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21 15:48

  共濟失調目前除一般支持療法外可用針刺治療,體療及肢體功能鍛鍊,也可有各種B族維生素、胞二磷膽鹼肌注、口服卵磷脂等。國內有應用TMES療法治療共濟失調取得良好療效的報道,晚期患者應注意預防各種感染。弓形足可行矯形手術或穿矯形鞋等。

  本病發展緩慢,如無嚴重的的心肺併發症,多數不影響壽命。少數患者臥床不起而殘廢。神經幹細胞(neuralstemcells,NSCs)作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為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潛能的神經前體細胞,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幹細胞移植分化的神經元補充減少的腦細胞,分泌的多種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小腦組織中的神經細胞發揮功能,可以從結構及功能上修復、改善神經系統疾病,從而可以改善小腦的控制功能障礙達到治療共濟失調的效果。

小腦共濟失調能治嗎相關文章
小腦性共濟失調的鑑別診斷: ①軀幹共濟失調(姿勢性小腦性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步態和姿勢(站立和坐時)平衡障礙,如站立不穩、起坐不穩、行走不穩、Romberg徵(睜眼、閉眼)陽性(不穩),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眼球震顫常無。定位診斷主要在小腦蚓部(原始小腦)受損害。可見於ADCAⅢ型,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等。 ②四肢協調性共濟失調(運動性小腦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肢體完成各項動作的
發布於 2024-08-30 11:46
0評論
共濟運動需要功能完整的深感覺前庭、小腦和垂體外系的參與。上述任何部位的損害所致的運動協調障礙稱為共濟失調。不同部位的損害引起的共濟失調特點各異,如感覺性、前庭性、小腦性和大腦性共濟失調等。根據病因的不同又可分為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先天性代謝異常性共濟失調及遺傳性共濟失調症等。 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一種多病因的綜合徵。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小腦損害是最常見的病因。常見的引起急性小腦性共濟
發布於 2024-05-21 02:30
0評論
共濟失調能治好嗎?        全部症狀:我媽媽得了共濟失調,平時走路相當不穩,現在慢慢的口齒也不清晰了,不知道這病要怎麼治,麻煩專家們給我們答案好嗎?真的非常著急,看著母親這樣一天天的衰老下去 發病時間及原因:發病到現在有二年多了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你好,共濟失調是由神經系統各個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
發布於 2023-10-20 01:25
0評論
小腦與神經系統多種結構有密切連續,因此,共濟失調症狀可發生於許多部位的病理過程,如大腦額葉、腦幹、脊髓後柱、周圍神經、前庭器官等。以下涉及的定位是指小腦單獨病變時的特點。 1、小腦半球(新小腦)病變主要影響四肢的精細運動。病灶同側肢體共濟失調,上肢比下肢重,完成精細運動症狀更重。肌肉收縮的範圍、方向、力量均不協調,不能正確估量距離(辨距不良),動幅過大,輪替運動不良。肌張力低下。向病灶側注視時有
發布於 2024-06-22 11:48
0評論
共濟失調是指肌力正常的情況下運動的協調障礙。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及協調發生紊亂,以及不能維持軀體姿勢和平衡。但不包括肢體輕度癱瘓時出現的協調障礙、眼肌麻痺所致的隨意運動偏斜,視覺障礙所致的隨意運動困難以及大腦病變引起的失用症。共濟失調是由神經系統各個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參與才能完成,並有賴於神經系統的協調和平衡。共濟失調的病因很多,
發布於 2024-02-03 09:52
0評論
腦共濟失調是可以遺傳的,叫做遺傳性共濟失調。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應將重點放在預防上。避免近親結婚,做好婚前檢查,有本病家族史者儘量不結婚或結婚後不要生育;病程中應加強體育鍛煉,防止過早臥床而致殘廢,本病發展緩慢,早期常不危及生命。 目前可肌注神經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肽,有一定療效。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神經內科)是所有報道的共濟失調中最多的一種.發病機理未明,病變主要累及小腦,但脊髓及顱神
發布於 2024-06-21 16:08
0評論
1、發病原因 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一種多病因的綜合徵。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和其它感染有關。臨床上約有50%的病例在發生共濟失調前有病毒感染。最常見的前驅病是水痘,其次是腸道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有的病例與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風疹DNA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有關。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小腦損害是最常見的病因。支原體及細菌性感染也可引起本症。其他病因還有小腦腫瘤、藥物或重金屬
發布於 2024-08-30 12:00
0評論
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一種特有的綜合徵。通常預後良好,多能完全恢復。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和其它感染有關。臨床上約有50%的病例在發生共濟失調前有病毒感染。最常見的前驅病是水痘,其次是腸道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有的病例與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及腺病毒等感染有關。約半數患者病前2-3周有前驅感染,表現為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腹瀉與皮疹等。在恢復過程中出現共濟失調。有的無前驅感染症狀,在完
發布於 2024-06-22 11:42
0評論
1.特異性神經系統感染 如腦炎、腦膜炎等腦脊液病原學檢查可確診。 2.藥物中毒 藥物中毒引起的共濟失調見於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物過量。根據病史和測定血中藥物濃度可助診斷,停用該藥則症狀消失。 3.先天性代謝異常 先天性代謝異常引起的共濟失調多反覆發生如高氨血癥、色胺酸轉運異常等。可根據家族史、代謝特點、智力低下等診斷。後天性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鈉等,也可致急性小腦共濟失調。 4.後顱凹佔位病變
發布於 2024-05-21 02:17
0評論
預後】感染後的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預後較好,多數在l周內好轉。少數在3~4個月內完全恢復。個別嚴重病例共濟失調、震顫、語言不清等症狀持續更長時間,或成為後遺症。 【治療】原因不明的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無特異療法。有特異病因的應治療基本疾病。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其因運動失調而致外傷。注意營養和液體的維持,直至病情停止發展。恢復期應鼓勵鍛鍊。激素是否適用於本病,尚無定論。確認有自身免疫的,可
發布於 2024-02-03 09:3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