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1 17:41

  1、功能性便秘可以預防嗎?

  功能性便秘可以做到有效預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管理的預防:清淡易消化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水果、蔬菜等,忌辛辣刺激、菸酒、濃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2)環境適應預防:環境有充分的認知和心理準備,提高對環境應變能力;

  (3)睡眠質量的調整預防:養成良好的生物鐘,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藥物干預;

  (4)精神、心理調整的預防;善於解除心理負擔,緩解焦慮;

  (5)藥物應用的預防:養成定時排便、主動排便習慣,可預防性應用緩瀉劑如聚乙二醇散劑或者乳果糖。

  2、甚麼是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之一,是指症狀起源於中、下胃腸道的功能性胃腸病,表現為持續的排便困難、排便頻率減少或排便不盡感,同時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徵的診斷標準,並滿足一定的時間條件。長期便秘可引起結腸憩室、肛周疾病、結腸黑便病和瀉劑結腸等,且為心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的常見誘因之一。嚴重便秘患者還可伴有失眠、煩躁、抑鬱、易怒、強迫觀念及行為等心理障礙。因此,提高消化醫師對功能性便秘的認知和診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功能性便秘都有哪些症狀和表現或者身體有哪些不舒服?

  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要表現為排便費力,想排而排不出大便,糞便乾結呈球狀或質硬,有排便不盡感、排便阻塞感或肛門直腸下墜感,排便次數減少<3次/周,排便量<35g/天,或25%以上時間有排便費力。

  4、哪些因素可以引起功能性便秘?

  目前認為功能性便秘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飲食及生活習慣:Roma等發現,食物中纖維素含量是影響便秘患病率的一個獨立因素。低渣低纖維素可以使糞便量明顯減少,飲食纖維中的戊糖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導致大便量增多,體積增加,有效刺激腸道,內括約肌鬆弛幅度增大而快,糞便停留時間縮短。反之,食物中纖維不足,則使糞便通過腸道時間明顯延長,形成便秘。長期精細食物,還可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可致腸肌無力引起便秘。食物中增加30g/天植物纖維可以明顯增加腸蠕動,此稱為纖維素樣效應。此外,經常飲酒和服用瀉藥,可使腸道敏感度減弱,引起或加重便秘;

  (2)排便動力學異常:文獻報道功能性便秘與結直腸動力異常有關,且一部分患者結直腸動力障礙已得到證實。結腸蠕動不協調可導致結腸收縮無效,同樣可引起結腸排空遲緩。糞便在結腸轉運時間延長可增加黏膜對水分的吸收,引發糞質變硬、排便費力及排便未盡感等症狀。

  (3)盆底肌功能障礙:部分便秘患者有直腸功能的異常,表現為排便時無法協調肛門外括約肌和盆底肌的活動。包括橫紋肌功能不良,直腸平滑肌動力障礙、直腸感覺功能損害、肛門內括約肌功能不良等。

  (4)精神、心理因素:工作繁忙、精神緊張和生活不穩定等因素導致不能定時排便,日久使直腸對糞便壓力的敏感性降低,形成功能性便秘。另外,精神抑鬱、過分激動或負性生活事件使機體發生條件反射障礙,高級中樞對副交感神經抑制增強,致使分佈於腸壁的交感神經作用增加,產生便秘;

  (5)激素、神經遞質和其他調節因子異常:隨著胃腸運動障礙性疾病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發現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腸動力學異常與特定的胃腸激素水平異常有關。激素、神經遞質、信使受體等調節因子與神經系統一起完成調節胃腸運動。胃腸激素都是由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類,主要作用是調節胃腸運動及消化液分泌。這類肽類激素在腦組織中也可以發現,又名腦腸肽。當這些物質分泌異常時會引起腸道運動障礙。

  5、如何診斷功能性便秘?如何自我判斷是否存在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診斷須依靠病史,詳細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可為慢性便秘的進一步診斷提供重要的信息。問診時要注意患者便秘症狀的特點(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排便困難程度、便意)、伴隨症狀、基礎疾病,同時要注意患者飲食結構、生活習慣及用藥情況等。肛門直腸指檢簡易、方便,可瞭解局部結構(痔瘡、肛裂、直腸脫垂、腫物等)、糞便嵌塞、指套染血與否及用力排便時會陰部異常下降等情況,並獲得肛門括約肌和恥骨直腸肌功能的第一手資料。便常規和便潛血應作為常規檢查,應特別注意患者有無報警徵象,如便血、大便隱血陽性、貧血、消瘦、腹部包塊、明顯腹痛、有結直腸息肉史以及結直腸腫瘤家族史等。對年齡40歲、伴有報警症狀者,應進行必要的實驗室、影像學和結腸鏡檢查,以明確便秘是否為器質性病變所致。

