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2 04:46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目的?

  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

  甚麼樣的人群適合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適用於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所致的膝關節破壞、膝內外翻或屈曲攣縮畸形等膝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及活動嚴重受限,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人。膝關節有活動性感染、結核、伴有肌肉及神經功能嚴重障礙者不適合膝關節置換。

  甚麼年齡適合人工膝關節置換?

  過去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最佳年齡應是55-75歲,但隨著人工關節技術的不斷髮展及手術技術的提高,以及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年齡範圍有擴大的趨勢。年齡並非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根據病人健康狀況和症狀、膝關節病變程度來決定。

  人工關節材料能夠使用多久呢?

  這個問題一直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專家指出,20年假體生存率在90%以上。

  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還和許多因素相關,如患者的原發疾病情況、關節局部骨和軟組織的質量、醫生的手術技術、假體的設計和材質、患者對"新關節"的使用情況等。

  怎樣選擇人工關節?

  據患者的年齡、對手術的期望值、經濟情況、運動量等,以及關節外科醫生的經驗和推薦,可選擇不同類型的假體。

  人工膝關節置換有那些併發症和危險?

  任何手術都可能出現併發症,重要的是根據您的狀況作出評估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發生率,並作出相應處理及預防。膝關節置換是骨科4級的手術,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有:

  1、感染:包括皮膚感染和傷口深部感染。預防方法為術前、術中、術後應用抗菌素、無菌操作等。

  2、血栓:下肢血栓較多見,絕大部分可以治癒。預防方法為應用抗凝劑、靜脈泵的應用、肌肉收縮練習等。下肢抬高放於一軟墊上固定以減輕疼痛並有助於下肢血液迴流,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和腫脹。

  3、神經血管損傷:見於解剖結構不清或畸形嚴重的病例。

  4、骨折:術中骨折多見於嚴重骨質疏鬆病人,術後骨折多由外傷引起;

  5、假體鬆動:多發生於關節置換術後遠期。假體鬆動後疼痛或關節功能不佳需要再次手術。

  6、心、肺、腦併發症:較少見,但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怎麼選擇麻醉?

  可選用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腰麻患者屬於清醒狀態,恢復快,但手術時姿勢不變稍累;老年患者、腰椎增生腰麻困難患者及自己要求的

  患者可選用全麻,術中睡覺,睡後叫醒。據患者要求是否選用止痛泵。

  人工膝關節置換後疼痛嚴重嗎?

  目前很多醫院都開展無痛病房,在目前的鎮痛模式下,病人的疼痛程度普遍比較輕,關節早期康復效果及患者滿意度均較高。

  膝關節置換需住院多少時間?

  入院後經1-3天的必要術前檢查及化驗,如果無手術禁忌證即可手術,術後一週即可出院。

  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病人能做膝關節置換嗎?

  如果高血壓患者能通過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無高血壓引起的其它併發症,也可以行人工膝關節置換。如果有心臟病但心功能良好,無嚴重的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等症,也可以行關節置換。糖尿病病人可以先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無嚴重的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均可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糖尿病的病人術後感染風險較高,所以手術後應長期用藥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患有上述疾病的病人需要進行完善的術前檢查,請相關科室作出綜合評估治療後可考慮手術。

  一次做雙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行嗎?

  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情況而定。許多骨性關節炎的病人多為雙側發病,雙膝均需關節置換者也可以一次住院、同時手術,既可減輕痛苦,又可降低費用,減少再次住院手術次數。是否行雙膝同時手術應根據醫生的評估及患者自己的選擇決定。

  人工膝關節磨損或鬆動以後,能再翻修嗎?

  可以。人工膝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鬆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有專門特製的膝關節假體及手術器械。翻修手術相對複雜,可能需要植骨、更換關節假體類型或使用特製假體等。經過翻修術後,絕大部分病人可以獲得理想的手術結果。

  如何預防跌倒外傷?

  1跌倒後會造成軀體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2患者躁動不安、意識不清或無法自理時,

  3改變體位時應遵守“三部曲”:床上做起至少30秒,站立至少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尤其夜間。

  4下床行走時需有人扶持並穿防滑布鞋

  5大小便時建議床邊進行,勿去衛生間,避免滑倒

  6術後第一次下床需經主管醫師同意並有專業人員指導

  7術後下床需使用輔助器械並有專人陪同

  8如您在站立或行走時出現頭暈、雙眼發黑、下肢無力、步態不穩等異常情況時,請立即原地蹲坐下或者靠牆,呼叫他人幫助

  9請不要在溼滑及不平整地面行走

  10您需要幫助時請按呼叫鈴,醫務人員會及時給予幫助

  術前如何準備?

