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1 20:21

  對大腦白質纖維連接的研究,過去大多通過解剖染色的方法完成。 然而這種方法由於其有創性,只適合於動物的研究,不能用於研究活體人腦。 擴散磁共振成像的興起,使得非侵入性地研究活體人腦的白質纖維成為可能,同時也不會對大腦的內部組織結構造成破壞。 擴散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主要是基於水分子的擴散屬性。 由於水分子不能自由出入有髓纖維的髓鞘,因此,水分子在有髓纖維的擴散形式表現出較高的各向異性。

  採用該技術可以測量某個體素內各向異性的大小,可以間接反映髓鞘化程度或纖維束的完整性; 根據各向異性的方向,可以追蹤纖維束的走向。 目前基於擴散磁共振成像的纖維追蹤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正常人群和神經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中,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觀測白質纖維束的變化。 但是利用擴散磁共振成像和纖維追蹤方法來研究人腦結構連接網絡的組織模式,目前還僅僅處於初步階段。

  2007 年,Hagmann 等人利用擴散磁共振成像分析了2 名被試的結構數據,建立了基於個體的包含約1000 個節點的大腦結構連接網絡,並且證實了該網絡具有“小世界”特性,其節點度分佈服從冪律分佈。 隨後,Ituria-Medina 等人利用擴散加權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構建了20 個被試的人腦加權結構網絡。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採用了一個先驗的腦圖譜將大腦分為90 個腦區,然後度量了任意兩個區域間的連接概率,進而構建了腦的結構網絡。 網絡分析發現該腦網絡具有“小世界”的性質,腦區節點度分佈服從指數截尾的冪律分佈。 進一步他們發現該網絡中的核心節點主要分佈在杏仁核、楔前葉、腦島、頂葉上部及額上回等區域。

  2008 年,Gong等人採集了80 個被試的大樣本擴散張量磁共振數據,採用同樣的腦圖譜將每個被試的大腦皮層劃分為78 個區域,通過設置腦區之間纖維連接數目的合理閾值建立了每個被試的大腦結構網絡,然後得到80 個被試的平均大腦結構網絡。 通過分析,他們發現該網絡為“小世界”網絡,節點度分佈服從指數截尾的冪律分佈,這些結果和Ituria-Medina等人基於擴散磁共振成像的腦網絡研究是一致的。 此外,該研究發現網絡的核心節點主要分佈在大腦的聯合皮層區域,但是最核心的區域在楔前葉和額葉內側區域。 網絡中的大多數核心連接都與核心節點相連,分佈在不同的半球或相同半球的不同腦區之間,為大腦功能的分化和整合提供了結構基礎。

  同年,Hagmann等人採用擴散譜成像技術(diffusion spectrumimaging,DSI)技術分別建立了5 個被試的包括998 個腦區和66 個腦區的加權大腦結構網絡,並通過計算網絡的節點度、介數中心度和節點效率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大腦結構網絡中的核心區域。 節點度計算結果顯示網絡的核心節點集中分佈在內側頂葉,額葉內側和顳上回等區域; 介數中心度和節點效率分析則顯示網絡上信息傳輸的中心點主要分佈在大腦皮層的內側區域,如楔前葉、扣帶回後部等。 進一步的網絡模塊化分析發現大腦結構網絡可以劃分為6 個模塊,連接不同網絡模塊的腦區(連接子)主要分佈在扣帶回前部和楔前葉等區域,而模塊內部的核心節點則分佈在額葉、顳葉和枕葉內。

  最近,Li 等人採用DTI 技術研究了人類個體智力與大腦結構網絡屬性之間的關係。 研究者首先根據韋氏成人智力量表評測並記錄了79 名被試者的總體智力評分(FullScale IQ,FSIQ),然後根據Gong 等人提出的基於確定性追蹤技術構建腦結構網絡的方法獲得了單個被試的腦結構網絡。 通過計算腦結構網絡的屬性並與被試的FSIQ 評分進行偏相關分析,發現腦網絡的屬性與FSIQ 評分顯著相關: 智力評分越高的被試,其腦網絡的邊數越多,平均最短路徑長度越短,網絡的全局效率越高。 這些結果表明,個體的智力水平與其大腦結構的拓撲結構是顯著相關的,大腦結構網絡效率高的被試往往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

