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醫藥正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當您把一包包中草藥拿會家以後,到底該怎樣正確地煎煮和服用呢?下面我們來談談。
首先,我們要選擇好煎藥的工具
現在有些朋友對此不大在意,用平時煮飯的鋁鍋來熬中藥,這是不對的,一般情況下,中藥不能用金屬器皿來煮,因為金屬器皿中所含的各種金屬成份會與某些中藥的成份產生化學反應,而且其中某些重金屬被析出後會被人體吸收,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大家請記住,也不能用搪瓷盆來熬中藥,因為搪瓷盆也會在熬藥的過程中析出化學物質,所以最好是選用砂鍋或者藥壺來煮中藥,一般中藥店都有賣藥壺的,十多元錢一個,也不貴,日雜商店也會有賣的。
藥壺在開始煮的時候會漏水,怎麼辦?
但是,有的朋友會發現,藥壺在開始煮的時候會漏水,這是為甚麼呢?原來,用泥渣燒製的藥壺會有一些縫隙,傳統的做法是,在第一次使用以前,先用藥壺熬些玉米麵,熬好以後,藥壺的縫隙就會被堵住了。如果您用砂鍋煮藥,那麼記住,一開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則砂鍋會出現裂鍋現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鍋整個都熱了,再適當加大點火力。
熬藥之前,先把藥物泡半個小時
在熬藥之前,您需要先把藥物在水中泡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熬出的有效成份更多,否則要熬好後,您再檢查,好多藥(比如茯苓)的裡面還是乾的呢,當然也就浪費了。
先煎的藥物,先煮半個小時
熬藥的時候,您一定要先注意看看有沒有醫生囑咐的先煎的,在中藥裡,有些藥物如:生龍骨、生牡蠣、龜板、鱉甲、磁石、生石膏等藥物有效成份難以煎出,所以是要先煎的,一般藥店會給單包,您需要把它們在藥壺裡先煮半個小時以上,然後再下其它的藥物。
特殊的藥物久煎,附子嘴嘗不麻為度
中藥裡面比較特殊的藥物,比如附子,這個藥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有毒成分是烏頭鹼,這個毒性成分在熬到一個小時左右的時候,就被破壞了,所以大家要記住,附子一定要先熬半個小時左右,然後下入其他的藥物,再熬半個小時,這樣熬滿一個小時就可以了。如果藥量大的時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嘗,不再感到麻為好。
灶心土熬水,再煎其它藥物
另外還有比如灶心土等藥物,因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氣來和中祛穢,所以中醫傳統的方法是先用它熬水,然後把藥渣濾出,用它熬出的水來再煎煮其它藥物。
後下的藥物
有些藥物則是需要後下的,比如藿香、佩蘭、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它們的揮發物質很容易散掉,所以需要藥快要熬好的時候,再把它們下到藥裡面,稍微煎煮約四、五分鐘就可以了。
根據病情特殊煎煮
有的時候,需要根據病情來考慮煎煮的方法,比如有的感冒患者是外寒裡熱,那麼我的經驗是將清裡熱的藥物如黃芩、連翹、雙花、生石膏等藥物先煎,等快煎好的時候,再把解外寒的藥物如蘇葉、蔥白等放到藥中,然後立刻閉火,再悶五分鐘,就可以了,這樣療效就明顯比把藥物放在一起煎要好許多。
有些藥物如旋復花、滑石等,因為它們的藥渣會刺激消化道,所以需要用布包好在放入藥壺煎。
過去還有些傳統煎法,比如清暑利溼的六一散用鮮荷葉包紮好後放入藥中煎,這樣療效更好,但是現在很少有人這樣做了。
過去還有用鮮蘆根熬水,然後在用這個水來煮清熱解毒的藥,這樣清透之力更強,但是現在由於鮮藥的保存是個問題,所以也幾乎沒人這麼熬藥了,最近聽說,有的藥店開始賣真空包裝的鮮蘆根了,這是個好的苗頭。
煮藥時間長短和病位是有關係
煮藥的時候,要遵循大火開鍋,小火煎藥的原則,不能一直用大火熬,否則會很快熬幹。
傳統中醫認為,熬藥的時間長短和病位是有關係的,如果病位在下焦,那麼就需要多熬一些時間,使藥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則需要少熬些時間,尤其是當外邪在肺經,需要宣解的時候,熬藥一般是剛開鍋,“香氣大出”就可以了,這時取藥物的輕清之氣,直抵肺經,祛邪外出。
如果是一般的中藥,多是先熬二十分鐘,濾出一碗藥汁,然後添水,再熬十五分鐘,再濾出一碗藥汁,再添水,再熬十五分鐘,再濾出一碗藥汁,然後三碗藥汁混合,再加熱一下,就可以喝了,這樣熬的藥,既有熬二十分鐘就可以熬出的成分,也有熬幾十分鐘才可以熬出的成分,所以比較全面。