  心理準備:瞭解手術情況,減少患者的手術恐懼;術前2周戒菸戒酒;練習床上大小便,防止術後床上不習慣;保持身體清潔,治療感冒、肺炎等存在的感染灶;治療合併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術前指導:首先應加強患肢股四頭肌的靜力性收縮練習,以及踝關節的主動運動,要求股四頭肌每次收縮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完成5~10組。患者坐於床上,進行患肢的直腿抬高運動及踝關節抗阻屈伸運動,次數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定,每天重複2~3次。

  手術後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術後約6小時後可進食,由流質、半流質逐漸改為正常飲食;糖尿病患者堅持糖尿病飲食,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低鹽低脂飲食;術前2周戒菸戒酒;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飲食;多吃易消化食物,蔬菜、水果(如香蕉)增加纖維素,防治便秘(並多坐起,減少平躺時間);改變“做手術不能吃海鮮魚腥”的誤導,多吃魚類能很好地增加蛋白質。

  術後冷療法作用

  1、小血管收縮滲出減少,利於組織修復

  2、感覺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有較明顯鎮痛效果

  3、降低肌肉興奮性,有較好的解痙作用

  4、局部組織代謝降低,有利於早期炎症及軟組織的治療

  5、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肌肉鬆弛,有鎮痛作用

  6、消除運動後的疲勞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目的

  通過肌力訓練,加強膝周圍屈伸肌的肌力,並促進全身體力及狀態的恢復。通過行走或其他協調性訓練,改善膝關節周圍肌力及其軟組織平衡協調性,保證關節穩定通過關節活動度訓練,使膝關節活動能滿足日常活動及部分社會活動的需要防止術後關節粘連,改善局部或整個下肢血液循環,避免一些術後併發症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面貌,激發生活熱情。

  康復計劃

  1手術當日:肺功能的鍛鍊,如深呼吸及咳嗽,預防肺炎。麻醉消失後,踝關節背伸蹠屈,足趾運動

  2術後1日:可取坐位,有利於咳嗽,預防肺炎;進行上肢的鍛鍊,有利於日後的行走練習;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運動

  3術後第2日:拔除引流管,拍片確定假體位置適當後,使用CPM(下肢活動器)進行功能鍛鍊。從30o開始,被動屈曲膝關節。此時可下地站立,高抬腿行走,主動及被動的屈曲或伸直膝關節。在1周內儘量使膝關節屈曲達到或超過90。練習直腿抬高,可用健足放於患肢下面,幫助患肢抬高。患肢做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每次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10組;患者坐於床上,患肢做直腿抬高運動,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滯空時間;

  4術後3-7天:行走50-100米;膝關節被動活動屈曲100-110o,主動活動屈曲80-90o;直腿抬高時肌力為Ⅲ級(表現為能主動抬腿)

  5術後8-14天:膝關節被動活動屈曲120o,主動活動屈曲90o以上,伸膝達0o;肌肉加強鍛鍊,騎固定自行車15-20分,能上下樓梯

  如何練習抬腿

  從術後第一天起要練習抬腿。具體的做法足:先用力使腳背向上勾,再用力將腿繃直,然後將整條腿抬到半高,維持在這個高度10秒鐘後將腿放下,並完全放鬆,以上為一次練習。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10次,每天3~5組。具體運動量要根據體質而定。如果一開始運動量太大,會出現腿後部疼痛。

  如何練習彎腿

  開始時練習打彎可在床側進行。腿憑藉重力垂到床下,就能達到90度。然後再用健肢放到患肢小腿前方,幫助向後壓,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的大小以能夠忍受為度,如果能維持用力幾分鐘,效果更好。

  如何做壓腿練習

  將腿伸直放在床上,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儘量伸直,每次都要維持5分鐘左右,這是鍛鍊腿伸直的最好方法。

  如何掌握運動的量

  訓練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不引起患膝明顯疼痛、腫脹不適為宜。

  每天的屈伸活動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要儘量伸直關節和屈曲關節,達到一定的程度,使每天都有進步,如果活動次數過多會出現關節腫。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  減少屈伸活動次數。通常術後3個月內活動量大了,會出現關節腫。

  出院後如何繼續康復訓練?

  出院後繼續主動直腿抬高、抗阻力鍛鍊,增強肌力;伸膝、屈膝鍛鍊,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減少柺杖與助行器的使用,一般2-3月後可獨立行走。

  膝關節置換術後日常注意事項?

