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5 01:12

乙型肝炎這個詞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真正瞭解它。慢性乙型肝炎可被稱為慢性乙型肝炎或慢乙型肝炎,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那麼,甚麼是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是一類專門攻擊肝臟的病毒,因為肝細胞內的環境有利於肝炎病毒的生長;一旦離開肝細胞,病毒的生長甚至生存都會受到抑制。人類按照這些病毒被發現的順序對其進行編號,第二個被發現的病毒被命名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乙肝病毒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其中重要的蛋白質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

我們可以把乙肝病毒想象成一個荔枝。最外層的表面抗原(HBsAg)相當於凹凸不平的荔枝殼,中間的核心抗原(HBcAg)相當於荔枝的果肉,而內層的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相當於荔枝的果核。

當乙肝病毒侵入肝細胞時,它首先會脫落表面抗原的外殼,它溶於水並隨血液流動,因此我們可以在驗血時檢查它。表面抗原呈陽性,就表明存在乙肝病毒。接下來,乙肝病毒穿過細胞膜,進入肝細胞。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不溶於水,所以不能在血清中檢查;但是,核心抗原(HBcAg)會降解為e抗原(HBeAg),後者可溶於水,所以可以在血清中檢查。

當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會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來對抗它--表面抗體(HBsAb)、核心抗體(抗HBC)和e抗體(HBeAb),它們可以識別相應的病毒抗原。

表面抗體(HBsAb)、核心抗體(抗HBC)和e抗體(HBeAb)都可以在血清中檢測到,因此血清學可以檢測到 "兩個半對"--第一對是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HBeAb)和e抗體(HBeAb)。第一對是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HBsAb);第二對是e抗原(HBeAg),e抗體(HBeAb),最後一半是核心抗體(抗HBC)。

我們常說的大三陽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抗HBC)均為陽性。前兩者為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抗HBC)陽性。

你對乙型肝炎病毒瞭解多少?相關文章
乙肝一般是不會通過吃飯傳染的,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染途徑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醫源性傳播。它不僅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還可能對身邊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療,部分患者會病情加重,甚至出現肝硬化、肝癌發生,所以患者要根據自身病情積極對症治療。 患者在治療時如果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避免治療誤區,那麼,肝病康復是有希望的。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
發布於 2024-12-08 11:36
0評論
屬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組長約3.2kb,為部分雙鏈環狀DNA。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氣均可滅活HBV。環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HBV侵入肝細胞後,部分雙鏈環狀HBVDNA在細胞核內以負鏈DNA為模板延長正鏈以修補正鏈中的裂隙區,形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然後以cccDNA為模板,轉錄成幾種不同長度的mRNA,
發布於 2022-12-07 21:42
0評論
概述 我們大家對於乙肝這種疾病都不陌生了,同時乙肝可能因為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造成惡化,導致肝癌的發生,所以出現乙肝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多數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嬰幼兒期、少年時就已經出現,因為這個時期的人抵抗力低下,不能辨別乙肝病毒,就成為了乙肝病毒攜帶者,青年之後的患者多數因為飲食不當造成交叉感染導致。今天,我們講解一下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症狀,希望對大家進行科學
發布於 2023-03-31 03:27
0評論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
降低孕婦體內HBV載量可減少HBV母嬰傳播,孕婦體內高水平HBV是發生母嬰傳播的高危因素。對HBeAg呈陰性的HBV感染孕婦,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預防母嬰傳播,也不能將孕婦HBeAg呈陽性進行常規抗病毒治療手段作為減少母嬰傳播的適應證。HBV感染孕婦所分娩新生兒經正規HBV預防後,仍有5%-15%發生慢性HBV感染。文獻報道,孕中、晚期採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療可減少母嬰傳播,但這些研究設計有缺陷
發布於 2022-12-08 05:37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約為1、6億,每年導致25萬人死亡。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4000萬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2%,每年新發病人超過10萬。由於丙型肝炎大多發病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樣“備受關注
發布於 2022-09-25 01:11
0評論
為了闡明HBV感染患者不同臨床階段BCP/PC區點突變模式及PreS區缺失突變規律,並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我們研究了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其中,無症狀HBV攜帶13例,慢性乙型肝炎75例,HBV相關肝硬化及肝癌分別為62、30例。結果發現,BCP/PC區點突變包括nt1753、nt1762、nt1764、nt1776、nt1803、nt1846、nt1896。HBV攜帶者、慢性乙型肝炎、HB
發布於 2022-12-08 06:42
0評論
經常會有人問起,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是可以結婚?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因乙型肝炎是傳染病,不是遺傳病。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雖然攜帶有病毒,但肝臟受到的損傷小,肝功正常,又沒有任何不適,所以不影響正常生活和結婚,但具有傳染性,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因此在結婚前一定要讓其配偶先注射乙肝疫苗,產生了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後再結婚,如果配偶已打過乙肝疫苗,就要查一下是否有足夠的抗體,如果表面抗體呈弱陽性,就需加強注
發布於 2022-09-25 00:53
0評論
中國是乙肝大國,但究竟甚麼是乙肝呢?很多人不知道。為甚麼人們談“乙肝”就色變?乙肝究竟有多可怕?相信只有瞭解了乙肝才會去坦然面對,才會去積極預防。通常所說的“乙肝”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乙肝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體液(主要是血液)中,健康者可能會通過皮膚的破損處與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體液(皮膚破損處的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的接觸而受到傳染,也可因
發布於 2022-12-07 16:24
0評論
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1、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陽性者的治療指徵為HBVDNA≥104拷貝/ml,HBeAg陰性者為HBVDNA≥103拷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療目標是延緩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和HCC的發生。因需要較長期治療,最好選用耐藥發生率低的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選擇: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韋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韋0.5mg(對拉米夫定耐藥患者
發布於 2022-12-07 22: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