活動情況外,還要注意傷口的滲血滲液情況,如敷料溼透,應該找醫生換藥重新包紮。
4、要鼓勵臥床患者定期坐起,做深呼吸、拍背等護理,避免肺部感染;保持飲水量,防止泌尿系感染和結石的發生。
骨折病人應該怎樣鍛鍊?
醫生會為骨折病人制定相應的功能鍛鍊計劃,鍛鍊時要循序漸進,不可盲目粗暴,急於求成。在骨折早期(1~2周),主要是做肌肉的等長收縮,比如上肢骨折做握拳、活動手指等動作,下肢骨折做股四頭肌、小腿肌肉的等長收縮。骨折中期(3~6周),繼續做肌肉收縮鍛鍊,在醫護人員或健肢的幫助下,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的活動,由被動到主動,逐漸加大活動範圍和力量。骨折的後期(骨折臨床癒合以後),宜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逐漸增加肢體承重,使關節活動範圍和肢體力量逐漸恢復正常。
骨折病人的飲食怎樣調配?
為了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的飲食可以按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配合不同的食療,促進血腫的吸收和骨痂的生成。
早期:飲食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食用肥膩滋補之品,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影響骨折康復。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飲食上以高營養食物為主,可在初期的食譜上,用田七煲雞,也可食用動物肝臟之類食物。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 2周。
後期: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飲適量的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 15克,續斷 10克,苡米 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加入另 2味同煮粥進食。每日 1次,7天為 1療程,每 1療程後間隔3~5天,共用 3~4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