  1、適當的休息與運動  繼續行直腿抬高、行走、膝關節伸直及屈曲鍛鍊,踝關節主動背屈、蹠屈活動,視耐受情況逐漸進行上下樓梯鍛鍊。注意漸進性增加您的活動量,避免太勞累,運動後要有適量的休息,讓關節在正常的姿勢下儘量放鬆。

  2、繼續口服拜瑞妥抗凝10天。

  3、活動時注意安全,嚴防外傷。

  4、保持理想體重 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

  5、日常活動應避免膝關節的過度負擔,以減少關節磨損的機會 如過重的東西以推車來代替手提,上下樓梯多利用扶手等。

  6、膝關節手術後,請儘量避免下列動作:蹲馬步;爬山;跑;提重物;走遠路。

  7、遵守醫師給您的活動限制,直到下次複診。

  8、手術後六個月可以游泳,騎腳踏車,恢復到正常生活。

  9、如果有下列情況時應立即複診:傷口發炎,有分泌物時;疼痛加劇時;膝關節受傷並造成走路困難時。

  10、術後正常每1-2年拍片一次,保留資料,複查做對比使用。

  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正常現象”

  1為甚麼傷口周圍出現“麻木感”或“過電樣”竄痛?

  這是由於支配刀口外側皮膚的神經皮支再生所致,不影響日常活動和康復訓練的進行。

  2為甚麼關節有腫脹和發熱的感覺,多長時間能恢復?

  術後3個月內,患肢膝關節常有低度發熱的症狀,浮髕徵弱陽性。這是機體對置換假體的反應或是由於功能訓練中膝關節活動刺激所致。這種炎症不是細菌感染造成的,但也有紅、腫、熱、痛等症狀;腫脹是關節積液造成,少量的關節積液可起到潤滑作用,有利於關節活動,大量的關節積液可進行關節穿刺抽取。上述症狀可在術後半年內逐漸消失。

  3為甚麼患肢晚上有疼痛或酸脹,早晨起床前有發僵的感覺?

  術後康復過程中,隨著訓練強度和頻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以出現夜間關節的痠痛,早晨起床時關節發僵,尤其是白天較大活動時。疼痛強度與患者術前膝關節的功能狀態有關,膝關節功能評分越低,因訓練引發的疼痛可能越明顯。

  4為甚麼總感覺膝關節周圍發緊?

  這主要是由於術後疤痕形成所致,可以通過鍛鍊逐漸拉開疤痕組織,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5為甚麼走路時會有發僵或不自然?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只要日常活動能自理且無關節疼痛症狀,關節曲伸達到預期程度,就可以認為達到預期效果。術後早期關節僵硬,多屬正常範圍,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至術後3個月內膝關節活動度基本恢復。

  6、甚麼有的患者活動過程中膝關節內有“咳啦聲”?

  這種聲音一般是由於安裝時假體周圍的軟組織仍然鬆弛,肌肉無力,缺乏足夠的力量維持平衡所致。假體在活動時,特別是髖骨與股骨髁假體間碰撞所致。這種聲音很少有臨床症狀,但會引起患者的心理緊張。隨著時間的推移,軟組織自身修復平衡後,這種聲音會逐漸消失。但在症狀明顯時,應向專業醫生諮詢,以排除髖骨滑脫的可能。

  總之,上述現象屬於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和功能訓練中的正常反應,患者不必對此過分擔心,以致於喪失進一步進行康復治療的勇氣和信心,影響術後關節功能的恢復。患者在出院以後除了利用門診複查機會聽取專業醫生對假體及患膝功能恢復的評估意見外,對於晚期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應當及時向專業醫生諮詢來作出相應的鑑別。

  出現甚麼現象時,必須立即到醫院找醫生?

  術後晚期感染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嚴重的甚至要取出假體,因此容易導致人工關節的徹底失敗。感染的症狀一般為患膝關節局部明顯發熱、發紅或者有較多的積液。當患者感冒或者其他部位急性感染時,應當給予抗菌素預防晚期感染的發生;如果發現患膝局部紅、腫或者有“紅包”突起時,應當先靜點抗菌素,並且立即到醫院就診,千萬別到當地非專業診所,以免延誤病情或出現錯誤的治療。