喝藥時間有學問
藥熬好以後,喝藥也是很有學問的,在臨床中,醫生會碰到很多患者諮詢中藥到底該甚麼時間喝,實際上,這完全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
有極個別的患者對某類藥物過敏,我們翻閱醫學論文,就會發現經常有過敏的報道,這雖然是非常少的情況,如同西藥的麻醉劑,一定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人過敏的,這個是藥物的特點,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注意,所以,我建議每個人在喝藥的時候,第一副藥,一定要試探著喝,比如本來應該喝一碗,第一次喝三分之一碗,然後觀察一下是否過敏,如果沒有問題,再喝剩下的三分之二,如果再沒有問題,在按照正常的計量喝,這是每個喝藥的人都要注意的。
我通常每個患者都作此提示,尤其是在藥物裡面有昆蟲類藥物的時候,因為有很多人對異體蛋白過敏,所以尤其要做出特別提示。
一般情況下,喝中藥講究的是早飯前,晚飯後,但是這只是一般原則。中醫認為,如果服用的是補益類的中藥,尤其是入腎經的中藥,那麼最好是在飯前服用,這樣藥力可以直入下焦,如果服用的是治療上焦疾病的藥物,則最好在飯後服用,這樣療效更好。
但是服藥的時間也還要根據患者自己的體會來調整,比如有的患者一服用中藥就感覺胃口不舒服,那麼就可以在飯後服用,以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一般不建議飯後馬上服藥,最好是半個小時以後再服。
在臨床中,中醫還總結出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服藥方法,比如,補陽的藥物最好在早晨或者上午服用,這樣可以藉助人體上午陽氣的生髮,來使藥物起到更大的作用;補陰的藥物可以在下午或者晚上服用,因為人體晚上陰氣用事。而安神的藥物則最好在晚上睡覺前服用,這樣療效更好。
另外,還有按照人體經氣旺衰來服用藥物的方法,比如清代醫家葉天士就說:“腎經藥,侵晨服”,因為傳統中醫認為清晨是腎經最弱的時辰,這個時候補腎則事半功倍;而去心火的藥物則最好在中午午時服用,因為這時心經當令,可以使藥物直折心火;補脾的藥物可以在傍晚服用,因為此時脾胃的經氣最弱,則補益效果較好。
根據患者的情況來調整服藥方法
同時,中醫服藥時還講究根據患者的情況來調整服藥方法,比如患者服用的是瀉下的藥物,那麼就要看患者瀉下的情況,如果患者的大便不瀉,那麼就要繼續服用,如果瀉了,那就要及時調整用量,在中醫經典《傷寒論》中就規定服用大承氣湯,如果患者瀉了,那就要“止後服”,就是不要再服了,否則會損傷人體正氣。
而有些藥物,卻並不能按照一天兩次那麼服用,比如病情緊急了,那麼就需要頻服,古代醫書中經常記載此時要大鍋熬藥,隨時頻服;而對於像治療咳嗽或者咽喉等疾病,則最好的服藥方式是小口頻呷,也就是小口喝,然後在嘴裡含一會兒,再慢慢地嚥下去。
另外,服用中藥時的飲食禁忌也很關鍵,如果處理得好,甚至可以幫助中藥增強療效,比如《傷寒論》中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張仲景就讓患者在喝完藥後,再喝一些熱稀粥,這樣可以幫助人體生髮胃氣,祛邪外出。所以,服用中藥以後最好是清淡飲食,切忌膏梁厚味,大魚大肉,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藥物的吸收,而常喝一些小米粥、山藥粥等則可以幫助人體的胃氣迅速恢復。
另外,朋友們關注最多的就是中藥和西藥是否可以同時服用的問題,其實,中藥裡的某些成份會和西藥產生化學反應,如治療缺鐵性貧血的鐵製劑、治療消化不良的酶製劑、含有氨基比林等成分的解熱鎮痛劑、某些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如洋地黃製劑等,就不能與中藥同時服用,因為這些成份容易同某些中藥裡的鞣質發生反應,影響療效,甚至產生有害物質。由於每味中藥都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化學成份,具體會與哪些西藥產生反應,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中西藥最好是分開一個小時以上服用。
看來,中藥的煎煮和服用方面講究還是挺多的,大家可以在就診的時候隨時諮詢醫生,瞭解適合自己的服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