  Yan 等人也採用了Gong 等人[35]提出的方法探討了大腦結構網絡與性別、腦體積及智力水平的關係,結果發現女性被試大腦結構網絡的局部效率要顯著高於男性被試,並且在女性中,大腦結構網絡的局部效率與腦體積都和智力水平呈現出顯著的負相關。

  最近,Gong 等人提出了基於概率的纖維追蹤方法構建人腦結構連接網絡的方法,並研究了年齡和性別對大腦結構網絡拓撲屬性的影響。 他們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結構網絡的連接密度和全局效率都逐漸減小,效率減弱最顯著的區域集中在頂葉,而額葉和顳葉卻呈現出效率增高的趨勢。 同時,研究者還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大腦結構網絡具有更高的連接效率。

  利用擴散磁共振成像獲取的數據信息可以無創地重建個體人腦的白質纖維,從而明確腦區之間白質纖維的結構位置和行走特點。 因此,與基於形態學指標的大腦結構網絡相比,基於擴散磁共振數據構建的結構網絡可以更加直觀地刻畫腦區之間真實的結構連接。

  然而,由於磁共振成像設備與成像技術的限制,目前大腦白質纖維的重建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例如,現存的纖維追蹤方法(如基於確定性的追蹤方法)在重建交叉纖維以及較長的纖維時仍有困難,導致腦區之間部分連接的遺失; 另一方面,一些基於概率的纖維追蹤方法雖然可以克服以上困難,但卻會不可避免地重建出一些並不存在的偽連接。因此,如何準確地重建白質纖維就成為了基於擴散磁共振成像構建大腦結構網絡的關鍵所在,也是擴散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人腦的複雜白質纖維結構相關文章
人腦結構網絡的構建,可以分別基於結構磁共振圖像(灰質的形態學指標,如皮層厚度、皮層曲面積等;藍色箭頭所示流程)和擴散磁共振圖像(白質纖維束,綠色箭頭所示流程)。人腦功能網絡,可以分別基於功能磁共振圖像(大腦功能活動的時間序列,紅色箭頭所示流程)和腦電/腦磁信號(黃色箭頭所示流程).網絡節點定義:結構、擴散和功能磁共振數據需要利用先驗圖譜劃分腦區或圖像體素定義網絡節點,而腦電/腦磁數據則直接以記錄
發布於 2022-12-01 20:26
0評論
概述 點此輸入概述眾所周知,人體大腦結構複雜,大腦分為灰質跟白質,灰質主要是神經細胞的細胞體,白質主要是一些神經細胞的突起也就是神經纖維,主要是起到一個傳導功能作用,腦白質軟化就是腦白質的病變,多見於腦發育不良、腦出血、腦梗塞造成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性損傷,疾病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腦白質軟化嚴重的話語言運動方面的症狀,語言不清、不辨親疏、肢體癱瘓,如果病累及小腦腦幹出現吞嚥呼吸困難等等。腦白質軟化
發布於 2024-05-01 07:27
0評論
腦白質病變病因複雜多樣,廣義上可分為後天獲得性髓鞘脫失和遺傳性髓鞘形成障礙疾病。 1.後天獲得性髓鞘脫失疾病 (1)免疫障礙性①多發性硬化(MS);②視神經炎;③橫貫性脊髓炎;④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⑤急性壞死性出血性腦脊髓炎;⑥小腦炎;⑦副腫瘤性腦脊髓病;⑧類風溼性關節炎;⑨系統性紅斑狼瘡;⑩神經貝赫切特綜合徵。 (2)感染相關性髓鞘脫失疾病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神經梅毒等導致中樞神
發布於 2024-08-20 18:04
0評論
骨的纖維結構不良是否需要手術?這是一個大多數病員們關心的問題。回答如下:(1)如果明確病理學纖維結構不良,比較成熟的,沒有臨床表現的,這種纖維結構不良是可以觀察,不需要手術的。(2)如果骨的纖維結構不良,侵犯範圍很廣範,在青少年,負重下出現疼痛,而且MRI表現炎症或反應區較大,纖維架構不良比較不成熟,發展較快,要注意幾個問題,就是這個診斷是不是纖維結構不良?手術是不是需要馬上進行還是可密切觀察?
