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4 23:33

  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各類型中最為嚴重的類型,且多隱性發病,易誤診為其他疾病而延誤診治時機。它是退變的頸椎間盤及椎體後緣的骨質增生等繼發病理改變刺激、壓迫脊髓而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

  1、症狀和體徵:

  40~60歲患者多見,發病慢,脊髓型頸椎病約佔頸椎病的10%~15%。其臨床症狀繁多,有感覺或運動方面的障礙;有頸神經或脊髓的病變;可因輕微外傷致急性起病,發病時即有截癱,經過若干時日,癱瘓雖有好轉,最後多遺留有神經機能障礙;大多數沒有或僅有輕微的頸、肩疼痛症狀,而神經、脊髓機能障礙的表現在發病早期常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明顯的脊髓受壓症狀,甚至四肢癱瘓,一般發病順序是先下肢表現,再出現上肢表現。因此瞭解脊髓型頸椎病的早期症狀,對於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本病有積極意義,現對CSM早期症狀分類如下:

  ① 下肢症狀:出現一側或兩側下肢的神經機能障礙,有表現為單純下肢運動障礙,無力、不穩、發抖、打軟腿、易摔倒;有些表現為單純下肢感覺障礙者,如雙足感覺異常,雙下肢麻木,亦有表現為感覺、運動障礙同時存在。

  ② 上肢症狀:出現一側上肢或兩上肢的單純運動障礙,單純感覺障礙或者同時存在感覺及運動障礙。常見症狀有麻木、酸脹、燒灼或發涼、疼痛或無力、持物易脫落、發抖。可發生於一個手指或多個手指,有時僅在五指尖部,有些表現在肩胛、肩部、上臂或前臂;有些同時發生於上肢近端或遠端;亦有些沿神經根走行放射。

  ③ 四肢症狀:可表現為單純感覺障礙如雙足小腿及雙手尺側麻木,有的短期四肢陸續出現感覺、運動障礙者,如低頭長時間工作後次日即出現左手環、小指麻木,繼而出現右手環、小指麻木,接著表現為雙下肢麻木無力,抬腿困難、步態不穩、易摔跤。

  ④ 骶神經症狀:表現為排尿、排便障礙,如肛周或會陰部感覺異常,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感或尿等待,大便秘結。

  一旦出現上述早期症狀,應想到本病的可能性,患者症狀時好時壞,呈波浪式進行性加重,如表現為:下肢各組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更不能跑步;雙腳出現踩棉花樣感覺;頸發僵,頸後伸時易引起四肢麻木,接著出現一側上肢或雙上肢麻木、疼痛,手無力,持小物件易脫落,不能扣衣釦;重者寫字困難,甚至不能持筷或匙進餐;部分患者出現尿瀦留;有些同時表現為胸、腹等處發緊即“束帶感”。這些典型症狀對於提示CSM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注意體徵檢查:至少查出一個以上腱反射亢進,一個以上病理反射,尤以Hoffmann或Rossolimo必有一個存在,髕陣攣或踝陣攣有一個出現,則很有診斷價值。臨床症狀在CSM的早期診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早期症狀出現後能夠意識到CSM的可能性,經過詳細的物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就可縮短治療時間,明顯提高治癒率,減少病殘率。

  2、影像學檢查:

  2.1 X線片:正側位片上頸椎變直或向後成角,多發性頸椎間隙變窄;骨質增生,尤以後骨刺更為多見;鉤椎關節骨刺形成。斜位片上可見椎間孔縮小、小關節重疊或有項韌帶骨化。國人正常頸椎管矢狀徑在16~17mm之間,若小於13mm則認為存在椎管狹窄,若小於10mm常有脊髓功能障礙;頸椎側位片椎管中矢徑/椎體中矢徑<75%,認為存在有發育性頸椎管狹窄;從頸椎過屈過伸側位片,可分析頸椎不穩定節段,頸椎不穩可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即椎體後緣連線與滑移椎體下緣的連線相交一點至同一椎體後緣之距離≥2mm或椎體間成角>11°及椎體滑移2~3mm為不穩定。目前認為頸椎不穩定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脊髓型頸椎病發病機制中重要因素之一。頸椎伸屈活動時,脊髓在椎體後緣反覆摩擦,尤其對存在發育性頸椎管狹窄及退變性後骨贅等形成時,引起脊髓微小創傷致脊髓病理損害。

  2.2 CT掃描:對椎體後緣骨刺、椎管大小、後縱韌帶骨化情況、黃韌帶鈣化、椎間盤突出都可表現出來。

  2.3 核磁共振(MRI):分辨能力更高,可見椎間盤退變及信號改變,尤其可分辨多節段退變椎間盤突出椎管情況,可見硬膜囊、脊髓有無受壓及壓迫情況及有無脊髓背腹受壓及壓迫情況,脊髓是否變細(萎縮)、變性,是否有空洞腫瘤等情況,MRI現已逐步替代脊髓造影檢查。

  2.4 腰椎穿刺(奎氏試驗):有完全梗阻或部分梗阻者,表示脊髓受壓,但不能定出壓迫原因和部位,有梗阻者,腦脊液蛋白往往高於正常(40mg%),若蛋白高於200g/L(200mg%),則應考慮脊髓腫瘤。對於早期上肢、下肢或四肢感覺、運動變化,在除外顱神經損害的基礎上,應重視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如能仔細詢問病史,認真查體,詳細閱讀分析頸椎X線片則不難作出診斷,對於典型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及/或骶神經損害表現,錐體束損害明顯者,可進一步進行CT或MRI檢查,可幫助明確診斷及指導選擇手術等治療方案。

  3、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要點:

  ① 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頸無不適但手動作笨拙,細小動作失靈,胸部有束帶感,步態不穩,易跌倒;② 肢體肌張力增高,逐漸出現四肢痙攣癱瘓、腱反射亢進,Hoffmanns徵陽性,可出現踝陣攣和髕陣攣;③ 軀幹及下肢麻木或出現感覺障礙平面,減弱區呈片狀或條狀;④ 頸椎X線側位片或CT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⑤ MRI示脊髓受壓呈波浪樣壓跡,嚴重者脊髓可變細,或呈串珠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要點是甚麼?相關文章
1甚麼是脊髓型頸椎病2主要症狀下肢症狀:下肢可出現放射性痛、冷、麻、涼、或熱竄痛、無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或休息後剛起來加重,少有活動後好轉,再活動後又加重。與天氣變化有關,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或不明顯等。重則肌萎縮、跛行、功能下降。上海龍華醫院骨傷科張霆半身不遂(頸性半身不遂):單側肢體偏癱、麻木、竄脹,甚則口角歪斜、語言功能障礙、穿鞋脫襪困難、行走不穩等,
發布於 2023-02-01 08:12
0評論
脊髓型頸椎病的鑑別診斷:凡有脊髓刺激或者損害的病變均須與CSM相鑑別。從普通X線片即能鑑別頸椎骨折脫位、環樞椎半脫位、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骨結核、骨腫瘤等。此外尚有以下幾種疾病須與本病相鑑別。1、脊髓腫瘤:患者可有頸、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側上肢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症狀逐漸發展到對側下肢,最後到達對側上肢。壓迫平面以下感覺減退及運動障礙的情況開始為Brown-Se
發布於 2022-09-24 23:33
0評論
國內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具有頸椎病的臨床表現;2、影像學檢查顯示頸椎間盤或椎間關節有退行性改變;3、影像學徵象與臨床表現相應,即影像學所見能夠解釋臨床表現。此診斷標準強調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同時出現且能相互印證、解釋。隨著影像學的發展,MRI等先進技術廣泛應用,頸椎MRI在頸椎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前所述,頸椎病是一個包括各種病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徵,病變
發布於 2022-09-24 23:31
0評論
61歲的施先生,患頸椎病多年,平素行走正常,偶有頸部疼痛。一次騎自行車時不慎面部著地摔倒,導致四肢麻木,不能自主活動,當時在外院就診,頭頸部均未檢查出明顯骨折外傷,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恢復。經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頸椎管有多處狹窄,壓迫脊髓,此次外傷導致發病多年的頸椎病明顯加重,必須把受壓的脊髓徹底解放出來,才有可能恢復四肢的感覺、運動功能。經過我們的治療小組詳細討論、周密計劃後,進行頸椎後路單開
發布於 2023-03-29 03:51
0評論
概述 頸椎病是第一大骨科疾病,頸椎病以前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出現頸椎病了。出現頸椎病以後,患者會明顯的感覺到脖子不舒服,同時還有疼痛的表現,甚至出現頭暈噁心等,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出現這種疾病,我們就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現在多使用微創術進行治療,術後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康復保健。 步驟/方法: 1、 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脊髓型頸椎病,我們就可以採用保守的
發布於 2024-06-16 20:02
0評論
概述 面對臨床上少見但症狀卻較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在診斷的時候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否則一旦誤診或漏診,必定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步驟/方法: 1、 40-60歲的病人,有上位神經元受損的表現,如步態不穩,走路時有踩棉花感,上肢Hoffman徵陽性,下肢膝反射,踝反射亢進,Habinski徵陽性,髕陣攣,踝陣攣陽性。 2、 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側位X線片上椎
發布於 2023-01-31 16:50
0評論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指由於頸椎退行性變後或受到外傷等因素、椎體節段間不穩、刺激了頸部的交感神經,使之興奮或受到抑制,而表現出多種多樣症狀的疾病。正因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為主觀症狀,診斷上缺乏特異的客觀指標,所以,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診斷較難確定。北京地壇醫院骨科張強1、症狀和體徵總的說來,交感型頸椎病的特點是患者主訴多但客觀體徵少,症狀多種多樣,由於缺乏頸椎病常見的肢麻、頸項疼痛,
發布於 2022-09-25 04:25
0評論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Sympathetic,CSS)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指由於頸椎退行性變後或受到外傷等因素、椎體節段間不穩、刺激了頸部的交感神經,使之興奮或受到抑制,而表現出多種多樣症狀的疾病。正因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為主觀症狀,診斷上缺乏特異的客觀指標,所以,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診斷較難確定。1、症狀和體徵:總的說來,交感型頸椎病的特點是患者
發布於 2022-09-24 23:35
0評論
一、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誤區為有些年輕人轉頭時頸椎經常發出響聲,就會認為自己患了此病。之所以轉頭時脖子會發出咔咔的響聲,主要是因為頸部的韌帶和骨骼發生摩擦所造成的,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脊髓型頸椎病。畢竟,脊髓型頸椎病仍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年輕人患病的比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年輕時不良生活習慣和長期伏案工作會增加患病的可能。 二、做瑜伽、倒走、做按摩等方法是有助於緩解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是頸
發布於 2024-03-15 19:56
0評論
頸型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localization,CSL)主要表現為頸肩痛而無神經體徵,影像學改變尚不典型,是診斷為頸椎病,還是診斷為肌筋膜炎等軟組織病變尚有爭論。我們認為,頸型頸椎病一般能通過影像學顯示頸椎退變(MRI示椎間盤退變)及繼發的生物力學(X線片示頸椎生理曲度、穩定性變化)改變,符合頸椎病診斷要素。而且,頸型頸椎病較為常見,能體現頸椎病病理變化的初始階段,與
發布於 2022-09-24 23: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