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囊腫,是指顱內異常囊性腫物,也有人稱之為“腦內囊腫”或“腦囊腫”,確切地應稱為“顱內囊腫”。多由頭CT或MRI等影像檢查發現,少數為術中偶然發現。影像檢查之前僅憑病人臨床症狀難以作出明確的腦囊腫診斷,通過影像檢查多可確診。
臨床上有一部分腦囊腫病人無症狀,但更多的腦囊腫病人有症狀。哪些腦囊腫需要治療?如何治療?許多神經外科醫生也沒有很好掌握腦囊腫治療適應症。因此,瞭解有關腦囊腫的知識很重要。
根據顱內囊腫的性質可分為蛛網膜囊腫、透明隔囊腫、上皮樣囊腫、皮樣囊腫、脈絡叢囊腫、腸源性囊腫和真性腫瘤性囊腫(如顱咽管瘤囊腫、膠質瘤囊腫和神經鞘瘤囊腫等)。
顱內囊腫的部位可位於腦表面(腦凸面、腦底面、腦縱裂面、小腦天幕上下面、側裂池、四疊體池等)、腦實質內以及腦室內等。顱內腦囊腫的存在,可產生佔位效應,對腦組織、腦的附屬物以及腦脊液循環通路產生壓迫,而產生臨床神經病學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癲癇發作、肢體運動或感覺障礙、言語障礙以及顱神經受損症狀(視力障礙、眼球運動障礙、複視、眼瞼下垂、面部麻木或疼痛、耳鳴、聽力障礙、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嚥困難等)。
有症狀的顱內囊腫多應手術治療;而無症狀的顱內囊腫,由於保守治療無效,囊腫會持續增大,在出現症狀之前,囊腫壁上的血管可因輕微外傷破裂導致致命的顱內血腫,後果嚴重,因此目前對顱內無症狀的囊腫處理態度積極,特別是兒童患者。成人無症狀的體積較小的顱內囊腫可隨診觀察,一旦體積增大或出現相應症狀應積極處理。
對於顱內囊腫,藥物治療無效。對於確定治療的患者,只有考慮手術。鑑於常見的顱內囊腫的性質和部位,絕大多數顱內囊腫接受神經內鏡處理是最合理的方案。因開顱手術創傷較大,併發症較多,恢復時間長,費用較高;而能採用分流手術處理的囊腫的遠期併發症也較多,遠期成功率較低。因此,對於腦囊腫的治療,應首先考慮以神經內鏡技術處理。