發布於 2023-02-09 13:22
0評論
顱骨纖維結構不良(fibrousdysplasia,FD)又稱顱骨纖維異常增生症、骨纖維性變、纖維骨瘤。目前病因不明,認為可能與胚胎期形成骨質的間質生長異常所致,也有人認為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有關。多發女性。FD為良性病變,惡變者較少,惡變時出現大量軟骨細胞,轉變為軟骨肉瘤。【病理】骨質被破骨細胞破壞,破壞部分由纖維結締組織所填充,即由未成熟的骨小梁和纖維性間質所構成。骨小梁大小不一。纖維間質主要
發布於 2023-03-19 02:26
0評論
概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我們可以解決,但是有些問題是我們解決不了,對這些問題來,我們是沒有辦法解決,所以,不是說我們就不去解決它,我們可以等到能解決它的時候再去解決它,其中,盆腔炎就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對於腦白質軟化這一種疾病,它困擾著很多人,腦白質軟化這種疾病對人的傷害是十分巨大,但是到底該怎樣解決腦白質軟化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腦白質軟化的診斷檢
發布於 2024-05-01 11:27
0評論
概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我們可以解決,但是有些問題是我們解決不了,對這些問題來,我們是沒有辦法解決,所以,不是說我們就不去解決它,我們可以等到能解決它的時候再去解決它,其中,盆腔炎就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對於腦白質軟化這一種疾病,它困擾著很多人,腦白質軟化這種疾病對人的傷害是十分巨大,但是到底該怎樣解決腦白質軟化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腦白質軟化的誘發因
發布於 2024-05-01 11:11
0評論
腦白質病是一種大腦的結構性改變,主要以中樞神經細胞的髓鞘損害為主要特徵,病變主要累及高級大腦功能的白質束。其臨床表現從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個性改變、情感障礙,病變的持續發展,多可發展成為腦萎縮、痴呆、昏迷等,甚至死亡。醫學上根據發生的病因將腦白質病變分為多種類型。比如:(1)中毒性腦白質病(也叫瀰漫腦白質病變)是由多種毒性因素引起的腦白質病:如某些抗腫瘤藥、抗生素及免疫製劑;濫用藥物,如甲苯、乙
發布於 2022-09-25 05:46
0評論
腦白質病是一種大腦的結構性改變,以中樞神經細胞的髓鞘損害為主要特徵,病變累及專門發揮高級大腦功能的白質束.其臨床表現從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個性改變,到痴呆,昏迷,甚至死亡. 腦白質病最顯著的臨床表現是精神狀態的改變,即在沒有失語的情況下有注意力,記憶力,視覺空間技能,執行功能和情感狀態等其中至少一項缺陷.輕度病例表現為慢性意識模糊狀態,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喪失和情感功能障礙;更為嚴重的病例則產
發布於 2024-08-20 18:31
0評論
腦白質偏少:腦白質偏少是腦白質營養不良的一個表現。 腦白質稀疏:腦白質稀疏好發於50歲以上者,常見於痴呆及腦血管患者。CT特徵表現為雙側腦白質對稱性低密度灶,或併發腦梗塞、腦出血及腦萎縮。腦白質萎縮:MRI顯示腦白質萎縮是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痴呆的臨床診斷的症狀。 腦白質脫髓鞘:已經發育成熟的正常髓磷脂被破壞,即:腦白質脫髓鞘(demyelination)疾病。它主要包括:多發硬化、進行性多灶性腦
發布於 2024-08-20 18:2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