  6、功能性便秘需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1)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僅具有排便次數的減少、不易排出的硬結糞便和排便費力等臨床表現,而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徵患者除具有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表現外,還具有與排便相關的腹痛和腹部不適等症狀;

  (2)腸道器質性病變:結直腸癌、炎症性腸病、腸腔狹窄等腸道器質性病變患者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便秘,相關檢查有相應的臨床證據;

  (3)系統性病變:甲狀腺和甲狀旁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硬皮病、尿毒症等;

  (4)神經系統疾病:巴金森氏病、骶神經腫瘤、自主神經疾病、巨結腸等;

  (5)藥物:阿片類、抗膽鹼藥、抗痙攣藥、抗抑鬱藥、降壓藥、利尿藥等有些藥物服用後會出現便秘表現,停藥後症狀可緩解。

  7、哪些檢查有助於確診功能性便秘?

  結腸鏡、結腸氣鋇對比造影檢查可排除腸道腫瘤及腸道炎症反應等疾病,對有年齡>40歲者和有報警症狀人群應作為常規檢查,對疑有系統性病變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結蹄組織病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如甲狀腺功能、血糖、免疫指標等;對於難治性便秘在藥物治療無效、外科手術前應進行腸道動力及肛門直腸功能檢測瞭解腸道功能及結構異常。結腸排空試驗有助於判斷便秘類型,即慢傳輸型、出口梗阻性型、還是混合型?

  8、如何治療功能性便秘?

  治療目的是緩解症狀,恢復正常的排便反射,遵循個體化及綜合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幫助患者充分認識疾病,解除心理負擔。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及適當增加活動量,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濫用瀉藥;

  (2)膳食纖維的補充: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腸腔水分從而增加糞便容量,刺激結腸動力,是功能性便秘首選的治療方法。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麥麩或糙米、蔬菜、含果膠豐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Q酸反會加重便秘),此外應注意大量膳食纖維會引起腹脹,可疑腸梗阻者禁用;

  (3)通便藥物應用:注意藥物安全性及依賴性。對長期便秘患者宜採用作用溫和、副反應少、適宜長期使用的緩瀉藥如容積形成藥如歐車前製劑或甲基纖維素,滲透性瀉劑聚乙烯乙二醇4000、不吸收的糖類如乳果糖或山梨醇等。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水吸附作用或滲透作用增加腸腔水分使糞便容積增加,合適劑量對電解質平衡影響很少,一般副反應為腹脹但多可忍受。在應用這類藥物的基礎上,鼓勵患者建立定時排便習慣,經過一至數月有可能逐漸停用瀉藥。刺激性瀉藥如酚酞、蒽醌衍生物大黃或番瀉葉等,具有抑制腸腔水分吸收與增加水分分泌及促進腸動力的多重作用。這類藥物導瀉作用較強,適於短期、間歇使用。長期濫用,會導致藥物依賴且用量越用越大,反而增加便秘的頑固性,且長期應用可引起結腸黑變病並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4)促動力藥:作用於腸神經末梢,釋放運動性神經遞質或直接作用於平滑肌,增加腸道動力,但用藥時應注意藥物安全性,某些作用於5-羥色胺是受藥物具有潛在心血管疾病風險;

  (5)生物反饋療法:對部分有直腸肛門、盆底肌功能紊亂的便秘者可能有效,通過治療使患者重新建立排便反射;

  (6)手術治療:嚴格掌握手術手術適應症,對嚴重頑固性便秘上述治療無效,確認為屬慢通過便秘而肛直腸、盆底功能正常、小腸動力正常的患者,可考慮作結腸次全切除術。手術治療有一定複發率,術後給予相關藥物治療。

  9、功能性便秘藥物治療和預防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藥物治療時應注意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賴性,避免長期濫用刺激性瀉藥。因其會導致藥物依賴且用量越用越大,反而增加便秘的頑固性,且長期應用可引起結腸黑變病並增加大腸癌的風險;對糞便嵌塞者可採取清潔灌腸或用輕質液狀石蠟油直腸給藥。

  10、功能性便秘的預防和治療時飲食管理應該怎樣?

  功能性便秘患者應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改變糞便性質和排便習性,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使糞便膨脹,刺激結腸動力。這對於膳食纖維攝取少的便秘患者,效果較好。腸梗阻或巨結腸以及神經性便秘患者,則不能用增加膳食纖維來達到通便的目的,應減少腸內容物,並定期排便。飲食宜選用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及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豆類等。可選用芝麻、蜂蜜、蘿蔔、香蕉、銀耳、花生、玉米、菠菜、蕹菜、芹菜、麥麩、蕎麥、葵花子、植物油、無花果、荸薺等食物及決明子、生首烏、當歸等中藥治療。忌菸酒、辛辣刺激食物、濃茶、咖啡、大蒜、辣椒等食物。