膝關節置換術前應瞭解的情況。相關文章
置換病損的膝關節您走的每一步都要使用膝關節,因此,膝關節的病變或損傷所帶來的痛苦能使人對生活感到灰心喪氣。即使是蹲下來拿報紙這樣的小事,也會引起疼痛。但是您沒有必要一直這樣,骨科醫生能夠對許多這樣的病人進行膝關節置換。該手術安全、有效,對許多病人來說,做手術意味著能夠恢復無疼的活動。我們將幫助您瞭解膝關節置換手術對您的意義,還能解答您的許多問題。有問題的膝關節無論年齡大小,膝關節的問題都會影響您
發布於 2023-01-07 02:11
0評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日常生活中對行走、上下樓梯、坐位站起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膝關節的關節面因各種原因發生磨損、缺損或破壞,導致關節間隙狹窄、行走疼痛及功能障礙,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晚期膝關節炎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之一。國內外報道90%的患者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都能得到滿意的療效。然而,對一個老年病人而言,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並不是諸如裝假牙、或安裝人
發布於 2023-02-13 20:22
0評論
患者的膝關節已經內翻畸形,屈伸嚴重受限,X線檢查見: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也只能通過手術才能徹底根治。為甚麼只有手術才能徹底根治呢?因為正常的骨關節表面,均有軟骨。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脆骨,關節軟骨是光滑的、有彈性、可以負重的組織。軟骨表面無神經纖維,所以,一般的正常的膝關節等負重關節,可正常的走路、運動。而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會有軟骨磨損,輕度的骨性關節炎,伴膝關節內遊離體、半月板損傷等
發布於 2022-11-30 19:21
0評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日常生活中對行走、上下樓梯、坐位站起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膝關節的關節面因各種原因發生磨損、缺損或破壞,導致關節間隙狹窄、行走疼痛及功能障礙,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晚期膝關節炎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之一。國內外報道90%的患者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都能得到滿意的療效。然而,對一個老年病人而言,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並不是諸如裝假牙、或安裝人
發布於 2023-02-13 19:37
0評論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關節,它有走、跑、跳、下蹲等各種功能,而且它還負擔您身體的重量。一旦膝關節有病變後,關節的軟骨便被破壞,由原來光滑如鏡的表面變成粗糙甚至缺損的表面,進一步還會使股骨髁變形。這樣您就會感到疼痛,行走不便,活動受限,跛行,有時即便輕易的動作也難以做到。以上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關節已破壞,就需要進行手術。用人工膝關節替代原有破壞的關節,來恢復行走等功能。人工關節手術的最大好處在於
發布於 2023-01-04 04:01
0評論
       端某某,女,79歲。雙膝骨性關節炎。術前雙膝嚴重疼痛,不能完全伸直,屈膝緩慢行走。採用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術後在康教授指導下經過規範的康復鍛鍊,恢復正常行走,無疼痛。  術前雙下肢的照片 術前雙膝X線片可見膝關節內翻畸形 術中膝關節面可見軟骨嚴重退變、剝脫       術後X線片雙下肢力線恢復
發布於 2023-03-07 21:56
0評論
雙膝關節骨關節炎多年,O型腿畸形患者,經過手術,完美恢復健康美麗的雙腿,臉上又掛上了久違的笑容!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李國東出診提示:專家門診時間是:週一下午,週四上午;專病門診時間是週一上午,週三全天。醫院地址:上海市延長中路301號
發布於 2023-03-23 21:51
0評論
現代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TKA)發展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國內外均有大量的長期而系統的病人隨訪資料,其結果是令人鼓舞的。目前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已被公認為骨科學領域最成功的手術技術之一,在治療晚期膝關節病變方面佔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傳統的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其手術切口一般約20CM左右,並伴有廣泛的肌肉軟組織顯露。往往需要切斷股內側肌在髕骨上的止點並向外翻轉髕骨,這就會對伸膝裝置和髕
發布於 2022-10-09 15:38
0評論
在選擇人工關節時,應考慮到以下幾點:1、自己對重建關節的期望值:普通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可以顯著改善嚴重膝關節疾病的疼痛和功能,恢復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些特殊設計的人工假體還可以滿足病人的某些特殊要求比如下跪、盤腿;2、病人年齡:普通的人工假體90%以上能應用15年以上,對65歲以上的年齡來講已經足夠;目前最新設計、最新材料製作的人工膝關節假體在體外可耐磨損30年以上,適合於較年輕的病人;3、經
發布於 2023-02-23 19:46
0評論
全膝關節成形術(TKA)已經成為治療晚期膝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被證實是可靠的、持久的。一個成功的膝關節置換幾乎可以使所有關節炎病人能夠繼續日常活動。在許多病例中,病人不需長時間的外固定或長期藥物治療。最終,膝關節成形術幫助他們恢復功能,從而可以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現代膝關節成形術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最初10年宣佈的原則是外科器械應用和保持韌帶完整。在這一時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
發布於 2022-12-19 20:4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