功能性便秘的健康教育問答相關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健康教育問答1、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預防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做到有效預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飲食管理的預防:飲食規律,注意衛生,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硬、高脂肪等食物,避免飢飽失度;如有腹部不舒服,儘可能避免生、冷、硬、燙食物,以半流食為主,適當減少進食量,達到8~9成飽即可,當症狀緩解時再正常進食。(2)環境適應的預防:提高自身應變能力,避免環境應激引起的
發布於 2022-12-01 17:16
0評論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臨床極為常見的病症,臨床上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以及排便困難或不盡感等。便秘不僅影響食慾及腸道營養的吸收,而且是誘發或加重結腸癌、心腦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原因。功能性便秘的發生可能與心理因素、先天性異常、生活方式、炎症刺激、濫用瀉藥及長期有意識抑制排便,或與支配肛門內外括約肌的神經功能異常有關。總之,排便生理過程任一環節出現故障均可引起便秘。此外,糞便的容積和稠度、直腸順應性
發布於 2023-03-26 14:46
0評論
便秘是兒科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之一,按便秘性質分為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是兒童排便障礙的常見原因,佔小兒便秘90%以上,佔小兒胃腸門診的25%。功能性便秘雖非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日久者可影響小兒生命質量甚至可能對生長髮育產生不良後果。對於嬰幼兒,如果大便延遲3天以上,可能造成排幹便時疼痛,並導致肛裂及肛門痙攣,最終引起不敢排便的條件反射,因此,積極的干預及藥物治療是必要地,功能性便秘
發布於 2023-03-16 00:46
0評論
功能性便秘分為3型,如果是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基本是採用生物反饋治療,有時輔以通便藥物治療。如果是慢傳輸型便秘採取藥物治療,以通便及促動力為主,有時生物反饋治療也有一定療效。除了這些,會在生活方式上給予病人一些建議,如爬山、跳繩等,當然根據不同的病人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發布於 2023-01-13 11:26
0評論
1、保證正常的纖維攝入量、液體攝入量和運動量。2、便秘患兒不推薦常規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3、不推薦傳統治療方法基礎上的強化行為治療。4、根據專家意見,對於4歲以上的便秘患兒,建議進行如廁訓練,予以解釋和指導。5、不推薦其他的生物反饋治療。6、不建議常規使用多學科治療或替代療法。7、糞便嵌塞患兒一線治療:聚乙二醇電解質(福松,下文簡稱PEG)口服,1.5g/(kg?d),連續服用3-6天。8、若P
發布於 2023-03-14 20:51
0評論
排便是複雜而協調的生理反射活動,不僅是非意識性的反射,還受大腦高級中樞的意識控制。便秘的許多致病因素仍未完全清楚,但西醫學已意識到,和大多數功能性障礙疾病一樣,心理因素在功能性便秘的誘發、加重及持續中,起著重要作用。何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慢性便秘中最常見的類型。如果你持續一段時間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感覺總是排不盡……這些身體表現在告訴你,便秘了!隨著社會老齡化、生活節奏加快,功能性便秘
發布於 2022-12-09 19:12
0評論
國際學者制定了功能性便秘的羅馬Ⅲ診斷標準,目前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推薦使用。其診斷標準為:(1)症狀必須包括以下2項或2項以上: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費力;②至少25%的排便為幹球狀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盡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感或阻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幫助(如用手指幫助排便、盆底支持);⑥排便次數3次/周。(2)在不使用瀉藥時很少出現稀便。(3)沒有足夠的證據
發布於 2022-09-28 17:48
0評論
功能性便秘是指臨床上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而又缺乏可解釋的器質性病變和生化學基礎的便秘症狀,現代醫學歸其為功能性胃腸疾病範疇。本病對於身心健康的困擾一直備受忽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健康觀念的轉變,其醫學地位及重要性逐漸提高。近年來,國內外逐漸出現相關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診治等報道,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已得共識,但男女患者就診率卻基本相同。事實上許多患者並未重視便秘問題,多半是
發布於 2023-03-10 23:21
0評論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進展功能性便秘(FD)是功能性腸病的一種,表現為持續的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不盡感,且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徵(IBS)的診斷標準。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FD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結合2014年美國DDW會議相關報道,就FD的發病機制、診斷檢查、治療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作一簡要綜述。發病機制F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與結腸運動功
發布於 2022-11-29 18:51
0評論
哮喘疾病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疾病,有時候發病期間自己可能無法照顧自己,這就需要身邊的親人或者護理人員時刻的關注患者,和患者一切學習各種哮喘相關方面的只是,陪伴在患者身邊,為患者建立起病情恢復的信息,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哮喘健康教育的內容,希望對哮喘患者有所幫助。 哮喘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以下6點: (1)瞭解可以誘發哮喘的各種因素,結合每位病人具體情況,找出各自的誘發因素,以及避免誘因的方法。告知病人有條
發布於 2024-06-27 14: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